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朝的民族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的华人也以“______”自称;图A中①处是______(地名);______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公元前27年,图B______(人物)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

材料二

                                                              ——摘自《义务教育教材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
                                   图C

中国历史上的和亲源远流长,源于先秦,始于西汉。汉初,经济残破,民生艰辛,而匈奴势力逐渐强大,汉与匈奴结和亲之约,汉以宗室公主嫁与单于……隋唐时期与许多民族政权进行和亲,以巩固和维持双方的友好往来。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通史》

                       图D

(2)从政治的角度回答,汉武帝是如何解决材料二图C中“诸侯势强,危害社稷”的?依据材料二图D,归纳汉初“汉与匈奴结和亲之约”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史事说明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的认识。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中考七模历史试卷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古代对边疆地区的管理(部分)

时间事件
640年、702唐朝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元帅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地区
1281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1690—1696康熙三次率军亲征,平定准噶尔叛乱
1713康熙皇帝册封西藏佛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1793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使回归的土尔扈特部定居乐业,培养其农业生产能力,要求其亦牧亦农。土尔扈特部遂开启以耕牧为业的历程,发展新疆农牧业生产,为清代新疆建设作出重要贡献。扈特部回归后,服从清政府的安排,大部分分布在天山南北各地,嵌入到新疆各民族中聚居……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与保家卫国活动中,实践和丰富了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许建英《土尔扈特部东归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厚历史遗产》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治理边疆地区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土尔扈特部东归的历史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上述材料和探究拟一个主题。
7日内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索南坚赞的《西藏王统记》中说道:“公主(文成公主)到了康地的白马乡,垦田种植,安设水磨,(公)主使乳变奶酪,从乳取酥油,制成甜食品。”这说明文成公主入藏(     
A.加强了唐蕃文化交流互鉴B.促进了吐蕃社会发展
C.使西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D.推动了吐蕃商业繁荣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某校“民族关系”学习小组通过多种方式来研究唐朝以来与西藏地区关系的发展。

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1)唐太宗的话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材料二   首都博物馆的“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备受瞩目。在第四单元“和同一家”展出了著名的历史画卷

——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步辇图》。

(2)结合所学,说出展品《步辇图》(上图)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其影响是什么?

材料三   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3)为了论证这个观点,同学们搜集了以下资料。请将它们与各自佐证的结论的字母填入对应资料后面的括号中。
资料结论
《汉藏史集》记载,纳里速古鲁孙和乌思藏四茹共有户口36453帐,其中纳里速和藏地为15690帐,乌思为20763帐。(   A:元朝设立了宣政院直接管理西藏。
《元史.百官志》:“宣政院,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   B:元朝在西藏建立起各级地方政府机构。
《萨加世系史》:“每二十五小户为一大户,每两个大户为一个马头。每两个马头为一个百户。每十个百户为一个千户。每十个千户为一个万户。每十个万户为一个路。每十个路为一个省。”(   C;元朝对西藏户口进行了清查和统计。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自古以来帝王都以中原民族为贵,而轻视周边少数民族,我却对他们一视同仁)。

——唐太宗

材料二   辽宋西夏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往,呈现出相互吸收的特点。在辽朝,契丹族上自皇帝下至臣僚百姓,大都向往汉文化。西夏王室同样重视吸收汉族文化。虽然宋朝自以为是文化大国,但仍然吸收了辽夏的英些文化成分。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

材料三   一般来说,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是中原政权覆灭,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第二种是边疆民族的强大导致其与中原王朝势均力敌,形成并立局面;第三种是统一的中原王朝非常强大,边疆各民族以中原民族和地区为中心相互交往,直至融入中原民族。

——编自《历史创新能力培养》

(1)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当时他被北方和西北地区各族首领尊奉为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辽宋西夏时期的民族文化交往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辽与西夏在学习汉族文化方面的相同之处。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唐、宋、元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民族关系的发展模式分别属于材料三中提到的哪一种模式。
(4)综合以上探究内容,谈谈这对当今民族关系的处理有何借鉴意义。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

材料一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相关案例

案例民族关系相关图片说明
案例1

张骞出使西域

汉武帝开通通往西域国的道路,最初的想法只是征讨匈奴,开拓汉朝疆域。但战争结束了,被张骞带到西方的中国丝绸,却源源不断地走向世界;西方的珍宝、黄金,也沿着这条闪烁着丝绸光芒的道路,涌进西汉首都长安。丝绸之路,一条由开拓者张骞走在最前面的万里通途,把古老中国和遥远的西方世界连在了一起。

