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戏剧的繁荣与书画成就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8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他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他”是(     
A.阮元B.郑板桥C.高朗亭D.朱自清
今日更新 | 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扬州市京华梅岭中学中考第三次模拟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将唱、念、做、打相结合,全面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被誉为“国剧”的是(     
A.昆曲B.黄梅戏C.越剧D.京剧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图)为清朝徽班进京示意图,据此可推断清朝(     

A.发达的交通B.区域性长途贩运繁荣
C.新剧种形成D.传统昆曲艺术的衰落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C20教育联盟2024年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测试最后一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清朝时,徽调不断吸收昆曲、秦腔、汉调等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并吸收北京地方特色逐渐形成新的剧种——京剧。京剧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交流与创新B.交流与传播C.融合与发展D.开放与互鉴
昨日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安阳市中考模拟历史试卷(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与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最终形成京剧。这表明京剧(     
A.贴近生活B.演出频繁C.题材广泛D.博采众长
昨日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期末历史试题
6 . 以粤语、粤剧等为代表的粤文化独具特色,驰名中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粤语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摘编自《粤语方言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粤剧,是广东重要的戏曲剧种,以粤语演唱。自17世纪以来,伴随着明清两代海事政策的实施,广东地区缘于其得天独厚的交通环境,逐渐成为沟通海内外贸易的港口之一。数量庞大的粤籍华侨聚居在东南亚及北美等地,为粤剧在海外的传播提供了便捷的条件。粤剧不仅抚慰了海外华侨的思乡之情,还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推动了中外文化间彼此的认知与认同,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摘编自周东颖《清代末期粤剧的海外传播及其意义》

(1)从材料一中任选一个粤语形成与发展的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合理解释。
(2)根据材料二,指出17世纪以来粤剧海外传播的条件。
(3)为了更好的凸显粤文化价值,请你任选一个粤文化代表为其设计一段推介词。
昨日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南海实验中学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清代流行的地方戏,有秦腔、同州梆子、湘剧、柳子戏、豫剧、徽调、汉调、粤剧、滇剧、川剧等,总数不下数十种。这表明清朝时期的戏剧(     
A.种类繁多B.曲调清新C.故事曲折D.内容丰富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达到顶峰,其中成为昆曲传世之作的政治历史剧是(     
A.《长生殿》和《桃花扇》B.《满江红》和《长生殿》
C.《窦娥冤》和《牡丹亭》D.《桃花扇》和《红楼梦》
7日内更新 | 16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红桥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汤显祖是明代著名的(     
A.画家B.小说家C.书法家D.戏剧家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南部学区2023—2024学年名校调研九年级下学期第五次模拟测试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10 . 作品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故事,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强烈要求个性自由,堪称明朝戏曲之冠。该作品是(       
A.《窦娥冤》B.《长生殿》C.《牡丹亭》D.《红楼梦》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中考历史真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