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末农民大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朝在其短暂的统治时间里,迅速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斗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秦王朝政权掌握在以秦始皇为首的军功地主手里,其实行的统治特别残暴。这就使秦王朝将愈来愈多的人推向与自己敌对的地位。由长期战争中培养起的军功地主,只懂得暴力,在取得统一政权以后,依旧”负力怙(依靠)威“对天下人民进行无限度地剥削,压榨。这种剥削压榨已经超过人民和社会可以负担的限度。秦王朝统一后,采取各种措施巩固统一,这是有历史意义的进步。但秦代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尚保留着极强烈的、狭隘的地域观念,在一些方面表现出割据的痕迹尚不能完全铲除干净。由于军功地主统治所造成的上述恶果,使刚刚实现统一的秦王朝,又立刻将自己置于灭亡的境地。如果不把秦王朝推翻,诞生不久的封建社会就无法成长起来。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全两册)》

(1)以下表述能从材料一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的信息,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不涉及”。
A陈胜、吴广起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     )
B.秦朝建立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对秦朝社会百害而无一利。            (     )
C.秦朝军功地主的统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障碍。                            (     )
(2)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朝军功地主残暴统治造成的恶果。

材料二:18世纪,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弊端日益显现,严重阻碍着法国社会的发展,社会积怨与日俱增……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后,法国政权更替非常频繁,前后有六次易主过程。但轮流上台的几大政派几乎都是资产阶级,他们高举“自由、平等、理性”的大旗,提供着平民所没有的财力和资源去进行反封建反特权的运动。而久受压迫的法兰西人民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也选择捍卫自己的权利,人民的意愿在这场革命中也完全爆发出来,他们渴望建立一种“理想社会”……在这场革命中追求自由和平等成为了斗争的焦点。

——摘编自储少琨《浅析法国大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追求自由和平等”成为这场革命斗争焦点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主要是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对日作战。中国共产党通过在延安建立起敌后战场的总指挥部,构建起了与正面战场并行、与之相互支撑的卓越高效的作战指挥系统,全面领导和指挥敌后战场的各项斗争。中国共产党直接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及相关地方部队、民兵对日作战的各种军事斗争,并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绥等19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到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牵制和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主战场。

——摘编自周勇耿密《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者》

(4)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具体表现。
(5)综上,谈一谈你有何认识?
2024-04-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秦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   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那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

材料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间左適成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统治的特点及其具体表现。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有何历史地位?依据材料二和三概括其原因。
2023-10-0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材料一中图A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图B所指的工具更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图D工具的使用推广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的根本原因。请按先后顺序写出这三类生产工具的名称。
(2) 我国历史上灿烂的青铜文明是指哪一时期的文明?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

材料二: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指远古时期的部落)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3)材料二说明中华民族的形成有何特点?中华民族的主干是什么?

材料三:




(4)材料三中的人物是______,他是______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倡的“为政以德”“道之以德”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材料四: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除朝廷外民间只许收藏秦史、医药、占卜、种树的书,其他的书籍一律销毁。秦始皇还把指责他的儒生和方士活埋。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5)材料四反映了什么史实?

材料五:……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

                                                                   ——《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


(6)根据材料五,请问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是什么?
2018-03-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凤城学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始皇……对内大兴土木,对外排斥夷狄,收取过半的赋税,征发贫苦农民去防守边疆。男子努力耕种不足以自给,女子努力纺织不足以供穿着。……海内的人悲愤,于是开始逃离叛乱。

材料二:(汉高祖)颁布法令约束节俭,减轻田租,收取十之一的税。……文帝即位后,亲自实行节俭,为百姓安定操劳。……免除了百姓田地的租税。十三年后,到了孝景帝二年,叫百姓只出一半的田租,收取三十分之一的税。到武帝初年的七十年间,国家没有事变,不遭受水旱灾害的话,百姓就可以人人自给家庭自足,京都和封邑的粮仓都全满了,而且官府仓库有了剩余的财物。

——以上材料均摘译自《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始皇的统治有何特点?导致了怎样的后果?
(2)根据材料二概括说明,汉初统治者的治国策略作了怎样的调整?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3)综合以上材料,你会明白什么道理?

