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郑和下西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汉唐时期对外交往的范围是比较大的,而且影响比较广泛;宋元时期主要是航海外交模式;明清时期传统的对外关系达到鼎盛,但是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了中外民间交往。据此可知,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     
A.由积极开放到逐渐封闭保守B.清王朝严格禁止中外民间往来
C.汉唐是最频繁最繁荣的时期D.总体呈现开明与落后并存局面
2024-03-28更新 | 347次组卷 | 37卷引用:山东省威海乳山市(五四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中国的对外交往,既有交流互鉴,也曾故步自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促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繁;另一方面,外国使节、留学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化圈的影响,对古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时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个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

材料二:宋朝很重视海外贸易,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在北宋都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政府在这些城市都设立了市舶司。市舶司岁入多达约110万缗。中国出口的物品有丝、绢、锦等纺织品以及陶瓷、金银产品等,输入的物品有珍宝、象牙、犀角、钻石等。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摘自刘炜等主编《中国文明传真·第三卷》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元时期海外贸易的特点。

材料三:郑和船队每一次归国时,都有许多外国使节随队前来中国。如第五次下西洋回国时带来十七个国家和地区的贡使,第六次下西洋回国时带来十六国贡使。

——张国刚《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哪位皇帝派郑和船队出使西洋,最远到达哪里?

材料四: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朝实行的什么政策使其“与外界完全隔绝”?如何评价这一政策?
(5)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对外交往的变化的认识。
2023-10-1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暑假期间,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相关任务。

第一组:重走丝绸之路。


   
                                                                                        图一
(1)写出图一中A、B的名称。为丝绸之路开通作出最大贡献的人物是谁?

第二组:下面是集邮爱好小组搜集的部分邮票。

       

     图一 玄奘                                           图二   鉴真                                     图三   郑和


(2)用一句话概括图一、图二人物的事迹。图三人物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第三组:史料实证

材料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止止堂集》

材料二: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材料三:其黑龙江之地,最为扼要……朕以为尼布湖(也就是尼布楚)、雅克萨、黑龙江上下,及通此江之一河一溪,皆我所属之地,不可少弃之俄罗斯。

——《清圣祖实录》


(3)写出与材料一、二相关的历史事件。应如何正确评价与材料一、二相关的人物?为了实现材料三的目标,清圣祖(康熙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2023-09-2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从唐宋到明清,中国古代的对外关系呈现了不一样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国力强盛,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之一。长安积极吸纳外来文化,从而使长安在物质生活(如食物穿搭、婚丧习俗等)和文化生活(如音乐舞蹈绘画等)上弥漫着奇特的海外风情。建筑风格也受印度佛教和阿拉伯的影响,唐玄宗的凉殿还带有一些拜占庭和西亚建筑的艺术风格。

——《唐语林》


(1)根据材料一,分析唐朝对外交往活跃的原因有哪些?(写出一点即可。)请举一例中外交往的事例。

材料二   宋元时期是我国海外贸易发展的鼎盛阶段,南宋随着航海技术的进步,在北宋的基础上又有进一步的发展。正如学者葛金芳在《南宋手工业史》一书中所说:“在宋室南渡、定都临安之后,南宋朝廷依赖外贸,面向海洋的发展倾向表现得更为强烈。”


(2)“南宋朝廷依赖外贸、面向海洋”的发展要以强大的科技作支撑。这一时期与此相关的科技成就有哪些?

材料三   使明代初期显得与众不同,但又同汉、唐、宋等朝代初期业绩典范相称的举措,是将帝国的骄做播向四方,尤其是他们惊人的海上远征。

——罗兹·墨菲《亚洲史》


(3)材料三中明代初期“惊人的海上远征”指的是什么事件?最远到达哪里?

材料四   故步自封是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自清中叶开始,清朝实行限制贸易政策……限制贸易政策的实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消极作用。它不仅没有起到民族自卫和抵制侵略的作用,反而使中国失去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和机遇,使中国人眼光受到局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基本断绝,更拉大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4)根据材料四,指出清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
(5)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国古代对外政策的变化。概括这一变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消极影响。
2023-09-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活跃繁荣的外交历史,也曾有过几乎与世隔绝的时候,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料三则

史料1: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史料2:南宋持罗盘陶俑


   

史料3:节选自《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

在南宋政府每年近一亿贯的财政收入中,来自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的收入最高贡献了340万贯,大的占3.4%。年进出口总额接近3800万贯。


(1)史料分类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图像史料、口述史料等类型,请指出材料一中三则史料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史料,并根据三则史料概括宋朝海外贸易繁荣的原因。

