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经济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6 道试题
1 . 下面两张图分别呈现了汉代北方地区与唐朝江南地区的犁耕工具,后者相较于前者(     

A.推动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B.改变了家庭式劳作方式
C.得益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D.推动小农经济根本变革
2024-06-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南江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
2 . 学校组织开展了“世界历史中的水陆交通”跨学科主题学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825年,人们将蒸汽机安装在一辆运煤的小推车上,这辆推车沿着7英里的轨道,将煤炭从达灵顿的一座煤矿运往港口城市利物浦,这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到来…直到1850年,英国铺设了6000多英里的铁路轨道。铁路不仅推动了交通运输,缩短了运输时间,同时也促进了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美】大卫·S·梅森《现代欧洲200年》

材料三   19世纪末以来,一场交通变革正在发生。内燃机、流水线和新兴的石油工业整合到一起,这个“威胁三重奏”把马车夫赶出了交通行业。

——彼得·戴曼迪斯、史蒂芬·科特勒《未来呼啸而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A、B所指地名。
(2)根据材料二回答,铁路时代到来依托的动力来源是什么?根据材料二概括铁路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交通工具方面的成就,并写出其依托的能源是什么。综上,你有何认识?
2024-06-07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4年中考适应性试卷历史(二)
3 . 汉代画像石不仅是一种精美的石刻艺术,也是重要的实物史料,从中能窥探到汉代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金日磾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休屠王被昆邪王所杀。金日磾与母亲阏氏、弟弟俱来降汉,深得汉武帝器重,官至“驸马都尉”“光禄大夫”,入侍天子左右。一些贵戚私下怨恨说:“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武帝听说后,更加厚待他。金日磾的母亲教子有方。武帝听说后嘉奖了阏氏。后来阏氏病死,武帝下诏画阏氏的遗像悬挂于甘泉官,画上写着“休屠王阏氏”。金日磾每次进宫见到母亲画像都会跪拜,对着画像哭泣,这才离去。

——据班固《汉书·霍光金日磾传》编写

材料二 见下图。

山东省出土的金日磾拜母像(东汉画像石摹本)

材料三 下图画像石出土于成都。画像石分三层,最上层画的是狩猎者在山中猎鹿的情景。中层为兵器架,两侧各有一妇女操作织机,织机上方有马、猴、立柱、食槽及双辕车等。下层为“酿酒图”,有妇女从井中提水,有男人牵牛车送来谷物,包含了汲水、运粮、烧煮、酿造和发酵的流程。周围则散养猪、狗、鸡、鹅等家禽家畜。

东汉时期庄园生活画像石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武帝的治国思想。
(2)比较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哪些内容可以相互印证,哪些内容不尽相符。
(3)根据材料三,推测东汉时期庄园的特点。
2024-06-06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河源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下列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A.经济制度完备B.农业技术进步
C.海外贸易兴盛D.文学艺术繁荣
2024-06-06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九年级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5 . 在四川成都出土了汉代蜀锦织布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汉代成都织布发展的物证B.这是丝绸起源于织布机的物证
C.这是丝绸起源于汉代的有力的物证D.这是汉代纺织业起源于四川的物证
2024-06-05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0——前9世纪,希腊各地也开始普遍使用铁制农具。希腊地区贫瘠而多山,铁制工具的普遍使用和犁耕技术的提高,使土地得到成片的开垦和深耕,粮食产量有了很大提高。

公元前8世纪,人们已懂得如何培育葡萄、橄榄、苹果、无花果等经济作物。古希腊农业多采取混合种植的方式,以便尽其地利。农民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和劳动力分配,充分利用劳动力。

——摘编自李桃《古希腊科技文化渊源替嬗与哲学启示》

材料二   一种轻便的短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它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东地区,它的出现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犁普遍使用前,耒耜是主要耕作工具。使用畜力牵引的耕犁从春秋战国才开始逐渐在一些地方普及使用。唐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江南地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改进前人的发明,创造出了曲辕犁。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概括古代希腊和中国古代农业工具的相似之处。

(2)请再列举一例中国古代的农业工具,并说明其作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汉武帝时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

②中国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武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

③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活字印刷术“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1)从材料一中找出能说明下列观点的内容(写序号)
天文历法指导农业生产:______
科学技术促进文化发展:______
中国古代的科技影响世界:______

材料二

中外科技发明成果比较
时期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1—1500年1579859
1501—1840年47219453

——摘编自罗伯特·坦普尔《中国——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2)依据材料二,写出中国科技成就在世界的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说出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三

,英国科学家,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对光学分析告诉人们,光不再是无色的神秘物质,不再是上帝的住所,而是一个物理现象,是可以研究和分析的。他的这一成就不仅是学术观点方面的革命,也带来了宗教信仰的一场革命。

——摘编自何成刚等主编《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

达尔文,英国生物学家,著有《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将①②处补充完整。说出两位科学家的成就在近代社会发展中的共同作用。
2024-05-28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推动社会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
(2)汉朝出现的播种工具曲辕犁,大大提高了播种的效率。(     )
(3)据记载,唐朝发明的灌溉工具翻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     )
(4)明朝时广泛使用的拔秧工具秧马,既可减轻弯腰曲背之苦,又能提高劳动效率。(     )
2024-05-25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合肥市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考模拟历史试题
9 . 古代“盛世”的一大特点是国家粮食储备充足。汉武帝时太仓中储存的多为北方种植的粟;到唐代开元盛世,南方的稻米已经在粮食储备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农业得到发展B.唐朝社会安定
C.经济中心南移完成D.安史之乱的影响
2024-05-2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一初级中学第六次中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汉前期随葬品仍流行战国时期的仿铜礼器,随葬品种类单一,数量减少;汉后期随葬品中陶壶、陶仓的数量大增以及生活实用的罐、碗等增多,家畜模型和奴仆俑也逐渐流行。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儒家礼制的推崇B.社会风俗的演变
C.社会经济的发展D.制陶工艺的成熟
2024-05-23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