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抗战的爆发及日军暴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 道试题
1 . 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国家发展道路的抉择关系到国运兴衰与民族未来。张老师以“抉择与使命”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

任务一   【解读文献一见证时代块择】

(1)宣言反映时代诉求。下面两个宣言分别是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下发表的?它们各自反映出怎样的时代诉求?
我们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

——《独立宣言》(1776年)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1937715日)

任务二   【走近人物——感受使命担当)

(2)危机关头见证人物担当。根据下面图示,分别从两组人物中各选一人,简述其面对危机时是如何承担使命的。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8(通辽卷)-【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内蒙古专用)
2 .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部民族抗争史。面对列强的入侵,中华民族不怕牺牲,前赴后继,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幅漫画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

——廖保平《铁屋里的大国突围》

材料三   史料实证是考察历史的真实性的有效方法,通过研究过去留下的史料、图片、遗址、地图等来还原历史真相,观察下面图片并阅读文字材料回答问题:

1931年后,不愿做亡国奴的东北人民和未搬走的东北军,纷纷组织抗日义勇军,义勇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同时,中国共产党派大批优秀干部,到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1936年,中共满洲省委将各路抗日武装组成抗日联军,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

——摘编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材料四   以下材料是部编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的部分目录

材料五   我们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深切缅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宣示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庄严表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的三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三次重要事件,如何理解三幅漫画反映的事件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前期中国社会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分别通过哪些重大历史活动来“重建文化自信心”的?
(3)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发生有什么重要影响?根据材料文字,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领导东北的抗日武装的?
(4)材料四的目录出现了错误,请改正,并说明理由。(提示:理由从时间和影响两个角度思考)
7日内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内蒙古呼和浩特·专题练习
3 . 汲取精神之源,凝聚奋进力量

材料一   结合社会发展,基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回答了时代之问。以下是宣言的节选:①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②现代的工人却相反,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③(共产党人)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材料二   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中三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及其要义摘要如下:

【历史经验之一: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历史经验之八:坚持敢于斗争】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党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

【历史经验之九:坚持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1)依据材料一、用宣言节选中①、②、③回答时代之问,填写在表格A、B、C处。(填序号,多选、错选)
时代之问回答
社会不公平的原因是什么?A
如何改变不公平的现状?B
人类社会应向何处去?C
(2)材料二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从材料所列的三个方面经验中任选其一进行阐释或说明。(要求:观点明确,选取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国近代史或中国现代史中的典型史实,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结构完整)
2024-05-2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内蒙古呼和浩特卷)-【试题猜想】2024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
4 . 进入历史时空,回答历史问题。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啊,长江!啊,长江!

——胡宏伟《长江之歌》(节选)

【时空一,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早在七八千年以前,长江中下游已经有了比较进步的原始文化,河姆渡遗址最具典型,这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
【时空二: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李白途经长江时创作的诗。他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气势的豪爽,笔姿的骏利,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时空三: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地处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是一座美丽的、英雄的强大的城市,它见证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革命斗争历程的艰辛、建设发展成就的辉煌。
(1)时空一:简要介绍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的情况。
(2)时空二:归纳李白这首诗的内容和特点以及由此体现的社会风貌。
(3)时空三:在“美丽、英雄、强大”三个词汇中任选一个,结合上海在中国近代、现代历史的相关史事予以说明。
2024-05-2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历史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4·安徽宿州·二模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如图所示为20世纪30年代中共党员成分比例分布情况。其成分比例的变迁主要是基于(     

A.共产党奋斗目标改变B.共产党阶级属性的变化
C.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转变
2024-05-18更新 | 49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呼和浩特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6 . 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有同学绘制了如下图所示年代尺。若按时间先后顺序填入相关事件,依次应是(     

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
B.九一八事变、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
C.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卢沟桥事变
D.卢沟桥事变、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
7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今天我们共同解读家书,感悟抗战精神。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19368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面的机会了。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际行动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材料二   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写给妻子的家书:上月二十六日电,知道你们已平安的到达延安……你们走时正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胜利开展之时,不久结束第一阶段又开始了第二阶段,也获得了预定之战果……本来分别是痛苦的,但为了工作,为了进步,为了于党有益,分别也就没有什么了。

材料三   国民革命军第二OO师师长戴安澜19425月绝笔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注:缅甸地名),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1)材料一中“东北抗日联军”是在哪一侵华事件后组建的?这一事件标志着什么?
(2)材料二中左权将军所在的八路军改编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信中提到的“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谁?
(3)材料三中戴安澜将军1942年出征缅甸,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寇。这体现出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意义是什么?
(4)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说说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
2024-04-0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中小学生学科素养专项数据采集试卷八年级历史期末试题
8 . “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诚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段发言最适宜放在(     
A.人民英雄纪念碑B.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C.淮海战役纪念馆D.上海淞沪抗战
2024-03-17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纵观中国近现代史,国共两党关系经历了“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的曲折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此次我们通过宣言,就是重新担负革命的责任,就是计划彻底的革命中要把军阀来推倒,这是关于对内的责任,至于对外的责任,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材料二   抗战全面爆发之前,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材料三


材料四   1946年6月,蒋介石公然违背“双十协定”,撕毁政协决议,全面内战爆发。

材料五   2016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与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习近平强调,国共两党要对民族、对历史负责,勇于担当,牢牢的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方向


(1)据材料一指出孙中山认为这次革命应担负的两个责任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在实现了第一次合作后,为“计划彻底的革命”所展开的军事行动的名称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史实说明国共分裂“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3)考察历史真相的方式很多,观察以上报纸所报道的事件,指出事件名称?在此事件发生后,中国共产的态度如何?此事产生了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4)材料四 中“双十协定”是哪一次谈判取得的成果?用史实说明上述材料的战争结束后祖国再次分裂。
(5)结合材料五,你认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根本出发点应该是什么?
2024-03-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阿荣旗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10 . 中华民族经历了内忧外患的民族苦难,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勇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英国率先提出换约,扩大中国市场,开辟通商口岸。法美等国积极响应。但是列强换约的要求遭到清政府的断然拒绝。换约交涉失败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叫嚣:“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必须教训中国人”。

材料二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挑起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危机。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担当起反对敌人的历史重任,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各方面一起努力,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摘自《中学历史文献读本》

材料三   新华网北京92日电据新华社“新华视点”报道,习近平2日在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仪式上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包括抗战英雄在内的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图一林则徐            图二关天培          图三孙中山        图四杨靖宇
(1)根据材料一、说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全面抗战所做出的努力。
(3)从材料三中任选一位人物,简述与该人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及其历史意义。
2024-03-12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