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郑和下西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繁华丝路·美美与共

【丝路使者·逐梦】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图1、图2所反映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丝路信物·联结】

材料二   世界文明传播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世纪白马寺在洛阳建造,在罗马穿中国丝绸衣服成为时尚
7世纪唐朝长安城建有基督教教堂;印度天文历法传入中国
13世纪中国的火药传入阿拉伯地区;马可·波罗来华
15世纪欧洲人将指南针广泛运用于航海

(2)据材料二,分析世界文明传播的特点。通过以上探究,说说在世界文明交融的浪潮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民族的文化特色。

材料三

(3)请你任选两幅图片,围绕“文化交流互鉴”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丝路建设·共赢】

材料四   十年间,中国已经与152个国家和32个国家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超21万亿美元,对共建国家直接投资累计超2700亿美元;为共建国家和地区创造了42.1万个工作岗位;中欧班列已通达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座城市:“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联盟”已吸纳17个国家54家单位。

——数据(2013~2023年)整理自中国一带一路网

(4)依据材料四中“一带一路”的建设成就,说出中国政府所秉持的理念。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请分析上面的系列图片,选择上述图片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6-04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历史人物,是指在历史发展中起过重要影响,在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人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期人物主要成就
先秦时期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
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
扁鹊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
陈胜领导大泽乡起义
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司马迁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
蔡伦
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改革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
贾思勰撰写《齐民要术》
鉴真东渡日本
玄奘西行天竺
岳飞抗金名将
明清时期郑和七下西洋
威继光基本解除东南沿海的倭患
郑成功收复台湾
率众起义推翻明朝

(1)请补充表格中空缺的内容,完成表格。
(2)请选择表格中两至三位历史人物,从时期、领域、影响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提炼主题,并围绕主题加以论述。
2024-06-04更新 | 6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时期历史事件
汉朝        通西域;发明造纸术
唐朝发明火药并用于军事
宋朝      发明活字印刷术;发明指南针并用于航海
明朝       下西洋
中华人民共和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       发现青蒿素;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1)请你把上表中画线处的人物信息补充完整。
(2)在上表呈现的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内容中各选一例,从中国对世界产生影响的角度,拟定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5-2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多校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校九(1)班围绕“国际关系”开展主题式项目化学习,请你按要求参与。
项目一

图一   鉴真像

图二   马可波罗像

图三   郑和像
项目二   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演变

项目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根据以上三幅图片拟定项目一的学习主题,并任选一位人物写出与主题相关的史实。
(2)完善图中A、B处空格,结合所学分析影响国际格局演变的因素。
(3)围绕项目三,可以提炼出“中国方案推动国际合作交流”“中国力量推动构建国际新秩序”“共建和平包容、合作共赢的人类文明新形态”等主题。请你任选一个主题,提取两到三个与主题相关联的史事,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5-2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湖南长沙·专题练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史实

时期对外交往的事件产生的影响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互相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开通了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即“丝绸之路”
唐朝鉴真东渡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唐朝玄奘西行玄奘弟子根据他的口述,成书《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明朝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明朝戚继光抗倭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消除。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被荷兰侵略者占据了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根据《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整理

材料二   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离不开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离不开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历史呼唤着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不同文明应该和谐共生、相得益彰,共同为人类发展进步提供精神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主张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活动中目标一致、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发展。

——《人民日报》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1)根据材料一的表格,总结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方式。
(2)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对外交往的角度,撰写一篇小论文,观点明确,立论有据。
2024-05-2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7-【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湖南长沙专用)
2024九年级下·福建·专题练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405-1433郑和七次下西洋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488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1859《物种起源》出版
1492哥伦布“发现”美洲1895《马关条约》签订
1623《莎士比亚作品集》1901《辛丑条约》签订
1687《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1912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689《权利法案》的通过1919《凡尔赛条约》
1789《人权宣言》的通过19421《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842《南京条约》签订1945联合国正式成立
阅读以上材料,选择表中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确定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根据选择的两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的一个历史现象或事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5-2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福建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8 . 中华民族的海洋之路“辉煌与屈辱”并存,但始终没有放弃走向海洋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走向深蓝】