材料二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远航征程。明朝在拥有压倒性军事优势的情况下,能够平等对待那些小国,并尊重他们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很不简单的。它不是武力的征服者,却用自己友好的行动真正征服了航海沿途几乎所有的国家。当那浩浩荡荡的船队来到时,人们不会四处躲避,而是纷纷出来热烈欢迎这些远方而来的客人。而郑和七下西洋打通了中国到东非的航路,把亚非广大海域联成一气,这是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成就。


(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船队受到当地民众欢迎的原因。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郑和下西洋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清初40年,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擅自出海贸易。清朝统一台湾后,开放四个港口……后来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设置了专门的机构统一经营对外贸易。这一政策虽然起到了一定的自我保护作用,但是它的实行中断了中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进程,最终造成了落后挨打的局面。


(3)材料三中“海禁政策”指清朝实行的哪一对外政策?清朝设置“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的专门机构是什么?简要评价清朝的对外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古代对外交往有何认识。
2023-09-1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的佛教是既输入,又输出,相当于一个中转站.输入的代表人物是     A     ,他在唐太宗的时候去印度取经。输出的代表人是唐玄宗时的     B     ,他应日本之邀东渡传播佛法,先后六次才东渡成功。

——《唐朝的社会风尚》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1757年,乾隆正式下令“将来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不得再赴宁波”,并申明“嗣后口岸定于广东”。谕旨中的规定禁断了广东之外的一切中西贸易。

——据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A和B人物分别是谁?唐朝时对印度的称呼是什么?结合所学,说出一项唐朝的社会风尚。
(2)材料二示意图展示了汉代和明代两个对外交往事件的陆路和海上路线。结合材料二和所学,分别说出与这两个交通路线有关的人物。
(3)材料三中“只许在广东收泊交易”,只通过哪一机构来进行?材料三反映了清朝当时实行了怎样的对外政策?宋代时在主要港口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4)读史使人明智。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从汉代到清朝我国对外政策的变化给你的启示。
2023-09-10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习近平总书记说:“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开放、包容,也是一种自信自强的表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唐朝比其他任何时期都更加开放。世界上与唐朝交往的国家有七十多个。丝绸之路上和平的使团、商队络绎不绝。中国文化那时就传播到了东罗马帝国、阿拉伯国家,同时唐代的舞蹈、音乐、绘画、食品、服装、宗教也吸纳了外来文化的精华。

材料二   宋代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洋、南亚、西亚、非洲、欧洲等地区总计58个国家通商。南宋初期对南方的大规模全面深度开发,促成南方地区成为全国经济文化中心,从此完全取代北方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地位。

——维基百科

材料三   600多年前,中国的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7次远航太平洋和西印度洋,到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占领一寸土地,播撒了和平友谊的种子,留下的是同沿途人民友好交往和文明传播的佳话。

——习近平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广州十三行始创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四月,清廷既要‘严华夷之大防’,又要保证对外贸易的顺利开展,于是广东官府便组织和指定一些商人专管广东对外进出口贸易。这就是广州十三行商人出现和行商制度创建的重要背景。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列举一例唐代中外交往的典型事例以证明材料一中的观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宋朝政府设置何种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指出宋代海外贸易发达与中国四大发明的哪一科技的运用有关?
(3)根据材料三概括郑和下西洋的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一句话对郑和进行评价。
(4)材料四中“广州十三行”是清代哪项政策的产物?这一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5)结合上述材料,对比我国不同时期的“开放、包容”程度,谈谈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意义?
2023-09-10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在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方,出土了很多十四、十五世纪的中国古瓷。这个地方是(       
A.苏门答腊岛B.印度洋上的波斯湾
C.印度半岛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2023-09-06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朝市舶司从海上贸易中抽税近二百万贯,以百分之十的税率计算,可以推算出宋代每年的进出口总额约为二千万贯。……宋代中国人逐渐开始成为海外贸易中的主角。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

材料二   


材料三


广州十三行

这幅图画选自《中国历史图鉴》,图中建筑为1730年的广州各国商馆。1757年,清廷下令关闭了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对外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摘编自《义务教育教科书》

(1)材料一中宋代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图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3)材料三中图二所绘的“广州十三行”,是清朝对外政策的一个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写出这一对外政策的名称以及对中国产生的消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史上对外政策的认识。
2023-09-0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下面这则材料描述的是(     
   
A.鉴真东渡B.玄奘西行C.郑和下西洋D.张骞通西域
2023-08-2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五四学制)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