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20年底,列宁就开始酝酿调整经济政策……1921年3月,粮食税实行以 后,1922-1923年度国家获得粮食就上升为4.3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其他农产品的国家采购量也有较大的增长,工业原料也有所增加。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 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了一个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了一个发动 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1)材料一所描述的是苏联(苏俄)历史上的哪一政策?它在经济上产生了什么作用?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中的“氧气面罩”和“发动机”各指什么?
(3)综合分析材料,你有何认识或启示?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按照该标准,以下可以作为研究改革开放的原始史料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议记录B.大型多媒体话剧《小平您好》
C.大型历史电视剧《伟大转折》D.著名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
2024-04-15更新 | 42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中考一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现代史
3 . 编写简要的大事年表可以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小王同学期末复习时,通过表格的形式梳理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相关大事(如下表)。阅读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大事
1848年A
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2年苏联成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78年B
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9年东欧剧变
1993年苏联解体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
(1)补充完整表格中A、B处对应的历史事件。
(2)根据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什么?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什么?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字数不少于200字)
2024-02-29更新 | 3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历史试题
4 .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会议揭开序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以这次会议为起点开辟的。我国从此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这次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D.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4-02-21更新 | 28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威海荣成市实验教学联盟(五四学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曾说,美国建立之初,华盛顿并没有照抄当时英国的民主模式,而是通过1787年费城制宪奠定了美国新体制:要设计一个由人来统治人的政府,困难之一就在于要强制政府控制自己。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二   列宁认为,20世纪初的俄国就处于资本主义世界最薄弱的环节。俄国革命要从俄国的国情出发……逐步走向社会主义。

——于沛《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不容否定》(载于《人民日报》2016.06.13)

1917年11月7日,随着阿芙乐尔号战舰发出的一声怒吼,俄罗斯人民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了,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

——摘编自《大国崛起》

我们是在资本主义包围的环境下工作和建设的。

——摘编自1925年斯大林关于政治工作的总结报告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既遵循现代化普遍规律,又立足中国国情彰显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对世界发展的重大意义,体现在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了巨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人民日报》2021.10.28)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的民主模式”、“美国新体制”的名称和确立的标志,并举例说明“美国新体制”“强制政府控制自己”的原则。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说明“俄国走上了实现现代化的独特之路”。(要求:史论结合,阐述充分,语言准确,表述清晰。)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上述国家对人类现代化发展的相同作用,并谈谈你对现代化道路的认识。
2024-01-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区(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重大的、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事件,一次是遵义会议,另一次是(     
A.中国七届三中全会B.中国八届三中全会
C.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D.中国十二届三中全会
2024-01-06更新 | 105次组卷 | 48卷引用:2020年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7 . “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与十月革命”“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分析以上三组史实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认识到(       
A.思想解放推动社会的发展B.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2023-12-24更新 | 1020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真题历史试题
8 .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先后发生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而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由此可见(     
A.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前行B.社会主义遭遇全面失败
C.社会主义全面战胜资本主义D.社会主义阵营不够团结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伟大转折”体现在(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B.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D.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2023-11-22更新 | 448次组卷 | 126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经济开发区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
10 . 青年学生要多学中国共产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四史”的交汇点是(     
A.开国大典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
C.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23-10-28更新 | 10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五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