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5 道试题
1 . 20世纪20年代的最后几年,在中国革命史上可谓是“多事之秋”。下列图示中的事件所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A.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中国共产党已走向成熟D.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2024-03-01更新 | 196次组卷 | 37卷引用: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A卷·知识通关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分层训练AB卷(广东专用)
2 . “朱毛红军到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力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山歌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确立了(       
A.建立统一战线,领导工人运的中心任务
B.实行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方针
C.开展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策略
D.开展武装斗争,夺取城市的革命目标
3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从低谷走向新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是沿着一条独特的道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复兴并逐步赢得胜利的。这就是A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毛泽东作出了最卓越的贡献。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填出A处的内容和指出这条道路探索中的典型历史事件一例。

材料二


   
(2)由《国民革命歌》歌词指出国民革命的重要任务。《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里发出的时代最强音是什么?

材料三 人民解放军的战争所具有的爱国的正义的革命的性质,必然要获得全国人民的拥护。这就是战胜蒋介石的政治基础。……在人民战争的基础上,在军队和人民团结一致,指挥员和战斗员团结一致以及瓦解敌军等项原则的基础上,人民解放军建立了自己的强有力的革命的政治工作,这是我们战胜敌人的重大因素。

……全党必领明白,土地制度的彻底改革,是现阶段中国革命的一项基本任务。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947年12月25日)


(3)根据材料三,归纳毛泽东认为人民解放战争终将取胜的主要因素。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认识。
4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最后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建立的?说说中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2)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的核心人物是谁?他在这条道路上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

材料三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曾两次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请写出两个统一战线的名称。在第二个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请各举一例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

材料四   (解放战争期间)刘伯承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


(4)材料四“跃进到敌人的深远后方去”指哪件事?它有何战略意义。
(5)结合以上问题的回答,说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百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材料二: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材料三: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共产党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建立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的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机构是什么?第一次将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事件是什么?
(2)材料二 中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道路的核心人物是谁?他在这条道路上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共产党在什么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3)材料三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曾两次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国民党哪两个将领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感召下,以“兵谏”形式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第二次国共合作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6 . 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正在进行“走近伟人一毛泽东”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帮助他们完成相关问题。
【伟人风采】

材料一:下图是毛泽东主席赴重庆前在延安机场留下的珍贵影像——挥手之间


   
【伟人情怀】

材料二: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9年1月在河北西柏坡的小院内,警卫员给毛泽东梳理头发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的说:胜了三大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


【缅怀伟人】

材料三: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一一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请你写出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此行的目的。
(2)材料二中的“胜了三大战役”指的是哪三大战役?有何意义?
(3)如何理解毛泽东同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
(4)回顾历史,在中华民族面临抉择时,伟人毛泽东一生的主要事迹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7 .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十九大报告对许多历史问题进行了阐述。学习十九大报告,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百多年前,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先进分子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中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过程中,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1)结合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是在什么理论指导下建立的?请举出“中国先进分子”介绍这种理论的一个突出事例。

材料二   我们党团结一致,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2)材料二中的“二十八年”起止时间是什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指什么?

材料三   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曾两次与国民党合作建立统一战线,请写出这两个统一战线中的一个名称。在第二个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作战,请各举一例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著名战役。
8 .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呈现出“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两党关系的演变直接影响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走向和革命的前途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兄弟携手】

材料一:……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探索前行】

材料二: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的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战争和战略问题》

【同仇敌忾】

材料三:1937年,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建立起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农红军改变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战场。在抗日战争中,国共携手,最终使日本无条件投障。


(1)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2)材料二中“相反的道路”指的是什么?这道路开辟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列举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取得胜利的战役各一个。
(4)【归纳总结】当民族前途面临抉择时,上述史实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什么?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走俄国人的路,是对“社会主义”的追求与认同。由于没有认识到国情上的差异,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后来,毛泽东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在井冈山探索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

——摘编自《浅谈近代中国道路选择的曲折性》

材料二:中共中央同共产国际之间的秘密电台在长征战斗中毁坏,原有的联系中断。它的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可以而且只能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面对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九一八事变发生以后,中国内部内战并没有停止,共产党仍然处在被围剿的地位。但在长征刚到达陕北的时候,共产党就做出了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致抗日的决议到1936年底,西安事变爆发,共产党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尽了最大的努力,最终促成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摘编自《复兴之路》上


(1)据材料一,指出“中国革命遭受一系列挫折与失败”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有“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是指哪次会议。
(3)据材料三,概括面对日本侵华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哪些反应。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谈谈你有何感悟。
10 . 邓小平开创的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与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两者最重要的相同点(     
A.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B.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C.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D.借鉴苏联的成功经验
2023-05-24更新 | 91次组卷 | 75卷引用:2017-2018学年八年级人教版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