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07 道试题
1 .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共道路探索”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同年7月,汪精卫在武江开“分共会议”。他们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中共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确定了“一五”计划的目标,并且不断选派大批优秀干部到工业路线上去,培养成为领导骨干。20世纪50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当时定居北京的波兰裔作家爱泼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

——摘自任学安、周艳著《复兴之路》

材料三

1998年,上海造币厂发行了一枚纪念章(上图),以纪念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该次会议的召开意味着全面拨乱反正的开始,是伟大转折的开始, 自此社会主义建设迈入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由此确立。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图A之间的内在联系。回答图A所示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指出从图A到图B说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一五”计划哪项成就?根据材料二,指出“一五”计划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概括“一五”计划取得胜利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根据材料三,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的影响。
(4)指出材料四所述中国道路是什么?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道路探索的认识。
今日更新 | 33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的报告。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革命道路的探索】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摘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哪一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材料二   1927年9月19日,秋收起义受挫后,起义部队先后退至文家市。当晚,前委召开会议,讨论部队的进军方向。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客观形势,指出目前攻占中心城市在事实上已不可能。经过讨论,否定了师长余洒度“取浏阳直攻长沙”的主张,决定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到莲花、宁冈一带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去,进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

——陈旭麓《五四后的三十年》

(2)概括材料二中起义部队进军方向由长沙转至“莲花、宁冈一带”。据此指出毛泽东开辟了哪一革命新道路?
【建设道路的探索】

材料三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反动派被打倒,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全国人民大团结,掀起了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建设高潮。

——摘自歌曲《社会主义好》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什么?哪一历史事件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了哪一条道路?
【指导思想的发展】

材料四   198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明确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摘自统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4)哪次大会确立邓小平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九大上,什么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5)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我们应该怎么做?
昨日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莘县九年级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3 . 改革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和十九年)六月己亥,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收《魏书》卷七《高祖纪下》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未涉及的孝文帝改革的内容。(回答两点)

材料二:

筒车

(2)请结合史实说明上图中工具的创新产生的共同作用。

材料三: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指出,中国推进改革开放的标志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者。

材料四: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4)材料四中,在纠正社会弊端方面,美国采取的“明智试验”指的是什么?它有何特别之处?

材料五:“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史实指出,我国进入新时代后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都做出了哪些努力,请试举一例。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部分国家的重大政策简表(部分)时间政策

时间政策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
1953年新中国实行“三大改造”
1953-1957年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农村改革
(1)从材料中找出标志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上表中的两个事例,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重要会议,对其共同点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1956年 9月
概况: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
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
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
的工业国
时间:1978年 12月
内容: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
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
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
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都形成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B.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C.会议决策都得到了长期贯彻执行D.都提出要进行经济建设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6 . 近代大清帝国跌落谷底,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无数国人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伟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摘自装钰《改变中国》

(1)相较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等,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够成功“催生一个崭新的中国”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在博鏊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2)据材料二及所学,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是哪次会议?当时在农村开启“历史征程”的主要举措什么?

材料三:“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

——摘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及所学,指出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试分析中国底气十足的原因。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中国和合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一种兼容兼顾,从整体看待事物的思维。其根本在于和谐、和平、合一、大同,彰显的是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智慧和精神价值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实简介
①李冰治水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技术方面的创举,是尊重自然、敬畏自然、利用自然规律办事的“天人合一”之作。
②唐蕃和亲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远嫁吐蕃。通过这次联姻,唐蕃交往日趋频繁,更加广泛。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入藏,唐朝和吐蕃“和同为一家”。
③郑和下西洋明朝时期,郑和七下西洋。郑和下西洋传播了中国本有的“以和为贵”的思想品质,以相互尊重、相互保存、相互支持完成长久之和。

——选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

(1)将材料一的史实与下列观点相对应。(填写序号即可)
“和合”在“民族交融”中的体现是:________
“和合”在“对外交往”中的体现是:________
“和合”在“人与自然”中的体现是:_______

材料二

主题简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7年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确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求同存异”的方针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一带一路”倡议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

——整理自《文献中的百年党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仿照示例,任选一个主题对中国“和合”智慧的体现加以说明。(不得照抄示例)
示例:主题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即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这一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而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促进了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实现了民族大团结。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

——摘编自《习近平著作选读》

(3)综上所述,谈谈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在指导思想方面取得成功的经验。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枣庄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四)历史
8 . 根据以下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件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7年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9年

古田会议

1935年

遵义会议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抗日战争胜利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年

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

在广东、福建建立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021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21年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1)从上述材料中分别找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
(2)据上述材料,指出标志着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事件。在什么重大事件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这一重大事件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下列关于这两个决议共同历史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标志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B.标志中国共产党解决了绝对贫困,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C.两个决议都使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
D.两个决议都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7日内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五四学制)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

(1)材料一中“我们的工作”是制定并通过了一部什么文献?这次“会议”成功召开的标志性意义是什么?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材料二   他(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依靠“真理标准大讨论”,果断终结了“阶级斗争为纲”,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30多年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令全世界都为之侧目。国际社会将中国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

——中国经济网2014年8月《从站起来到富起来了,春天的故事还在继续》

(2)材料二中“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出自哪次会议的决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为什么被称为“历史上最伟大的经济改革许划”?

材料三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寿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氏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十九大报告《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3)习近平总书记将材料三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形象比喻为什么?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发展中国家”有何重要意义?
(4)上述材料中涉及到的三位国家领导人,他们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分别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什么?
7日内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五四学制)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