案例2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唐太宗将远支宗女封为文成公主,下嫁松赞干布。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后,中原与吐蕃之间的关系极为友好,此后200多年间,很少有战事,使臣和商人频繁往来。松赞干布十分倾慕中原文化,他脱掉毡裘,改穿绢绮,并派吐蕃贵族子弟到长安读书。

材料二   历史上的“中国”,不是哪一个民族或哪一个王朝的中国,而是我国各民族的中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中国境内各民族为什么能够长期团聚在一起?首先,虽然我国境内民族众多,但追本溯源,大多数民族都是炎黄之胄,共祖同源。其次,我国人数最多的汉族的文明程度较高,它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兄弟民族。兄弟民族进行社会变革,实行封建化,反映了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是有一股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再次,儒家思想起了维系民族团结的……作用,成为各民族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张海鹏《论“中国”——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研究之一》

(1)从材料一中任意选择一个案例,结合所学知识提炼其反映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形成的原因,并概括中国维系多民族国家的主要因素。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黄石市实验中学中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西汉昭君出塞,将中原农业技术和医药技术带入匈奴,匈奴女性用胭脂化妆的技术相传也是王昭君传授。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派遣贵族子弟入长安国子学以习诗书。这表明(     
A.和亲彻底消除了中原与少数民族的矛盾
B.和平友好的交流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C.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经济互补
D.和亲是实现民族和平友好交流的唯一途径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押题卷(四)
8 .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的安定对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着重要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步辇图》

材料二

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东南地区

设置①________

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西北地区

北庭都元帅府等

加强对②________的管辖

西南地区

宣慰司都元帅府

由③________直接统辖

材料三   清朝前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时期,清政府为巩固国家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完善下面的专题示意图(要求:从下面6个历史事件中选择2个事件作为第二级②③的内容)

郑成功收复台湾       设置驻藏大臣       签订《尼布楚条约》
设置伊犁将军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土尔扈特回归祖国

(1)材料一描绘了唐太宗坐在步辇上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节的场景,图画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体现了唐朝当时实行的什么民族政策?
(2)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依次完成以上表格。
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3)第一级:确立专题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第二级:历史事件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第三级:概括历史事件的重要影响④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说说你的感想或认识。
7日内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日前,某中学七年级一班开展了“走近唐太宗”主题研学活动。

【资源共享】

有同学搜集整理了唐太宗的相关材料,与大家共享

材料一   李世民统治时期,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在经济上,薄赋尚俭、重视农业;亦致力复兴文教……。经过二十三年的努力,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并稳定发展,出现了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的治世景象。

——摘编自《李世民传》

材料二   630年三月,四夷君长来到长安,请尊奉唐太宗为各族共同的首领“天可汗”。唐太宗说:“我为大唐天子,还要处理可汗的事吗?”群臣和各族君长都高呼“万岁”。从此,唐太宗不仅是唐朝的皇帝,还是各族的“天可汗”

——摘编自《唐太宗李世民传》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所述的“治世”历史上称做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唐太宗获得“天可汗”称号的原因。

【思维共鸣】

同学们研讨后发现:在唐太宗统治期间,唐朝有许多重要的大事青史有名。

(2)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唐太宗统治时期的贤臣一位。举出在唐太宗统治期间在民族交往交融和在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史实各一例。
(3)结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请用一句话评价唐太宗。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中华民族在长期交往、交会、交融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时,在今四川、贵州、云南三省境内分布着数十个民族,这些民族语言、族属不同,被中原人统称为“西南夷”。为了便利与西南夷的交通,秦朝开凿了连接蜀地和滇池的“五尺道”,还不断在归附的西南夷地区设置县、道。

——摘编自马孟龙《秦汉史》

材料二   6388月,唐太宗任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行军大总管,分四路出击吐蕃,大败吐蕃。64010月,禄东赞到达长安,朝见了唐太宗,陈述了仰慕大国,请求接亲的愿望和诚意。太宗下诏准其所请。

——摘编自孙英刚《隋唐五代史》

材料三   元朝形势图(1330年)

——选自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1)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在西南地区加强边疆治理的背景和措施。
(2)据材料二,归纳唐朝治理西南地区的方式。
(3)综合上述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加强对西南地区管辖的意义。
7日内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历史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