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5 道试题
1 .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下列关于这两个决议共同历史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标志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B.标志中国共产党解决了绝对贫困,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C.两个决议都使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转变
D.两个决议都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2024-05-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五四学制)
2 . 在历史的关键节点,中国共产党总能带领中国人民迎难而上,奋勇直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理论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费特来源:根据颜晓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飞跃》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图中“?”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哪些飞跃性的重大理论成果?列举两例图中④时期我们党提出并形成的全局性的战略布局。

材料二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2)材料二中“1978年……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与哪次会议有直接关系?该会议在经济方面最重要的决策是什么?“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体现了其重要的历史地位。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评价邓小平的历史功绩(或地位)。

材料三 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3)据材料三回答,材料中“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指什么?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哪一年完成的?你如何认识百年奋斗历程里的中国共产党?
2024-05-0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五四学制)
3 . 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个体经济资本主义经济
1952年19.11.50.771.86.9
1956年32.253.47.37.1趋于零

材料二   1958年底,全国七十四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二万六千个人民公社。……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政府和公社还经常无偿地调用生产队的土地、物资和劳动力,甚至调用社员的房屋、家具。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三   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县麻西河乡和福建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1958年《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材料五   中国党史专家正确评价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认为它是 1949年以后这个历史时期中的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1)材料一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它使我国生产资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此我国进入什么历史阶段?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出建设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有哪些失误
(3)综合上述探究,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材料四两幅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
(5)根据材料五及所学知识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移?做出了一个什么历史性决策?
(6)综合上述材料,简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024-04-11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宫里镇初级中学(五四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作业检查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摘自毛泽东《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材料二   (1954年9月)毛泽东……指出,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标志着我国人民从1949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第二版)

材料三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1978年12月《人民日报》社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标志性事件。这一事件在国际上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的这次会议名称。这次会议上确定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指出“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的性质。
(3)材料中“从今以后”的“今”指的是什么事件?围绕着材料所说的“中心工作”,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哪一历史性决策?材料中这一认识体现了我们党具有怎样的精神?
2024-04-0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实验中学(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的事件是(       
A.文化大革命的结束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D.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
2024-04-09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实验中学(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我国钢铁工业简史——紧密地伴随着我国工业体系的建立。在这里,我们一起梳理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明晰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

材料一

中国

美国

钢产量61万啊

钢铁产量8785万吨

1950年

材料二   鞍山钢铁公司三大重点工程开工,这是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至1957,全国钢产量已上升到535万吨,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先后施工了一万多个工业项目,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

材料三   男女争登点将台,万千炉子一齐开。火花日夜无停息,赢得铁流滚滚来。炼铁何难复炼钢,超英赶美可非狂!手工操作君毋笑,中国人多力量强。

——中国农民诗(1958年)

材料四   这是我们这群第一次穿西装、打领带,难得出一次国的中国人亲眼所见。有一天,日本人请客,服务员送来易拉罐啤酒和饮料,我们没见过,不会用,谁能想到日本人竟能把钢铁轧制得像纸一样薄,还印上了彩色图案。那个罐头,日本人用手指一拉就开了,所以叫‘易拉罐’。而我们的铁皮罐头是焊制的,要用特制的锥子才能撬开

——1977年时任冶金部副部长叶志强在中南海向中央政治局的汇报

材料五   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新中国冶金工业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技术最新的宝钢工程在上海开工建设。宝钢的建设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通过成套引进国外7个国家30多家厂商的先进技术装备,宝钢实现了硬件方面的赶超,让中国钢铁工业技术装备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至少缩短了20年。

——《百炼成钢——改革开放领潮头》中国冶金报

材料六   上海宝山钢铁集团公司是国家投入巨资建设的一个特大型企业。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了公司体制,发展了大批子公司和参股公司。1995年,宝钢集团营业总额达470亿元,出口钢材150万吨,进出口总额达15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工业状况。
(2)从材料二可以看出,为改变材料一的状况,中国实施了什么计划?该计划发展的重点方向是?
(3)材料三反映的“大炼钢铁”是当时哪一运动在工业上的突出表现?材料三反映出了人民群众怎样的愿望?
(4)材料四中叶志强部长所描述的现象反映了十年文革后中国工业现状怎样?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宝钢的建设与哪次会议的哪一决策有关系?
(6)材料六叙述的史实表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这一经济体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2024-04-0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强校联考(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七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伟大转折”体现在(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B.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023-11-22更新 | 449次组卷 | 126卷引用:山东省广饶县乐安街道乐安中学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6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怎样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这次会议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什么?

材料二   在那些边远山区和贫困落后的地区……群众对集体丧失信心,因而要求包产到户的,应当支持群众的要求……就这种地区的具体情况来看,实行包产到户,是联系群众,发展生产,解决温饱问题的一种必要的措施。

——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1980年)

(2)材料二指的是我国农村要完善哪一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根据材料二,指出这一改革措施最显著的特征。

材料三   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对外开放征程中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哪一个城市?依据材料三,指出新时代以来我国加快对外开放的建设重点是什么?

材料四   20世纪是中国发生巨变的100年。中华民族为独立和富强不懈奋斗,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卓著的理论贡献和实践精神,成为站在时代前列的伟人……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

——摘编自人民版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第三册)

(4)根据材料四提供的视角,运用一例所学史实论证材料中的观点。
2023-10-2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独立篇】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当嘹亮的国歌在天安门广场唱响,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走向民族复兴的前提。请你从中国人民地位变化的角度,谈谈对材料一“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富国篇】

材料二: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迸发勃勃生机。从1.8%到15%,这是40年来中国经济总占世界总份额的攀升幅度;从97.5%到3.1%,这是40年来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下降幅度……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摘编自新华社《风雨砥砺壮丽史诗》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奇迹

(2)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抉择的会议是什么?据材料总结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不能照抄材料)
【强国篇】

材料三:“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3)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百年”是指哪两个百年?
【总结篇】

材料四:中国现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952年土地改革
1950年—1953年抗美援朝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
2021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

——据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编制

(4)选择表格中相互关联的事件(至少两个事件),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
2023-10-27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深化了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
C.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D.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023-10-26更新 | 177次组卷 | 7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外国语学校(五四制)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