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全面抗战的爆发及日军暴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8 道试题
1 . 举行节庆纪念等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 月 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一大的真正召开时间确定为1921年7月23 日。当时,历史研究人员通过一大代表及家属的回忆录初步确定会议召开时间为7月下旬, 又从共产国际在苏联关于一大的档案中查阅一大代表陈潭秋的回忆及共产国际代表的报告都 明确记载一大会议召开时间是7月23日。研究人员发现在上海开会的最后一天,一大代表陈 公博下榻的旅馆曾发生命案,经查阅《申报》等报纸认定此命案发生时间为7月31日凌晨, 而且当事人一直确认会议在上海开了八天后转移到嘉兴南湖游船上。综合以上信息,研究人员最后认定会议日期为1921年7月23日。

——摘编自徐燕《党的诞生日是如何查证的》

(1)根据材料一,列举历史研究人员认定中国共产党建党日的过程使用了哪些资料?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二 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

尽扫狼烟,重振乾坤……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

——新华网南京12月13日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铭文(节选)

(2)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通过立法形式确立公祭日,使中华民族纪念历史的行为上升到国家和法律层面。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是指什么?据此及所学分析抗战精神的内涵如何?

材料三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3)结合所学指出“国庆日”的来历及伟大意义。通过以上学习,你有何认识?
7日内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东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伦敦《泰晤士报》(1937年11月28日)载:“此次两军作战,双方伤亡惨重,但十周之英勇抵抗,已造成中国堪称军事国家之荣誉,此前所未闻者……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这一“作战”(     
A.标志着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B.打破了日军的“囚笼政策”
C.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妄企图D.使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2024·河北石家庄·一模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对下图不同时期人民军队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的解读都正确的是(     

A.1927年到1931年人数不断增多,主要原因是工人阶级的参加
B.1931年到1937年人数逐年增加,主要原因是革命根据地的扩大
C.1937年到1945年人数迅速增长,主要原因是抗日战争的推动
D.1945年到1946年人数有所减少,主要原因是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
2024-04-24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天津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4 . 1935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1937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实现B.九一八事变揭开反法西斯战争序幕
C.共产党领导下抗日根据地相继建立D.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2024-04-19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和平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致力于追求中华民族复兴之梦。

材料一

中国近代救国道路的探索,经历了所谓“走西方人的路”“走俄国人的路”,以及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

——摘编自周新城《关于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辨析》

(1)请将材料一所示历史事件进行归类,属于“走西方人的路”的是________;属于“走自己的路”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即可)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给材料一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中国各族人民和海外华侨浴血奋战,实行全民族的持久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2)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何时正式建立?请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的理解?

材料三

上世纪90年代初深圳市中心深南大道上,邓小平巨幅画像前行人如织。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对外开放的步伐,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的经济特区中位于广东省的有哪几个?请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历史伟人邓小平开创的,对中华民族复兴有巨大影响的事业与遗产?(请宏观概括伟人的贡献,无需罗列知识和展开详述)
2024-04-12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正式合作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B.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
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024-04-11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天津市南开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7 . 据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余件,然而,该数目充其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近代我国文物大量流失,主要由于(     
A.国家落后,列强侵略B.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不到位
C.闭关锁国,文物走私D.全球化下的文化交流冲击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武汉会战是中华民族抗战史上的辉煌一页。历时4个多月,以中国军队主动撤出武汉而宣告结束。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的形势是(     
A.日军侵占东北威胁平津B.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C.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D.正面战场进入抗日高潮
2024-03-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南京大屠杀档案》被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世界记忆遗产项目。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识读下面四幅图片,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1)图一场景发生在哪次战争后?这场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什么影响?《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中,直接给中国人民带来沉重经济负担的内容是哪一条?
(2)图二场景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发生在哪次外来侵略战争中?
(3)图三场景日本侵略者终于低下了头,标志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取得了胜利。日本宣布投降是哪一天?台湾被日本割占了多少年?
(4)图四场景发生在什么战役开始后?这次战役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两条即可)
2024-03-09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一封密电出东京,午夜枪声震宛平。划破晴空缘战火,揭开序幕动刀兵。”这是1937年一位爱国青年写下的诗歌。诗中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淞沪会战D.武汉会战
2024-03-0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