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总结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有着重大价值。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

材料二   西汉初年,统治阶级吸收了秦王朝以“法”治国、二世而亡的教训,转而采用道家的“无为而治”的主张,实行“与民休养生息”的基本国策,取得了社会政治趋于安定、经济复苏、文化教育有所恢复的较好局面。

——摘自刘新科主编《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

材料三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

……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______《论语·颜渊》

材料四   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学派的思想?阅读材料二,此家学派的思想在国家建设中起了什么作用?
(2)写出材料三中“儒家”的思想核心。儒家的创始人,不但是大思想家,还是大教育家,请你举两例他关于教育的观点?
(3)依据材料四概括我们如何对待优秀传统文化?
2 . 经济发展一直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写出种植上图中农作物的原始居民。

材料二:


   
(2)材料二中两幅图片反映了春秋时期出现的哪两种生产工具?这两种生产工具的使用有什么标志性意义?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织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3)说出材料三体现的历史事件名称,列出材料所描述的该事件的措施两项。

材料四:汉初,“民失所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汉书·食货志》


(4)概括材料四描述汉初的社会境况,为此汉初统治者采取了什么政策?

材料五:“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汉书食货志》


(5)说出材料五描述的西汉出现的治世局面的名称。
(6)通过以上材料的学习,对我国经济建设提两点建议。
3 . 统治者的施政方针正确与否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存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朝对农民征收沉重的赋税,迫使农民将2/3的收获物上缴国家。又连年在全国大规模地征调民力服徭役和兵役……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民众稍有不慎即触犯法律,而且是一人犯法,有各种残害肢体的肉刑,单是死刑就有车裂、腰斩、剖腹等10多种。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1)根据材料一分析秦亡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据《汉书食货志》记载“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2)材料二反映了西汉初期怎样的社会景象?为此西汉初年实行什么政策?

材料三   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由于国内政治安定,只要不遇水旱之灾,郡国的仓廪堆满了粮食。太仓里的粮食由于陈陈相因,致腐烂而不可食,京师的钱财有千百万,连串钱的绳子都朽断了。

——《汉书食货志》译文


(3)材料三描述了汉初至武帝继位的七十年间社会发展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初统治者采取的哪些具体措施推动了此时期经济发展?
(4)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统治者怎样施政才可以推动国家发展?
2023-10-0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鲖城镇中心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在我国古代,君主或帝王的统治往往是决定一个国家兴衰的重要因素。请你结合所给材料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
【史料话暴君】

材料一     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

材料二     “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格之法。”

材料三     王行暴虐侈傲,国人谤王。召公谏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

材料四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桀和纣分别有哪些暴政?暴政的结果如何?
(2))材料三中的“王”指的是西周后期的周厉王,他的暴政导致发生了哪一事件?
(3)材料四是哪位帝王实行的暴政?请你再列举此帝王的暴政表现。(两例即可)
【图片绘名君】

(4)图一和图二中的皇帝在位时采取了哪些措施?促使了哪一局面的形成?
【对比话感悟】
(5)对比暴君和明君的所作所为及产生的不同结果,说一说给你带来的感悟,并说一说给后世的统治者以怎样的借鉴。
2023-03-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儒家强调民心向背在治国平天下中的重要。这种思想出发点是为了求得统治地位的稳固,但“得民心者得天下”确是古今中外屡试不爽的真理。

—一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先秦卷》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在“民心”问题上的主要主张。

材料二:汉文帝在位期间,继续执行与民休息和轻徭薄赋的政策,大力恢复经济。文帝前元二年、十二年,两次降低当年田租之半,十三年更是全免田租……摇役也相应减轻,将原来每年服役一个月改为“三年而一事”……汉景帝继续执行文帝的政策,继位当年即下诏将田租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景帝重视农业生产,曾和百官一起劝农,并令皇后督导植桑、养蚕、织布诸事宜……因而当时“海内殷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政治、经济效果,汉朝从国家初定走向繁荣昌盛过渡。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汉文帝与汉景帝治国的共同措施及其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历史反复证明,凡是在民本问题上处理得比较好的时期……社会发展就比较平稳;凡是在这个问题上处理不好以致尖锐对立的时期,社会就会动荡,甚至导致政权的灭亡。

