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5 道试题
1 . 下面的年代尺是某同学进行历史探究学习时设计的,其中④体现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A.政权巩固,社会过渡B.探索建设,曲折发展
C.改革开放,继往开来D.“左”倾泛滥,国家内乱
2024-04-1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中国梦”必然要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梦”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创新。某校八年级同学为此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拉开序幕】

材料一

图A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图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B所示会议作出的战略决策。简述图A和图B的关系。

【推进改革】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初,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内容的农村改革,给农村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发展,农村经济趋向市场化,由此强烈冲击着仍然停留在传统体制框架内的城市。

——摘自李海红《包产到户的回顾与反思》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产生的积极影响。

【扩大开放】

材料三   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中国的经济规模仅有3679亿元人民币;而到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高达82.71万亿元人民币……从经济增速角度看,1978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速高达14.5%,刨除年均4.8%的通胀率,年均实际增速仍高达9.3%。

——摘自张连起《壮阔四十年:中国经济的蜕变》


(3)据材料三、概括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所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4-03-2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22年,浦东GDP是1.66万亿元,比1990年前增长了277倍。从30年前陆家嘴“烂泥渡”,现世博园区所在地还是脏乱差的“三不管”地带,到如今高耸云天的“大厦森林”,再到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跑出的“上海速度”。令人惊艳的巨变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

——改编自新浪微博《30年浦东巨变》

(1)据材料一,概括“30年浦东巨变”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我国对外开放一览表

时间内容
1980年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年划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1990年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年决定开放内地部分省会城市、沿江沿边城市
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据材料二确定一个主题,并结合材料内容进行阐释说明。(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达通畅。不少于50字左右)

材料三   “中国制造2025”高科技战略显示,中国既不愿再做“世界工厂”,也不愿再做“仿造冠军”。在这一战略框架下,中国将在机器人(数字化的一个关键领域)等领域占据世界主导地位。

——改编自奥地利《趋势》刊载《中国:龙的世纪》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走向世界过程中的新进步。结合材料及所学,举一例说明我国“占据世界主导地位”。
2023-10-28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涤荡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文选》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命运”发生的改变。

材料二   我们应该把1978年看作21世纪开始的标志。1978年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1978年是邓小平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份,这开启了一个长达1/4个世纪之久年均两位数经济增长率的年代,中国经济也得以转型。当然,1978年纯粹是中国时刻。

——摘编自《环球日报》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把1978年看作21世纪开始的标志”的原因。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进入新时代,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我国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使中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2023-10-28更新 | 104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青年学生要多学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的交汇点是(     
A.开国大典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C.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23-10-28更新 | 10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醒过来】

材料一   1894年夏,亦即甲午中日战争前夜,孙中山曾到北京上书李鸿章,希望清政府能采纳他提出的仿效西方、以求“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规”的改革主张。但因时局紧张等原因,李鸿章并没有接见他。上书的失败,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民族危机的空前深重,使孙中山认识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于是于这一年的11月在檀香山成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在他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中,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这一具有民族复兴思想内涵的口号。

——摘编自郑大华《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振兴中华”这一口号提出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孙中山为实现该梦想而接续奋斗的革命活动。

【站起来】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便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领导中国人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在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于1949年3月从这里(西柏坡)出发到北京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摘编自魏四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中“新”的具体表现。

【富起来】

材料三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编自当代中国研究所《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关键一招”是哪一会议作出的伟大决策,并说明“新的历史性跨越”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具体表现。

【强起来】

材料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纲领,确立了民族复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吹响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集结号,下达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动员令,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启了新纪元。

——摘编自陈远章《“强起来”的战略思考》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奋斗目标二”的具体内容。
2023-09-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7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与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讨论起到的共同作用是(     
A.奠定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基础
B.明确了特区姓“社”不姓“资”
C.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
D.解决了人们思想认识的重大问题
2023-09-18更新 | 84次组卷 | 73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8 . 1978-1979年间,中国代表团密集考察了部分欧洲国家的基础设施、科技、能源、企业发展等。这些考察有利于(       
A.加快沿海城市开放B.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C.加入世界贸易组织D.深化全方位的外交
2023-08-11更新 | 694次组卷 | 1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历史真题
9 . 如图法新社记者的评论是基于中国(     
   
A.“以阶级斗争为纲”B.开展冤假错案平反
C.实现工作中心转移D.在思想上完成拨乱反正
2023-07-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下图法新社记者的评论是基于中国(     
   
A.“以阶级斗争为纲”B.开展冤假错案平反
C.实现工作中心转移D.拨乱反正已经完成
2023-07-0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