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31 道试题
1 . 研究历史有多种渠道,我们可以通过对历史文献、考古发掘、图像识别等多种反映历史的材料进行研究,从而了解和认识历史。历慎思同学开展了以下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共同完成。

活动一【看图学史】

(1)将活动一中的图①、图②、图③、图④与下列要求相对应。(填写序号即可)
中华文明在文化交流中的体现是:              
中华文明在农业发展中的体现是:           
中华文明在军事强大中的体现是:            
中华文明分布在南方的实物史料是:            

活动二【数字析史】

(2)指出活动二中图⑤南北方人口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方人口变化的原因。

活动三

【文献证史】

文献一

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为最善。其法取新矿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

---[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二十四《杂志》

文献二
(开宝)四年,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凡大食、古逻、阁婆、占城、勃泥、麻逸、三佛齐诸蕃并通货易,以金银、缗钱、铅锡、杂色帛、瓷器,市香药、犀象、珊瑚、琥珀、珠琳、镔铁、玳瑁、玛瑙、车渠、水精、蕃布、乌横、苏木等物。

——[元]脱脱等《宋史》卷一百八十六《食货志》下八


(3)指出活动三中文献一的发明名称?并分析文献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文献二反映的历史现象之间内在联系。
(4)综上所述,请你为历慎思同学的历史探究活动拟定一个主题。
2024-06-0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九年级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许多城市恢复了明代后期的繁盛。在当时西北各地也出现了很多商业城市,它们的兴起和发展,标志着各族人民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清朝的对外贸易比以前也更加繁荣了,在嘉庆以前,清朝在国际贸易上始终保持出超地位。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帮,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材料一图A所示的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________;图B中①处是北宋的都城________;两宋时期,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_________”的谚语;11世纪,西欧普遍形成以__________为纽带的封建制度。
(2)依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前期商业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商业发展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
2024-06-0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西安市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综合下列信息可说明,宋代(     

                           

                                   

A.交通发达B.民族政权分立C.制瓷技术高超D.南方经济繁荣
2024-06-08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隋唐时期南北各地水利建设出现较大差异。《新唐书·地理志》所较这一时期全国兴修的水利工程凡80余处,其中南方70余处,而江南一道即有50处,占全国总数的60%。据此可知(     
A.经济重心已完成南移B.农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C.统治者对南方的重视D.农业生产格局出现改变
2024-06-0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多校联考中考押题考试(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些古谚语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B.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C.明朝商品经济活跃D.清朝前期经济发展
2024-06-07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岳阳市长岭中学中考第二次模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难(0.4) |
6 . 下图为顺序混乱的隋朝、唐朝和南宋三朝南北方人口比例饼状图,据图可知(     

                                                  

A.图一是隋朝南北人口比例图 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流动有利于南北方人口增长
B.图二是唐朝南北人口比例图 国家开放交流频繁推动南北方人口比例发生变化
C.图三是南宋南北人口比例图 此时国家统一各民族交融促使南方人口超过北方
D.三幅图反映了经济重心逐步南移促进了人口的流动与发展
2024-06-07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立信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表(单位:万户)。其变化反映了(     

年代区域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

唐朝天宝元年(公元742年)

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

南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

北方

965

493

459

679

南方

111

257

830

1 280

A.政治中心东移B.北方战乱频繁C.少数民族内迁D.经济重心南移
2024-06-0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初中历史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卷(五)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中国古代(西汉—清)人口分布变化

时间断面     西汉     西晋       唐代     北宋     南宋     明代     清代
(2年)(280年)(742年)(1102年)(1208年)(1460年)(1820年)
南方地区
人口占比


24.04%   48.11%   44.24% 63.42%     53.98%     58.33%   65.97%

(注:“南方地区”;是指淮河——秦岭——西藏自治区北界一线南侧地区。)

——摘编自龚胜生等《两千年来中国经济重心变迁的量化分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分布变化的总趋势。哪个朝代南方人口占比最多?

材料二   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 的各族人口,已经占当地人口总数的一半……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南下。

到东晋后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布满了南迁的流民……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从而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

——摘编自统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2)根据材料二,归纳魏晋时期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从经济格局变化角度分析人口迁徙的作用。
(3)结合所学,举例说明清朝前期哪些措施促进了南方人口的迅速增长(请从农业政策、兴修水利、农作物种植等角度回答)?   
2024-06-07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9 . 【人口的迁徙】

材料一

唐宋时期南北人口统计表
年代总人口数(户)北方人口(户)北方人口占比(%)南方人口(户)南方人口占比(%)
天宝元年(742年)897万489万54.5408万45.5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641万254万39.6387万60.4
元丰元年(1078年)1660万566万34.11094万65.9
崇宁元年(1102年)1812万592万32.71220万67.3

——整理自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等

材料二 唐朝中期以来,北方南下移民将复栽技术带入南方,并在此基础上改变为秧播技术,使南方逐渐脱离火耕水耨的耕作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南方水田的生产效率以及土地利用率。而且,南方河流纵横、鱼虾繁多、果木茂盛,人们谋生手段比较多样化,为经济繁荣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

——改编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时期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说明这种趋势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原因。
2024-06-06更新 | 6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发生在如图阶段④的经济现象是(     

A.开始出现铁犁牛耕B.曲辕犁和筒车的使用
C.中国经济重心南移D.全国商业网络的形成
2024-06-06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第五中学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