——卜宪群《谈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


(3)结合所学知识,用夏商周时期的史实从反面说明材料三的观点。综合上述材料,指出统治者重视“民心”“民本”的根本目的。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灭了商,席卷整个中国北方……靠当时用马车传递的原始通讯方式不可能直接管辖这样大的地区……周王授权给一大批诸侯,这些诸侯大部分是国王的后裔和亲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周宗主权、与国王没有血缘关系的国王亲信和地方贵族。

——(美)费正清等《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六合,天地四方。扫六合,横扫天下之意),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节选)

材料三   


材料四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令郡国务劝农桑。”


(1)材料一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引用材料一原文指出当时实行这一制度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秦王指的是谁?这段材料赞赏的是他统一了中国。秦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
(3)材料三图一反映了秦朝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秦朝为加强统治,在中央设立了哪一官职来负责掌管军队?
(4)请说出图二中的两项统一措施。
(5)材料四反映了汉景帝的什么思想?历史上把汉文帝和汉景帝统治时期称之为什么?当前中国社会的“三农”问题突出,请你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一个建议。
7 .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安徽某校学生围绕“民生”这一主题展开探究活动。
【水利工程与“民生”】

远古治水

战国治水

材料一   他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全身心投入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最终消除水患。

材料二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宣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根据材料二,指出李冰主持建造的工程并概括其功能。
【诸子百家与“民生”】
诸子百家论“民生”孔子:①
老子:顺应自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墨子:要求人民互爱互利,反对残害生命
孟子:②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相关人物的民生主张,完成表格填空。
【封建帝王与“民生”】

材料三   (汉文帝)曰:“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

——《史记孝文本纪》

材料四   (汉景帝)曰:“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玉珠,饥不可食,寒不可依……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史记平准书》

(3)根据材料三、四,归纳汉文帝、汉景帝共同的治国主张。他们统治时期出现的太平盛世局面在历史被称作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021-12-1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第一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读“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时空观念]
(1)陈胜、吴广在______(地名)发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项羽率领起义军在______之战中以少胜多,将秦军的主力歼灭。
[历史解释]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两条)。

材料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3)西汉建立时,为什么会呈现材料中的状况。
2021-12-0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霍邱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稻香话丰年,农业系民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开始栽培如图的农作物,……     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某遗址也发现了此作物大量谷壳的堆积。


——摘编于部编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材料三:文帝重视农业,十三年下诏全免田租。景帝元年复收田租之半,即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文帝时,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算赋也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


(1)据材料一,指出图中是何种农作物?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某遗址”是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区域?
(2)结合材料二中的两幅图片,你从中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它们出现的作用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文帝、景帝发展农业的措施。他们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我国农业发展献计献策。
2021-11-13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六中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历史故事总是让人在轻松幽默中领会其中的道理。请阅读下面的历史故事,回答问题。

“萧规曹随的故事” 一代名相萧何死后,曹参接替丞相。他一切按照萧何已经确定的政策,毫不变动。有大臣对曹参的做法不满,就去提意见。可曹参总是请他们喝酒,直到 他们喝得酩酊大醉,连一点建议也提不出来。年轻的汉惠帝看到曹参这样就责怪他。

曹参对惠帝说:“请问皇上,您和先帝(刘邦)相比,谁更英明?”汉惠帝说:“当然是先帝,我怎么能比得上先帝呢?”曹参又问:“那我和萧何谁更能干?”汉惠帝很坦率地回答道:“好像不如萧相国。”曹参于是说,陛下不如先帝,我又不如萧相国,那么就按照他们的政策治理国家就可以了。汉惠帝听了曹参此言,明白了他的用心良苦。


(1)汉初刘邦和萧何君臣吸取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采取了什么政策?
(2)从故事中找出曹参毫不变动原来政策的表面原因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曹参毫不变动原来政策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