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4 道试题
1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各种政治力量轮番尝试,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引进西方制度的探索,无不以失败告终,没有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历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1919—1949年1949—1978年1978—2012年2012年以来

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了人 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党团结带领人民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 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团结带

领人民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


西方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角度一
发展道路:走殖民扩张的道路
相关史实:
发展道路:
相关史实: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探重要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角度二
西方现代化追求财富积累,使大量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里人们生活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当今美国等西方国家财富 的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式现代化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成采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0.2亿人拥有基本养老保险,13.6亿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1840—1919年中国在技术、制度方面探索的史实。总结这一时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两点历史教训。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请回答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方面实行过哪些政策或措施?试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历程有哪些特点?
(3)参照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将①②处补充完整。根据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2 . 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实现经济上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梦想。
时期探索、发展发展趋势




1840—1949
洋务运动虽然开启近代化之路,但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都归于失败,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


1949—1978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等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体系








1978至今
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开放,建立经济特区、扩大开放范围,加入WTO等

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综合国力提升,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进入新时代,做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 新发展理念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前进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通过中国近现代探索“现代化之路”的历程,自拟观点,并对该观点展开论述,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可选取一则或多则材料,从背景、目标、结果、影响、评价等多角度加以阐述,表述成文。)
2024-06-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曲阜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3 . 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走过的道路,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心血和智慧。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为了回答和解决严酷环境中一个又一个的紧迫问题,毛泽东同志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后又写了《中国革今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一系列著作。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明确了一条中国革命的道路。

——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历程》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体系的历史浓变

A: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时期无产阶级政党来推动现代化(1921年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1949年)

新中国成立

“工业化”主导下的现代化(1953年)

B:道路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1978年)

C:理论的全面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

五位一体(2012年)

——摘编自张艳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材料三   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中三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及其要义摘要如下:【历史经验之一: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因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历史经验之八:坚持敢于斗争】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觉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历史经验之九:坚持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的道路”的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①和②指代的历史事件。
(3)材料三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依据所学知识对“建设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其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的观点进行阐释或说明。(要求:选取三个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典型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6-0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部分国家的重大政策简表(部分)时间政策

时间政策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
1953年新中国实行“三大改造”
1953-1957年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农村改革
(1)从材料中找出标志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上表中的两个事例,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6-04更新 | 2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现代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2《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1972中日建交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
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崛起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改革开放
1991苏联解体
1992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欧盟成立
199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9中、美等国成立二十国集团
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请阅读大事年表,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6-04更新 | 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我们的工作”是制定并通过了一部什么文献?这次“会议”成功召开的标志性意义是什么?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   他(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依靠“真理标准大讨论”,果断终结了“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令全世界都为之侧目。国际社会将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

——中国经济网2014年8月《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了,春天的故事还在继续》

(2)材料二中“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出自哪次会议的决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为什么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改革许划”?

材料三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氏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十九大报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3)习近平总书记将材料三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形象比喻为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中国家”有何重要意义?
(4)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三位国家领导人,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分别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2024-06-04更新 | 4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五四学制)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材料二:他(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依靠“真理标准大讨论”,果断终结了“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令全世界都为之侧目。国际社会将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

——中国经济网2014年8月《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了,春天的故事还在继续》

材料三: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十九大报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材料一中“我们的工作”是制定并通过了一部什么文献?这次“会议”成功召开的标志性意义是什么?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材料二中“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出自哪次会议的决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为什么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
(3)习近平总书记将材料三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形象比喻为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中国家”有何重要意义?
(4)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三位国家领导人,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分别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2024-06-04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五四学制)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艰苦探索出来的道路。回顾中国的现代化历程,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败,有识之士在深刻反思洋务运动失败缘由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救国强国之道,出现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及其维新之道,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及其革命之道,使早期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方向,从洋务运动时期的以师夷造器为纲,转向以变法改制为纲。

——摘编虞和平《全球史视域中的中国式现代化》(《历史研究》2023年第2期)

材料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历程:

第一阶段1919—1949年,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第二阶段1949-1978年,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以及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第三阶段1978-2012年,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1982年邓小平又指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由此,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时代的命题。

第四阶段2012年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1.6万亿元人民币,是1978年的276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1978年的187倍。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摘自人民日报“解析中国式现代化”系列观察

材料三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向世界证明了现代化道路可以有多样化选择,不仅仅只有资本主义一条道路可走……丰富了人类对现代化的观念认知,激励了各国建设现代化的信心热忱。中国式现代化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百年发展成就,释放发展动力与保存发展潜力方面的经验,使中国式现代化能够提出更切合发展中国家现实需要的经验方案。中国式现代化以全新的思维方式,重构了发展理念,创造并发展了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将人类文明推进到共同发展、共同解放的新高度。

——摘编自韩喜平郝婧智《中国式现代化: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新选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请指出甲午战败后有识之士在政治制度、思想文化方面探索的史实。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历程中实行的具体举措和取得的辉煌成就。
阶段具体举措(一例即可)辉煌成就
1919-1949年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大决战
1949-1978年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1978-2012年实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
2012年以来建设现代经济体系;进行精准扶贫。
(3)依据材料二和所学,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历程的特点。
(4)依据材料三,说明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的贡献。
(5)综合以上,谈谈你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理解。
2024-06-0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高青县(五四学制)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9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回望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直是一项重要课题。下面是某同学参照化学方程式。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主题制作的等式,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探索实践=科学发展观
B.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实践=邓小平理论
C.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新发展理念
D.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国梦
2024-05-24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现代史
10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1867年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灵魂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它们都兴起于民族危难之时,以抵御外国侵略为奋斗目标。维新派和革命派积极提倡西学,参照了西方的经验,着重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改革,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持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相结合,把寻求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作为己任,成为最坚决、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

——摘编自吴毅《外向发力:近代以来中国爱国主义的发展简论》等

材料三   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

——毛泽东

材料四   识读历史年代尺

材料五 他们的传奇隐秘而神圣。他们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托举起中国航天奇迹。

航天人事迹名言
钱学森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孙家栋七年学飞机,九年造导弹,五十年放卫星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沈忠芳隐姓埋名六十载,磨砺国家的剑与盾最大的幸福是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奋斗

(1)材料一中“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指的是什么?面对这一变局,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请用史实说明筹划海防的效果。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以来各阶层在探索中呈现的共同特点。
(3)材料三中毛泽东带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创建的第一个“家”在哪里?这一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该“创造性”体现在中国革命实现了哪一转变?
(4)指出材料四中①处时期名称以及在此处时期内(端点时间除外)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名称(1个即可)。并为材料四中的年代尺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5)从“凝聚价值追求”角度,分析中国航天人事迹对于“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意义所在?(我们青少年应以哪些实际行动践行报国心?
2024-05-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