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6 道试题
1 .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大发展时期。张老师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材料一:人口迁徙示意图


材料二:



图1   汉代耧车                                                                             图2

材料三:(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尘(战乱)之警(警报),区域之内,晏如(平静安宁)也……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摘编自《宋书》卷五十四



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                                   穿裤褶服南朝乐队             魏晋南北朝时期从北方传入的少数民族坐具
(1)观察下面示意图,分别简述两次人口迁徙带来的影响。
(2)阅读下面材料写出图2中农业生产工具的名称。这两种工具有何共同作用?指中级人体设工局
(3)据材料三概括当时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4)下面实物史料从哪些方面再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交流交融的历史现象。
(5)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2024-01-2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龙马潭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2 . 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交流互鉴、推陈出新。李老师以“文明之光”为主题设计了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革新工具——见证经济文明】



(1)归纳图一、图二反映的两种经济文明类型的不同特点。

任务二   【解放思想——传承精神文明】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莎士比亚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在行动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指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2)上面所示材料分别体现了怎样的思想主张?概括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共同影响。
美国历史上的法律文献(部分)2019年中国“两会”人气话题
·1787年,华盛顿主持召开制宪会议,制定《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933年,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先后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社会保障法》等。
·救命良药进医保。·改农村厕所、建民生工程。
·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
·博物馆新需求、新功能。
·文化+旅游绽放更大魅力。
·打赢蓝天保卫战。
·安全是网约车的底线

(3)上述美国法律文献保障了人民的哪些权利?
(4)2019年中国“两会”人气话题说明了什么?

任务四   【协和万邦——推动文明互鉴】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9年5月15日)


(5)根据上面材料,结合相关史实,以《河·和·合》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2024-01-20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两校联考2023-2024学年九年级1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农业是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的发展关系着国计民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自然的馈赠】

材料一:部分农作物图片。



(1)以上农作物中,哪些是我国原生的粮食作物;哪些农作物是西汉时从西域传到中原的。(填字母序号)
【人民的智慧】

材料二:“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华阳国志·蜀志》


(2)材料二中出现的局面与我国古代哪一水利工程有关?该工程是谁主持修建的?
【工具的革新】

材料三:如下图。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一、图二的工具名称。图一农具反映了什么时期农耕技术的进步?
【政策的推动】

材料四:(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亲率耕。”

——《史记·孝文本纪》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

——《汉书·景帝纪》


(4)根据材料四,归纳汉文帝、汉景帝的治国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两位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由此汉初出现了什么局面?
(5)通过以上探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024-01-1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1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杜诗,河南汲县人,东汉时期的一名官员。杜诗在调任南阳之前,已颇有政绩。后来他在南阳任职的七年期间,还发明了水排,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原来冶铁主要靠马或人力鼓风,费力费时,效率比较低。杜诗发明的水排,实际上是利用水力作原动力的冶铁鼓风机械。水流冲动圆轮运转,通过杠杆带动鼓风机向冶铁炉吹送空气。这样就节省了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大量铸造优良的农业工具、发展南阳的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至魏晋时期,这一水力机械已经普遍推广。水排的发明是我国古代科技史上一大成就,对后世发展水力机械具有重大意义。它比西方水排的出现早了1200多年。

——摘编自《杜诗——德配“召父”泽南阳》等


阅读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4-01-1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如图是西汉的新工具耧车,主要用于(       
A.耕地B.翻土C.播种D.碎土
6 . 秦汉时期,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那时全国的经济重心是(       
A.长江流域B.西北边疆地区C.黄河流域D.西南地区
2023-12-2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奠定了物质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神农教耕生谷,以致利。

——摘自《管子》卷二十

神农耕而作陶。

——摘自《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三

材料二


材料三


——摘编自《中国历史地图册》


(1)根据材料一,简要介绍传说中神农氏的历史贡献。传说一定程度上反应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举例印证材料一的传说。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两者相同的耕作方式,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
(3)根据材料三,简述这一时期南北方人口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3-12-2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崇文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8 . 如图所示是汉代农具,以人或畜为动力,一人扶耧,可将开沟、播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据此判断该工具主要是用来(     
   
A.插秧B.播种C.灌溉D.收割
9 . 灿烂辉煌的中国文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G
(1)图一、图二分别是哪两个地区的房屋样式?造成图一、图二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将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按照时序排列
   
(填写字母)。
(3)仿造以下示例,从上列图片中选择若干个文物,拟定一个主题。
例:选择上述材料中的B、F,G,能够用于研究的主题为中国古代高超的工艺。
选择上述材料中的,能够用于研究的主题为。
(4)仿照以下示例,从上列图片再选一个文物,为其写一句说明。
例:图D所示文物既能反映当时的铸币技术水平,也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_____所示文物既能反映_____,也能反映_____
2023-11-1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中西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存在一定文明的差异。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一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图二 英国政体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明朝推行了朝贡贸易,通过“薄来厚往”的政策来推动“万国来朝”。郑和下西洋就是这种朝贡贸易的体现。由于明朝对朝贡使团进行了丰厚的回赐,使得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的国家纷纷派遣使团来朝贡。

——《万国来朝的朝贡体系》

15~16世纪之交,受追求黄金欲望的驱使,经过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新航路开辟了一体化进程,引起了欧洲“商业革命”,即贸易范围扩大和贸易中心转移,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

材料三   从18世纪开始,生产技术和科技不断创新,西方产生了三次大的工业革命。过去的中国因为封建王朝统治和闭关锁国政策未赶上前三次工业革命的浪潮,造成了落后挨打的局面。如今新的科技革命即将来临,我们要抓住机遇,领跑第四次工业革命,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编自潘玮《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1)概括材料一中,中英两国政治制度的特点有什么不同?分别简述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中西方对经济发展态度差异的原因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说明近现代西方科技革命如何对中国“造成了落后挨打的局面”?简述其对中国未来发展的启示。
(4)综上所述,应如何看待中西方文明的差异性?
2023-10-26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