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佗和张仲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16 道试题
1 . “疫情防控”全面放开后,国民迎来了新一轮战疫大考,也引发了人们对传统中医药的高度关注。以下选项属于被关注的是(     
A.《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B.《本草纲目》《天工开物》
C.《伤寒杂病论》《齐民要术》D.《黄帝内经》《兰亭集序》
2024-06-13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益阳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张仲景主张先通过“四诊”来辨识病症类型,再用八种辨证法来分清疾病部位的深浅、病情的盛衰,作出最后的诊断,然后再对症下药。材料主要强调张仲景(     
A.注重“辨证论治”B.主张“治未病”C.发明“麻沸散”D.创编“五禽戏”
2024-06-1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3 . 自古以来,东西方医学文化的互传共融既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也体现了人类医学文 明的辉煌成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世纪,东西方几乎同时降生了两位医学巨人,被后世分别尊为“the Prince     of Physicians”(医王)和“医圣”。

罗马人盖伦,承袭“医学之父”希   腊人希波克拉底的“四体液”病理学说, 但绝非对希氏医学的教条研究。他凭借   动物解剖训练,深入探索各组织器官的 功能。他始终坚持着“有治无类”的行   医准则,其传世经典《论身体各部分的   功用》是西医必读书籍。盖伦医学被许 多学者视为西方近代医学的起点。

——摘编自[英]罗伊·波特主编 《剑桥插图医学史》等

东汉张仲景,因近百名族人死于伤 寒而立志从医。他反对“孜孜汲汲,唯 名利是务”之人,主张“精研方术”“爱 人知人”。他以医经为指导,总结荟萃 经方家们与自己的实践经验,熔于一 炉,著成《伤寒杂病论》。他创造性地 提出“辨证施治”原则,这成为后世医家 临证诊疗的重要准则。

——摘编自常存库《中国医学史》等

材料二   17—19世纪中医古籍西传简况

时期西传简况
17世纪西方出版有关中医药的书籍约10种(脉学3种,针灸5种,药物1种,通论1种)
18世纪初到   鸦片战争期间西方出版有关中医药的书籍约57种(针灸47种,脉学5种,临床2种,药学1种, 医史2种)
18世纪末到 19世纪末西方出版有关中医的书籍137部(英语50部,法语46部,拉丁语21部,意大利语 4部,德语10部,俄语4部,荷兰语2部)

——摘编自邱功《中医古籍英译历史的初步研究》

材料三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变革中,因西医东渐而产生的“中西医之争”对中国传统医疗   格局乃至社会生活、社会心理都带来了深刻冲击。下表为不同时期相关观点摘录。

视角出处观点


1
《论中西医学之异》(1887 年)、《论中西治疾之法不 同》(1897年)“西人之治伤科,远不如中国之专门名家。西人专剖锯断
截……将来虽愈,终成一废人耳。”“华人之为医者,纵已读书破万   卷,然从未有取死尸而剖解详辨者,故于脏腑部位终未了然。”




2
《中央卫生委员会会议议决   “废止中医案”原文》(1929 年 )“旧医一日不除,民众思想一日不变,新医事业一日不能向 上,卫生行政一日不能进展……为民族进化计,为民生改善计, 不可不取断然手段,此乃国家大计。”并建议“禁止登报介绍旧 医;检查新闻杂志禁止非科学医之宣传;禁止旧医学校。”




3


《国民参政会纪实》(1941 — 1944年)
孔庚等提案:《调整卫生行政机构,中西医并重,渐求汇合 为一,增进民族健康以利抗战》。
曹叔宝提案:《协调中西医主张,设会研究而使医学健全 以保人类生命案》。

— — 摘编自郝先中《近代中医废存之争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盖伦和张仲景作为伟大医学家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二,总结中医古籍西传过程中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被翻 译至西方的中医药学著作及其作者。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个观点(任意一个视角或整体),并结合时代背景对观点进行历史 解释。
2024-06-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中考历史考前信息押题卷 (一)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某同学在阅读资料时,读到了以下人物及其成就。其中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的人是(     

A.张仲景B.祖冲之C.李时珍D.宋应星
2024-06-10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张仲景有感东汉末年疾病流行,人民死亡众多,于是刻苦攻读古典医学著作,对东汉以前的临床医学做了全面总结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撰成《伤寒杂病论》。上述材料反映了《伤寒杂病论》(     
A.确立了辨证施治的原则B.是前代医学理论的积淀
C.发展了“治未病”的思想D.是中医药学的鼻祖著作
2024-06-10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联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东汉末年张仲景编写了《_______》;明朝李时珍编写了《______》。
2024-06-09更新 | 6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多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位于亚洲东部,疆域辽阔,四季分明。以农耕为主的中国,遵循自然规律,在丰衣足食中逐渐形成了中国式健身理念——顺应自然。太极拳、投壶、围棋、射礼(儒家六艺之一)都体现了只有中国式体育中才有的温文儒雅,这种“顺应自然、修身养性”的体育活动,完美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顺势而为。

材料二   古希腊环海多山,适宜航海和海外贸易。面对大海的狂风暴雨,一个强健的体魄才是与自然抗衡的资本,那里没有“顺应”只有“征服”航海者形成了崇尚拼搏、不畏艰苦的品质。这种品质对古希腊体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竞技精神孕育而生。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马旭栋《浅析中国式顺应自然的健身理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式健身理念”与哪些思想流派的思想相契合。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和古希腊健身理念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原因。
(3)运动使人精神饱满,请你另举一例中国传统的健身运动。
2024-06-0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五城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抽测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伤寒杂病论》记载了茯苓甘草汤、橘皮汤等食疗养生的方剂,提出通过饮食来调节机体失调。这反映出(     
A.政府重视食品的安全B.中医蕴含深刻的生活智慧
C.中医理论体系已成熟D.民众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2024-06-0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9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

——摘自司马迁《史记·河渠书》

材料二

材料三   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由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摘编自培根《新工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渠”的设计者及历史价值。
(2)从材料二中任选一位历史人物,结合所学知识为其设计一张宣传名片。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三种发明及其各自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应该如何弘扬民族文化?
2024-06-07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某电视剧组准备拍摄以下四组历史镜头,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汉武帝练“五禽戏”强身健体B.刘邦在油灯下阅读《史记》
C.张仲景在纸上为病人开具药方D.秦始皇带兵进入佛教寺院
2024-06-06更新 | 2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江阴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