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末农民大起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秦始皇像                                                       图B   秦末农民起义

材料二   西汉统一全国后,吸取了秦亡于暴政的历史教训,大力放宽财经政策,稳定民心,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经济恢复工作能在一个比较安定的环境中进行,从而开创了汉初的治世局面,为后世封建王朝树立了一个治国的范例。

——摘编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多民族大一统国家形成的三个阶段》

材料三   光武帝即位的第二年,他首先下令,凡被卖为奴隶而希望回到父母身边者,都可获得解放。……降低了王朝因军事财政不足而施行的十税一的田租,恢复了西汉三十税一的税制,缓和了民众的不满情绪。……彻底废除征兵制度,让农民专心从事农耕

——摘编自《秦汉帝国:中国古代帝国之兴亡》


(1)材料一图A秦始皇于公元前______年完成统一大业。秦始皇在中央设立____________来掌管监察事务。图B起义的领导者是______和吴广。秦末农民起义虽然失败,但反秦的浪潮没有平息,在______(战役)中,项羽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2)根据材料二,概括汉初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光武帝振兴东汉的措施。
2024-01-2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城关镇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秦国是战国七雄之一,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秦”的历史。

【创业立国篇】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镇压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1)请问秦国的立国得益于哪一制度的实行?依据材料一,概括“周人”实行这一制度的原因。

【改革探索篇】

材料二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田地间纵横的小路,这里引申为不同田块之间的界限),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秦策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写出导致秦国“兵动而地广”的具体措施;材料二中的事件与秦统一六国有什么关系?

【巩固统一篇】

材料三   毛泽东主席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

(3)请问“秦政法”中有一项加强对地方管理,请指出该制度的影响。

材料四


(4)依据材料四图一图二所示,请分别写出秦朝通用全国的货币和文字的名称。这些措施的实行对国家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请选择一项谈谈你的看法)

【暴政灭亡篇】

材料五   至于始皇…收泰半之赋(土地收获物的三分之二)……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汉书·食货志上》

(5)据材料五,概括“秦的暴政”。
(6)据上述材料,请归纳推动秦强大的因素。
2023-11-05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创新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从战国时期的秦国到大秦帝国,在变革、创新中一路走来经历了兴衰与荣辱,留给后人警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而赋税平“…居五年,秦人富强。

——摘自司马迁《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材料二:秦朝在中央设置佐皇帝处理政务的左右丞相、主管军事的太尉以及掌管重要文件、监督百官和司法审判的御史大夫。他们互不相属,互相牵制,从而保证决断权集中在皇帝手中。

——摘自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兵车万辆)…一夫作难而七庙隳(hui,毁坏),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注: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手里,被天下人耻笑),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就是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摘自贾谊《过秦论上篇》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中直接损害旧贵族利益的措施。并指出这一变法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朝在中央主要设置的官职,并指出秦朝设置这些官职的最终目的。简要说明秦始皇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有哪些。
(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秦朝迅速灭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此观点是否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从秦的发展演变中,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2023-10-19更新 | 94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提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君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1)根据材料一两幅图片归纳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两大贡献?为管辖地方秦始皇又实行哪一制度?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依次归纳秦始皇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史记·陈涉世家》


(3)材料三所述内容是哪一事件的直接原因?此事件地位如何?
(4)关于秦始皇评价:章太炎在《秦政记》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陈登原在《国史旧闻》中认为:“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海内愁困无聊。”请简单概括材料中作者观点?
2024-01-31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朝在其短暂的统治时间里,迅速激起了人民的反抗斗争。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秦王朝政权掌握在以秦始皇为首的军功地主手里,其实行的统治特别残暴。这就使秦王朝将愈来愈多的人推向与自己敌对的地位。由长期战争中培养起的军功地主,只懂得暴力,在取得统一政权以后,依旧”负力怙(依靠)威“对天下人民进行无限度地剥削,压榨。这种剥削压榨已经超过人民和社会可以负担的限度。秦王朝统一后,采取各种措施巩固统一,这是有历史意义的进步。但秦代居于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尚保留着极强烈的、狭隘的地域观念,在一些方面表现出割据的痕迹尚不能完全铲除干净。由于军功地主统治所造成的上述恶果,使刚刚实现统一的秦王朝,又立刻将自己置于灭亡的境地。如果不把秦王朝推翻,诞生不久的封建社会就无法成长起来。

