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9 道试题
1 . 在变局中抉择,在自强中奋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1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图2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回答,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
(3)自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探索中收获成功,自转折中开创新局,在奋斗里赢得未来,铸就了百年辉煌。请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抉择·道路”为主题,完成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200字。
2024-05-26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2 . 为更好地了解改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九年级(1)班同学成立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到以下资料。请你共同参与他们的研究性学习,完成相关任务吧!

资料一(日本明治维新)

然而,仅仅从近代化和富国强兵目标本身来看,明治维新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变革。在19世纪西方列强威胁亚洲的时代背景下,萨长等藩的下级封建武士们为了避免日本成为殖民地,从1868年到1905年,经过不到四十年的锐意变革使一个落后的农业小国变成了与列强并列的近代国家,这是值得其他在现代化道路上艰难行进的国家借鉴和学习的。

——摘编自 廉德瑰《日本明治维新为何能成功》

资料二(中国改革开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进程。..规4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国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走出一条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迈向富强的崭新道路。45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

——摘编自《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与深刻启示》

请回答:
(1)根据资料一,概括当时日本面临的“时代背景”。并回答明治维新带来的积极影响。
(2)根据资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3)改革创新是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的基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改革创新·社会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200字。
真情提示:亲爱的同学,请认真检查,不要漏题哟!
2024-05-2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试题
3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伟大使命任务。复兴中学党史研究 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以“建国以来党带领人民探索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制作历史卡片——在比较中认识】

资料卡一     “资本主宰”下的西方式现代化,对内剥削与压迫无产 阶级和弱势群体,对外对其他落后国家开展野蛮征服与殖民掠夺, 其实质是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西方式现代 化虽然在一定时期推动了人类的社会发展,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上述弊端日益暴露,进而使人类社会陷入发展困局。
——摘编自刘志刚《中西方现代化的不同逻辑起点、模式选择与价值追求》
资料卡二   中国式现代化则明显不
同于西方。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 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 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
——摘编自王虎学《从中国特色看中 西现代化的本质区别》

任务二     【梳理历史进程——在探寻中理解】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1919—1949年1949—1978年1978—2012年2012年以来
党团结带领人民,浴 血奋战、百折不挠, 建立了人民当家作
主的中华人民共和
国,为实现现代化创
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   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   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 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   和宝贵经验、理论准
备、物质基础
我国实现了从生产   力相对落后状况到   经济总量跃居世界   第二的历史性突破,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   供了充满新活力的   体制保证和快速发   展的物质条件党团结带领人民   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党在已有基础 上继续前进,不断 实现理论和实践   上的创新突破,成 功推进中国式现   代化

任务三【释读历史图片——在感悟中奋进】

图1东方巨响图2高峡平湖图3嫦娥探月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 爆炸成功。1994年始建的三峡工程,到 2015年竣工。2019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 功在月球背面着陆。

(1)根据资料卡一、概括西方式现代化的缺陷。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相关史实,说明资料卡二中“中国式现代化则明显不同于西方”这一观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方面实行的政策或措施。   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历程的特点。
(3)根据任务三,任选其中一幅图片,说明该项科技成就的历史地位。
(4)结合以上内容,请你谈谈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怎样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
2024-05-26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二模试题
4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回望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一直是一项重要课题。下面是某同学参照化学方程式。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主题制作的等式,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马克思主义+革命道路探索实践=科学发展观
B.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实践=邓小平理论
C.马克思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新发展理念
D.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国梦
2024-05-24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现代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甚至进入到了京城和各省,表面上打着和好的旗号,暗地里怀着吞并中国的野心,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1867年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灵魂是其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它们都兴起于民族危难之时,以抵御外国侵略为奋斗目标。维新派和革命派积极提倡西学,参照了西方的经验,着重于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改革,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秉持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与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相结合,把寻求国家和民族的出路作为己任,成为最坚决、最彻底的爱国主义者。

——摘编自吴毅《外向发力:近代以来中国爱国主义的发展简论》等

材料三   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

——毛泽东

材料四   识读历史年代尺

材料五 他们的传奇隐秘而神圣。他们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托举起中国航天奇迹。

航天人事迹名言
钱学森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
孙家栋七年学飞机,九年造导弹,五十年放卫星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沈忠芳隐姓埋名六十载,磨砺国家的剑与盾最大的幸福是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奋斗