2019-04-12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重庆市万州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面是七年级(1)班以“国家治理举措”为主线开展的探究活动。

材料一


汉文帝像(教材P56
身份:西汉第五位皇帝
重大事迹: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开启了“文景之治”的局面

汉高祖像(教材P54
身份:____
重大事迹:____

材料二   下列是秦始皇与汉文帝、汉景帝部分政策与治国态度的对比。

领域秦始皇汉文帝、汉景帝
农业政策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三分之二的收获物上缴国家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并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把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法制政策法律非常严苛,实行“连坐”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
治国态度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1)材料一中某同学们制作了汉文帝的人物名片,请你仿照示例,结合所学完成“汉高祖”人物名片的相关制作。
身份:
重大事迹:
(2)材料二是某同学们整理的材料,请你分别概括秦始皇与汉文帝、汉景帝的施政特点(或有何不同)?并回答与秦始皇的施政相比,汉文帝、汉景帝的施政有何益处?
(3)综合上述活动中的古代帝王的事迹、政策,谈谈你对国家治理的感悟。
2023-12-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以“我看秦始皇”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一统天下]
(1)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秦的统一有哪些影响?(写出一点)
[统治措施]
(2)秦始皇建立的中央政权机构中,掌管行政事务的官职是什么?在地方上,秦朝建立的地方管理制度是什么?该制度的实行有何影响?
(3)秦始皇为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他把什么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4)秦始皇的统治具有暴虐的特点,请写出他实行的暴政一例。
[正确评价]
(5)综合以上探究,你认为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坚持怎样的原则?
2023-10-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大安市乐胜乡中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的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亲族和邻里都要受到牵连。秦朝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10 多种,如腰斩、车裂等。

材料二   公元前209年,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边。他们在途中遇上了大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被处死。他们之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押送军官,高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1)材料一反映了秦朝法律和刑罚分别有什么特点?除此之外秦朝还有哪些暴政?(写出两例)
(2)材料二中涉及的是哪次起义?此次起义有何地位?
(3)通过两则材料,你有哪些体会?
2023-10-26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材料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材料四:秦朝时,农民每年要将收成的2/3以上交给国家。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被征发去打仗、服劳役的有二三百万,连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许多服役的人活活累死。秦朝时死刑种类多,共有10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

(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代表秦始皇统一六国,这有何历史意义?
(2)想一想,材料二中包含了秦朝统治者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说出两点即可)
(3)依据材料三回答,秦朝管理地方的制度是什么?该图所示整个行政系统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4)材料四反映的社会现象最终导致了什么事件的爆发?你认为秦朝短暂而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023-11-1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岭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人民是历史的真正主宰者。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为表示皇帝的独尊地位,规定皇帝自称“朕”,皇帝的命令称“制”“诏”,印章称“玺”,其他人都不许用,对皇帝的名字也要避讳。这些规定被历代王朝沿用。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1)材料一中的规定有何特点?周朝和秦朝统治地方的方式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的历史信息体现了秦朝的统治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何作用。
(3)材料三中的情况导致什么后果?写出秦的兴亡带给你的启示。
10 .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带领亲信逃离镐京……

材料二:公元前209年,有900多个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戍守长城。他们走到大泽乡时,遇上大雨,道路泥泞,无法前行,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律,戍守误期要被处死。他们当中的领队人……大家热烈响应,决心反抗秦朝的残暴统治。

材料三:张角是一个伟大的组织者。他在平常的传教活动中,已经不动声色地把数十万徒众部署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各有自己的首领,都归他指挥。三十六方的教众,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甲子”年有“大吉”到来,而最近的一个甲子年就是汉灵帝中平元年。

——江建忠《漫漫中兴路: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中国故事》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什么事件?
(2)阅读材料二,请说出这次农民起义的“领导人”都有谁?此次农民起义有何历史地位?这次起义曾经建立了什么政权?
(3)材料三与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次起义有关?这次起义有何突出特点?
2023-02-1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同江市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