——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全两册)》

(1)以下表述能从材料一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违背了上述材料的信息,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不涉及”。
A陈胜、吴广起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     )
B.秦朝建立后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对秦朝社会百害而无一利。            (     )
C.秦朝军功地主的统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障碍。                            (     )
(2)根据材料一,归纳秦朝军功地主残暴统治造成的恶果。

材料二:18世纪,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弊端日益显现,严重阻碍着法国社会的发展,社会积怨与日俱增……自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后,法国政权更替非常频繁,前后有六次易主过程。但轮流上台的几大政派几乎都是资产阶级,他们高举“自由、平等、理性”的大旗,提供着平民所没有的财力和资源去进行反封建反特权的运动。而久受压迫的法兰西人民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节点上,也选择捍卫自己的权利,人民的意愿在这场革命中也完全爆发出来,他们渴望建立一种“理想社会”……在这场革命中追求自由和平等成为了斗争的焦点。

——摘编自储少琨《浅析法国大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3)根据材料二,概括法国大革命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追求自由和平等”成为这场革命斗争焦点的原因。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主要是陕甘宁边区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对日作战。中国共产党通过在延安建立起敌后战场的总指挥部,构建起了与正面战场并行、与之相互支撑的卓越高效的作战指挥系统,全面领导和指挥敌后战场的各项斗争。中国共产党直接指挥八路军、新四军及相关地方部队、民兵对日作战的各种军事斗争,并先后建立了晋察冀、晋绥等19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到抗战中后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牵制和消耗敌人有生力量的主战场。

——摘编自周勇耿密《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者》

(4)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敌后战场的具体表现。
(5)综上,谈一谈你有何认识?
2024-04-0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6 . 小明同学在复习历史时作了以下尝试。阅读下列材料,和他一起进行探究学习。

【制作历史发展轴线】


(1)写出以上“历史发展轴线”上A、B两处政权的名称。

【探究历史发展趋势】

序号事件
1西汉设西域都护
2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3元朝设宣政院
4朱元璋废除丞相
5雍正帝设军机处
6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2)请将表格中的事件归纳成两个主题,并根据所归纳的两个主题对事件进行分类。(事件写序号)。

【评述历史人物功过】

“焚文书而酷刑法……以暴虐为天下始”

——贾谊《过秦论》

“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无为》

“法令烦僭(惨),刑罚暴酷,轻绝人命”

——班固《汉书·晁错传》

(3)概括上述材料对秦始皇评价的共同点。你是否同意他们的评价?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史实,说明理由。
2024-04-0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兴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司马迁《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材料二   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翦伯赞历史论文选集》

(1)依据材料一,指出司马迁是怎样看待秦始皇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翦伯赞评价秦始皇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你怎样看待秦始皇的功与过?并归纳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汉代时有人这样评价秦始皇:“秦王贪婪暴虐,残贼天下(注:想到贼一样残害天下百姓),……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逃跑)罪而死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也(坏:大乱,人民起义)。”

——《汉书·贾山传》


(1)依据材料一归纳,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国家的发展什么重要意义?
(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代人“批评”秦始皇的理由是?
(3)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2023-08-18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龙口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两千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据《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二   秦朝时,大兴土木,营造阿房宫、骊山陵墓,劳民伤财;赋税和徭役繁重,刑罚苛严。引起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在历史上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归纳秦朝发生农民起义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末第一支农民起义队伍是谁领导的?
(3)综合上述材料,你觉得统治者应如何治国?
2023-11-11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尹集初级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之兴】

材料一


图一统一文字                                     图二统一货币


【秦之亡】

材料二   ①“行者相伴于道,而死人日积于市”“劓鼻盈蔂,断足盈车”“腰斩”“枭首”“弃市”“车裂”“凌迟”……

②修建骊山陵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征伐南方调发了50万士卒,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当时全国人口约2000万,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三



(1)分别从文化、经济角度概括图一、图二在“秦之兴”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二者的共同影响是什么?
(2)归纳概括材料二中①、②所体现的秦的暴政。
(3)材料三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有何地位?
(4)结合所学和以上问题的回答,总结秦之亡给我们留下的教训。
2023-12-1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学科知识竞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