(1)材料一中“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指的是什么?面对这一变局,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请用史实说明筹划海防的效果。
(2)根据材料二,归纳近代以来各阶层在探索中呈现的共同特点。
(3)材料三中毛泽东带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创建的第一个“家”在哪里?这一时期,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该“创造性”体现在中国革命实现了哪一转变?
(4)指出材料四中①处时期名称以及在此处时期内(端点时间除外)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名称(1个即可)。并为材料四中的年代尺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5)从“凝聚价值追求”角度,分析中国航天人事迹对于“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意义所在?(我们青少年应以哪些实际行动践行报国心?
2024-05-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历史是文学艺术创作源泉,文学艺术反映着特定阶段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4-16世纪意大利家具的设计理念被赋予了人文主义的气息。意大利人热衷对自然积极探索,其家具多用本土的胡桃木、橡木等,纹理细腻。装饰图案有充满人性化的天使、女柱像等神话故事人物,也有徽章、战争胜利场面等多种题材,体现该时期人们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对人性化的追求。

——摘编自柴蓓蓓《14-16世纪中国与意大利家具比较研究》

材料二   以下是某校历史跨学科学习兴趣小组收集到的一组歌谱(节选)。分别是创作于上个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歌》、30年代的《义勇军进行曲》、50年代的《我的祖国》和90年代的《走进新时代》。

材料三   新中国小说创作

阶段前30年(1949-1978)后40年(1979至今)
代表作品

       

创作形式社会主义中国仿照苏联建立起了一整套文学规范,小说创作由此进入一体化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小说的雅俗分化加剧,更加多样化
主题内容“红色经典”的题材主要是两大类,一是革命历史题材,一是农村题材,都是20世纪中国发生的改变民族命运的革命运动的形象写照,富有深厚的历史内涵新世纪小说,不少作品在对历史与现实、城市与乡村、文化与人性的书写中保持了较高的思想和艺术水准

——摘编自毕光明《新中国小说70年:从一种经典到另一种经典》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该时期意大利家具有哪些新特点?出现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请你选择其中任何一首歌曲,谈谈你从中体会到的时代精神。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中国小说创作前30年和后40年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4)根据你的学习和认识,请谈谈如何正确利用文学艺术作品来考察历史?
2024-05-21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一模历史试题
7 .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进行了工业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李老师设计了以“探索·发展·革新”为主题的探究性学习任务,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任务。
任务一【制度建设——完善民主法制】

任务二【一五计划——工业化起步】

任务三【自我革命-永葆社会生机】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文化大革命“两个凡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任务一中图片反映的政治制度分别确立于什么会议?
(2)观察任务二《“一五”计划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可以获知“一五”计划建设成就主要集中在哪两个领域?
(3)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从不讳疾忌医,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自我革命。请结合任务三中学习笔记,以“探索·发展·革新”为主题,写一篇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200字)
2024-05-1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同学们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C.现代中国农村的巨变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24-05-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指导思想,这次大会是(     
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24-05-14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2020年,中国的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0亿吨大关,成为全球第一个钢铁年产量达到10亿吨的国家,世界超过一半的粗钢,是中国生产出来的。但如果回顾中国钢铁发展史,就会发现它背后的历程并不简单。阅读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1894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生铁炉正式出铁。外国报刊将其视为中国崛起的象征,惊呼:“汉阳铁厂之崛起于中国,大有振衣千仞一览众山之势。”从1895年到1911年,汉阳铁厂是中国唯一的钢铁生产基地,生铁年产量最高的1910年达到119万吨,钢产量6万吨,超过了同期日本最大钢铁企业的年产量。中国早期兴建的京汉、粤汉、津浦等八条铁路干线所用钢轨和钢件均由其提供,产品一度远销美国、澳大利亚。

——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雷锋经过武汉,专门到武汉长江大桥来参观。站在江边望着大桥看了很长时间,眼睛里还含着泪花。他对身边的人说:“钢铁,原来都是钢铁,中国的江河多得是,今后还要建多少这样的大桥,这需要多少钢铁呀!”雷锋感到自己即将要走进的鞍钢,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工作,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去鞍钢为祖国炼钢铁的决心。

——赵伟东《大武汉铁路往事》

材料三: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新中国冶金工业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技术最新的宝钢工程在上海开工建设。宝钢的建设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通过成套引进国外7个国家30多家厂商的先进技术装备,宝钢实现了硬件方面的赶超,让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至少缩短了20年。

——《百炼成钢——改革开放领潮头》中国冶金报

(1)材料一中的汉阳铁厂创办于中国近代的哪一运动中?根据材料一,说说汉阳铁厂受到外国报刊高度评价的理由。
(2)材料二中的武汉长江大桥和鞍钢的建设与新中国实行的哪一计划有关?这一计划的完成有何意义?请再写出一位与雷锋同一时期的英雄模范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宝钢的建设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有何联系?
2024-05-11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