材料一   当时的中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按照航海的实力,发现“新大陆”的不应该是西班牙人,而应该是中国人。这似乎是西方学者几乎一致的看法,但是他们忽略了对郑和下西洋与欧洲“地理大发现”的不同的国内背景的分析,达·伽马、哥伦布的航海探险,是为了夺取殖民地,夺取贵重的黄金白银,作为资本的原始积累。而郑和下西洋的明朝初年,国内并无这种需求。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点,郑和七次下西洋,没有霸占一丝一毫的海外殖民地。

——樊树志著《国史十六讲》

【海防之殇】

材料二   甲午战争前中日军费筹措对比:

清朝政府——1894年6月30日,李鸿章提出添募士兵、加强北洋舰队等方案,并请求户部拨款二三百万两,以作军费。清政府一开始竟然仅仅拿出18万两银子以充军费。经过反复商议,户部最后也只答应负责筹措150万两。而这些钱只相当于甲午战争中,日本娼妓为支援战争捐出的数目。即便这样,这笔钱直到战争爆发也未全部到位。

——摘编自舒健《钱都去哪儿了?—清政府的军费筹措与甲午战争的惨败》

日本政府——到1881年的时候,日本政府制定了一个为期20年的造舰计划,准备每年造3艘,共造60艘。可是到了第二年,这个计划又改了,它以8年为期,每年造6艘,一共造48艘。1889年的时候,国会又增加107万日元海军经费,使得海军经费占到全国总财政支出的11.7%。

——摘自纪录片《走向海洋》

【以海强国】

材料三   新中国海防建设走过由海防体系的初步建立(1949-1956年)、海防建设事业在曲折中发展(1956-1976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发展(1978-2012年)、新时代的发展(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在此历程中,建立健全了陆、海、空一体化海防体系;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重大使命任务;为发展我国海洋事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反击外来侵略,捍卫了海疆主权和国家领空、领海安全,维护了祖国统一。

——陈明富、秦婧《新中国70年海防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目的有何不同?
(2)材料二中,从甲午战争前中日双方军费筹措结果的不同,能够得出中国战败的政治原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列举一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海防成就?
(4)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2024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题是“新深度唤醒”(Awaken New Depths)。请你以“记忆与唤醒”为主题,结合以上内容,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
2024-05-06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9 . 根据下表所示的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事件时间事件
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488年迪亚士到达非洲好望角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1623年《莎士比亚作品集》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
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689年《权利法案》的通过1919年《凡尔赛条约》
1789年《人权宣言》的通过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1945年联合国正式成立
(1)从以上材料中找出标志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的事件。
(2)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4-26更新 | 6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城北中学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海权,即海上权利,是一个国家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权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扬帆起航】

宋朝的时候,外国商人习惯坐宋朝的船来往于各地之间。宋人的造船多桅帆、水密舱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宋代常见的大型航海商船,可载重300吨。宋代海船安全还因为“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唯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焉”。

——摘编自游彪《宋史五讲》

(1)根据材料,概括宋朝造船业的先进之处。
【各领风骚】

西班牙珍宝船队,从16世纪开始,定期往返于西班牙本土和其海外殖民地之间,将欧洲货物运至美洲殖民地,并将殖民地产品(尤其是金银)运回母国。珍宝船队成为西班牙海上霸权力量的重要一环。

十九世纪初期,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军舰开始采用蒸汽机动力,蒸汽军舰不需要依靠风力,锅炉只要有煤,就可以持续航行。从此,日不落帝国的威名更盛。

1940年7月,美国海军部在役官兵20万,拥有舰船1099艘;到1945年8月,海军官兵暴增至340万,舰船数量达到68936艘,飞机数量达74032架。此时美国的海军力量已经遍布全球,完全具备了在全球任何地点采取决定性攻势的战略能力。

(2)以上国家中任选其二分析其纵横海洋的历史背景。
【以史为鉴】
1405年—1433年郑和下西洋,中国舰队,威震海内外
1840年英国人出动了16艘战舰、4艘武装轮船,把拥有战船325艘左下的广东水师打得毫无招架之力
1895年在威海卫战役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2022年6月,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下水。年底,我国最新研制的新一代驱逐舰055南昌舰,直面某国海军整个航母编队,缠斗20多天,其间各种实战对抗,最终逼退对方,维护了我国海洋权利
(3)综合上述材料,围绕海权提炼一个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4-04-24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