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官渡之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9 道试题
1 . 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周厉王与民争利的行为引发的暴动。
(2)项羽指挥起义军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
(3)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的起义。
(4)200年曹操打败袁绍的战役。
(5)晋惠帝时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而相互混战的局面史称?
2024-04-0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名校调研系列卷(省命题)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在中国历史上,他创造性地开创了一套管理中央的行政制度以及影响后世的地方制度。

——历史学家翦伯赞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古者诸侯地不过百里,强弱之形易制。 今诸侯或建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疆而合纵,以逆京师。……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削弱矣。”于是上从其计。

——选摘吴嫁祥《公天下》

材料三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操《龟虽寿》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开创了什么制度?
(2)材料二中的“上”是谁?他听取主父偃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政治措施?有何高明之处?
(3)材料三中“志在千里”指的是什么?为实现远大理想,曹操在军事上做了怎样的努力?
(4)综上所述,你认为这些政治家们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有何共同之处?
2024-04-03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某同学在网站上检索“陈胜吴广起义”“黄巾起义”“官渡之战”“魏晋南北朝”等相关内容进行主题学习,他学习的主题可能是(     
A.战争与分裂B.统一与繁荣C.民族交往与融合D.改革与创新

5 . 下列历史事件,按历史发展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赤壁之战②巨鹿之战③官渡之战④淝水之战

A.②③①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④①D.②①④③
2024-03-27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准确区分历史史实与历史结论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以下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B.230年,孙权派卫温到达台湾
C.317年,司马睿重建晋王朝D.曹操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2024-03-26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通过对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场著名战役的学习,我们可以得知这一时期的特征是(     
A.政权更替B.民族交融C.追求统一D.发展经济
2024-03-25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大余县南安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决战,最终曹操取胜,史称“官渡之战”。此战的意义是(     

A.结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B.沉重打击了西汉的统治
C.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D.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024-03-24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仪征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朝行政系统简表

材料二   主父偃说上曰:“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易为淫乱,……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不削而稍弱矣。”

——《资治通鉴》

材料三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国志·诸葛亮传》


(1)秦统一后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请结合所学将材料一补充完整。

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一图示以及所学知识,秦统一后在中央设立“三公”,在地方上建立起什么制度?为巩固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在经济上采取了什么措施?(答出一点即可)
(3)材料二中的“上”“陛下”指的是谁?主父偃的建议是什么?这一建议有何巧妙之处?
(4)材料三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哪一次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024-03-2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民族关系长期交融。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以“中国古代文明与民族交往”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东汉末年分三国】

材料一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曹操《蒿里行》


(1)材料一中曹操这首诗描绘了东汉末年的什么社会现象?结合所学,回答曹操为完成北方统一奠定基础的战役名称。

材料二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魏、蜀、吴都在局部地区实现了统一,这种局部统一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准备了条件。各国都重视发展生产,整顿政治,增强国力,促进了局部地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魏、蜀、吴三国还重视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交融。


(2)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是哪场战役?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三国鼎立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江南开发与民族交往】

材料三   魏晋时期,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西晋末年,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魏晋后期江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   魏主……“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员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要立即改说汉语,故意说鲜卑语的,要丢官降职……择中原大姓(汉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大户。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4)根据材料四,概括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措施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采取这些措施的原因。这些措施的推行对北魏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科技与艺术放光彩】

材料五

                       图1                                               图2                                图3


(5)材料五中图1是月球上以祖冲之命名的环形山。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月球上的环形山要用祖冲之的名字命名?图2这部农书的作者是谁?图3的作者被后人誉为“书圣”,他是谁?通过以上探究,你对魏晋南北朝的科技艺术有何感想?
2024-03-22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