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佗和张仲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12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被称为“医圣”,任长沙太守期间,坐堂行医,著有《伤寒杂病论》的医学家是(       
A.华佗B.李时珍C.孙思邈D.张仲景
2024-06-15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湖南师大附中博才实验中学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2 . 下列材料反映出中国古代两位著名医者都主张(     
君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天地之刚柔也。

——张仲景

人体欲得劳动……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户枢,终不朽也。

——华佗

A.用药简易B.辨证施治C.望闻问切D.养生健体
2024-06-15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3 .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下列人物中,为我国中医临床理论体系开创做出重要贡献的是(     
A.扁鹊B.张仲景C.华佗D.孙思邈
2024-06-14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4 .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领域文化成就
思想

文学

医学

艺术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思想领域四位历史人物的主要思想。
(2)材料中文学领域两位人物的作品风格有何特点?为该领域补充其它两类文学成就。
(3)《伤寒杂病论》在中医文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结合所学说明理由。
(4)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特点。
2024-06-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5 . 某历史学习小组制作了下以知识简表,从中可以得出(   )

A.科技成就大多源于实践经验B.中国古代科技多居于世界前列C.科学家勇于创新和钻研精神D.科技著作由政府统一组织编写
2024-06-1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6 .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科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巨变和经济大发展,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和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因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生产发展,各民族融合的加强以及对外交往的扩大,使文化也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较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幼弱。

——摘编自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古代中国科技发明情况表

年代世界科技
发明(件)
中国
占世界科技发明百分比
公元1400452862%
公元401
1000
453271%
公元10011500673857%
公元15011840472194%

——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

材料三   新冠疫情爆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疫情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习近平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中国新闻网《医圣祠前观古今,习近平“把脉”中医药发展》

(1)材料一中“儒学”的创始人是谁?根据材料一、分析“儒学”取得正宗地位的原因。
(2)分析材料二表格,古代中国科技发明在什么时间以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的原因。
(3)材料三中提到的《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根据材料三分析,我们应如何传承中医药精华、守正创新?
2024-06-13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模拟仿真卷历史试题(一)
7 . “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后,国民迎来了新一轮战疫大考,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中医药的高度关注。以下选项属于被关注的是(     
A.《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B.《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C.《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D.《黄帝内经》《兰亭集序》
2024-06-1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张仲景主张先通过“四诊”来辨识病症类型,再用八种辨证法来分清疾病部位的深浅、病情的盛衰,作出最后的诊断,然后再对症下药。材料主要强调张仲景(     
A.注重“辨证论治”B.主张“治未病”C.发明“麻沸散”D.创编“五禽戏”
2024-06-1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9 . 自古以来,东西方医学文化的互传共融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也体现了人类医学文 明的辉煌成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世纪,东西方几乎同时降生了两位医学巨人,被后世分别尊为“the Prince     of Physicians”(医王)和“医圣”。

罗马人盖伦,承袭“医学之父”希   腊人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病理学说, 但绝非对希氏医学的教条研究。他凭借   动物解剖训练,深入探索各组织器官的 功能。他始终坚持着“有治无类”的行   医准则,其传世经典《论身体各部分的   功用》是西医必读书籍。盖伦医学被许 多学者视为西方近代医学的起点。

——摘编自[英]罗伊·波特主编 《剑桥插图医学史》等

东汉张仲景,因近百名族人死于伤 寒而立志从医。他反对“孜孜汲汲,唯 名利是务”之人,主张“精研方术”“爱 人知人”。他以医经为指导,总结荟萃 经方家们与自己的实践经验,熔于一 炉,著成《伤寒杂病论》。他创造性地 提出“辨证施治”原则,这成为后世医家 临证诊疗的重要准则。

——摘编自常存库《中国医学史》等

材料二   17—19世纪中医古籍西传简况

时期西传简况
17世纪西方出版有关中医药的书籍约10种(脉学3种,针灸5种,药物1种,通论1种)
18世纪初到   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出版有关中医药的书籍约57种(针灸47种,脉学5种,临床2种,药学1种, 医史2种)
18世纪末到 19世纪末西方出版有关中医的书籍137部(英语50部,法语46部,拉丁语21部,意大利语 4部,德语10部,俄语4部,荷兰语2部)

——摘编自邱功《中医古籍英译历史的初步研究》

材料三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中,因西医东渐而产生的“中西医之争”对中国传统医疗   格局乃至社会生活、社会心理都带来了深刻冲击。下表为不同时期相关观点摘录。

视角出处观点


1
《论中西医学之异》(1887 年)、《论中西治疾之法不 同》(1897年)“西人之治伤科,远不如中国之专门名家。西人专剖锯断
截……将来虽愈,终成一废人耳。”“华人之为医者,纵已读书破万   卷,然从未有取死尸而剖解详辨者,故于脏腑部位终未了然。”




2
《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议决   “废止中医案”原文》(1929 年 )“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 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为民族进化计,为民生改善计, 不可不取断然手段,此乃国家大计。”并建议“禁止登报介绍旧 医;检查新闻杂志禁止非科学医之宣传;禁止旧医学校。”




3


《国民参政会纪实》(1941 — 1944年)
孔庚等提案:《调整卫生行政机构,中西医并重,渐求汇合 为一,增进民族健康以利抗战》。
曹叔宝提案:《协调中西医主张,设会研究而使医学健全 以保人类生命案》。

— — 摘编自郝先中《近代中医废存之争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盖伦和张仲景作为伟大医学家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总结中医古籍西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被翻 译至西方的中医药学著作及其作者。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个观点(任意一个视角或整体),并结合时代背景对观点进行历史 解释。
2024-06-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考前信息押题卷 (一)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某同学在阅读资料时,读到了以下人物及其成就。其中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的人是(     

A.张仲景B.祖冲之C.李时珍D.宋应星
2024-06-10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