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郑和下西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海上探寻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拓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 的括号内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唐朝以来,中国充分利用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往,对世界产生极大影响。
(2)郑和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欧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3)新航路开辟使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
(4)1807年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开辟了远海航运新时代。
2024-05-2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松县多校联考2024年中考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2 . 交流促进发展,合作共赢未来。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唐朝时期,鉴真6次东渡,抵达朝鲜,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书法、建筑等为文化交流做出重越的贡献。(       )
(2)1405—1433年,郑成功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       )
(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面正常化。(       )
(4)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开罗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       )
3 . 人类历史在冲突与合作中不断地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并加以改正。
(1)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里海沿岸。
(2)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的基督教也不断向世界传播。
(4)1945年美、英、苏三国首脑在开罗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2024-04-03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2022年中考安徽名校大联考试卷(三)历史试题
4 . 舰船承载记忆,记录历史。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明成祖时期,郑和率船队从泉州港出发,七下西洋,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
(2)1921年中共一大从上海转移至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
(3)2019年,我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辽宁舰”交付海军,见证人民海军的迅速发展。(     )
(4)1853―1854年英国海军舰队两次强行进入日本港口,日本面临沦为殖民地的危机。(     )
2023-10-27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泗县丁湖初级中学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从古至今,对外交往促进了各大文明的共同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汉景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通道,被称为“凿空”。(     )
(2)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为日本主持修建了白塔寺,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
(3)郑和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
(4)哥伦布率领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圆学说。(     )
6 .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东汉时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和平、自主交往,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物种与文化交流。(     
改正:________
(2)1405——1433年,郑成功率船队7次下西洋,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改正:________
(3)1953年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后来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改正:________
(4)1964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打破了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改正:________
2023-08-09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三海学地教育联盟2022-2023学年九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改错题 | 适中(0.65) |
7 . 1405—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美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
2023-06-0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六安市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8 . 从古至今,对外交往促进了各大文明的共同发展。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填“正确”;错误的填“错误”,并加以改正。
(1)汉景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通道,被称为“凿空”。(     
(2)鉴真六次东渡日本,为日本主持修建了白塔寺,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     
(3)郑和下西洋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4)哥伦布率领船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首次证实了地圆学说。(     
2023-05-0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安徽省滁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9 .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正误。
(1)黄巢起义直接推翻了唐王朝的统治,并建立了新的王朝。(     
(2)北宋和金签订澶渊之盟后保持了长期的和平交流。(     
(3)1271年,成吉思汗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于大都,并最终统一了全国。(     
(4)明成祖朱棣派郑和先后七下大西洋促进了我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     
(5)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绝对禁止与别国的一切交流和贸易往来。(     
2022-07-1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交城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交建天下,通达四海,交通是人类交往的基础。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答题卷”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并加以改正。
(1)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改正:
(2)明朝时期,郑和的远航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大西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
       】改正:
(3)2006年,兰新铁路全线通车,加强了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发展。
       】改正:
(4)20世纪前后,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汽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出现,便利了人们生产生活。
       】改正:
2022-06-14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