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华佗和张仲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18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容易(0.94) |
1 . 东汉末年,张仲景广泛收集民间药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这体现出中医发展的特点是(     
A.交流与传播B.继承与创新C.改进与推广D.开放与互鉴
2024-06-0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2024 年中招历史考试押题试卷(一)
2 . 人类探索生命科学的脚步从未停歇。

材料一

时期

史事

汉朝

设立了专门管理医疗卫生的机构。东汉末年张仲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写成了①________,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

唐朝

玄奘西行天竺,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有印度医学的内容。日本遣唐使将医书《新修本草》《诸病源候论》等带回日本

宋朝

专设翰林医官院负责医药卫生行政工作,同时设太医局负责医学教育,培养医务人才,并在入学时进行不同科别的考试

明朝

李时珍搜集和整理了800多种医药书籍,编写出②________这部药物学著作,后陆续被翻译成拉丁文、法文、俄文、德文、英文等多种文字

材料二   14世纪末,意大利的艺术家们主张创造充满生活气息的人物形象。绘画中所体现的对现实生活中人的关注,对人体的真实写照,都表现出对人的描述,对人的颂扬,更加强化出了人的主动性,将绘画艺术推到了新的境界。艺术家们探索视觉法则,想掌握足够的人体知识,这种需求也推动了新解剖学的问世。当时的艺术家大多都重视对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达·芬奇就是典型的代表。15世纪时,人们开始主动地认识和研究医学,而不是像中世纪时那样被动地接受关于医学的已有的结论。

——摘编自杨渝玲《近代科学产生的艺术背景》

材料三   中国医疗卫生事业资料卡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这一词汇。
【新质生产力】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第89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于2024年4月在上海举办,全面展示了国产高端医疗装备在微创外科领域的自主研发技术实力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将①②处补充完整。概括中国古代医药科学发展的表现。
(2)依据材料二,概括14世纪末意大利绘画艺术的特点。结合所学,指出推动15世纪欧洲医学发展的因素。
(3)依据材料三,说明新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意义。从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角度,谈谈对新质生产力的认识。
2024-06-05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我校九年级(1班)学生以“历史核心素养”为题开展研究活动,请你参与。

素养一:唯物史观,初步学会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看待历史。

分封制大运河
历史史实周王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大运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 多千米。
历史评价分封制保证了周王室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大运河的开通,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1)根据素养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任选其一,写出对所选事件的评价。

素养二:时空观念,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考察历史。

序号史实
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管理治理;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东汉名医,撰写《伤寒杂病论》,提出“治未病”。
撰写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著有小说集《人间喜剧》。
(2)请按照示例,将表中的史实与人物进行搭配。(只填序号即可)
示例:达尔文:③商鞅:                      
张仲景:
巴尔扎克:

素养三:历史解释,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对历史史实的看法。

1922年美国召集的华盛顿九国会议签订了一个公约,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3)材料中的“一个公约”指什么?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4)综合上述探究活动,谈谈你获得了学习历史的哪些经验。
2024-06-05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陕西·专题练习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AB

(1)考古证明西汉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图A中的人物改进了造纸术,他是____时期的宦官____(人物);图B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著有____(著作),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东汉时期的____(人物)。

材料二   在古代农业社会时代,中国是一个科学技术极为发达的国家,在许多方面都创造出辉煌的成果。古代科学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对推动世界文明的进程和科技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理性的民族,在确立古代科技发展的方向和道路上,表现出鲜明的实用性特点,以能否直接服务于国家、应用于实际、直接创造物质财富作为判断科学技术价值

——王新婷《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2)依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3)综合以上材料,结合实际,举例说明科技创新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2024-06-0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3-【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陕西专用)
5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材料共同体现出(     

A.农业技术推广普及B.手工技艺推陈出新
C.传统医学成就突出D.文学艺术大放异彩
2024-06-04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人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人物主要成就
先秦时期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
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陈胜领导大泽乡起义
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司马迁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
蔡伦
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
鉴真东渡日本
玄奘西行天竺
岳飞抗金名将
明清时期郑和七下西洋
威继光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
郑成功收复台湾
率众起义推翻明朝

(1)请补充表格中空缺的内容,完成表格。
(2)请选择表格中两至三位历史人物,从时期、领域、影响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提炼主题,并围绕主题加以论述。
2024-06-04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某班布置“古代中国·异彩纷呈”主题展板,并围绕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古代中国·异彩纷呈
人物篇A. 孔子            B. 陈胜、吴广          C. 司马迁             D. 文天祥
医学篇

   

五禽戏                                 《伤寒杂病论》               《本草纲目》
对外
交往篇

隋朝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亚洲、欧洲、非洲,而且这些交往并不因中国发生内乱而中断,如日本连续十三次派出遣唐使。交往的领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方方面面。在交往过程中,中华文明圈形成,唐朝成为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摘编自董月《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1)请按照示例,将“人物篇”的人物进行归类,放入相应板块。
示例:板块一“儒家鼻祖”:A;板块二“抗元名将”:____________
板块三“农民起义”:____________板块四“文史大家”:____________
(2)请你从“医学篇”中任选一项,说明它能够入选展板的理由。(多选多答只评第一个)
(3)“对外交往篇”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
2024-06-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实验学校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五)
8 . 两汉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成就斐然。下列成就中,属于这一时期的有(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
2024-05-3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子洲县周家硷中学九年级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2024·辽宁朝阳·模拟预测
9 . 某班布置“古代中国·异彩纷呈”主题展板,并围绕该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参与完成。
古代中国·异彩纷呈
典籍篇A.《孙子兵法》   B.《伤寒杂病论》     C.《齐民要术》       D.《红楼梦》
人物篇

图1汉文帝

图2宋应星

图3关汉卿
制度篇分封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科举取士制度、文化专制制度等。

(1)请按照示例,将“典籍篇”中的书目进行归类,放入相应板块。
示例:板块一“军事理论”      A      
板块二“文学作品”______________
板块三“农学创新”______________
板块四“医学巨著”______________
(2)请你从“人物篇”中任选一位人物,说明他能够入选展板的理由。(多选多答只评第一个)
(3)“制度篇”中的一系列制度实施的终极目的是什么?
2024-05-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九年级毕业考试模拟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整理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

材料二   要通过深入学习历史,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摘自习近平在中央政冶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的文明成就,谈谈你的看法、(要求:看法明确;观点正确;从材料一中选择至少两项内容,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5-29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