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3 道试题
1 . 202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某一学校筹办了“缅怀邓公”的主题班会,所选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讲话②挺进大别山
③南方视察④指挥淮海战役
A.②④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④②③D.②④③①
昨日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迎来了新局面,1969年底世界上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只有49个,其中西欧北美只有法国等6个国家。到1976年底,已经猛增到113个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除美国外基本都已和中国建交。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材料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中央开始对外交政策进行重大调整,实行了两个重大转变。第一个转变是改变战争不可转变而且迫在眉睫的观点,对战争与和平问题作出新的科学判断。1985年邓小平明确提出“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著名论断,为新时期党和国家制定对外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第二个转变是改变“一条线”战略。中国改变过去联美抗苏的“一条线”战略,19864月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从十个方面阐释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政策和基本原则,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做了归纳和总结。

——《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2017118日,习近平出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系统阐述了中国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提出坚持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进70年代初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重要事件和新局面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十一庙三中全会后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昨日更新 | 6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根据以下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事件
1949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194910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至1953抗美援朝
1950年至1952土地改革
1953年至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4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195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倡导
1971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56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9中美建交
198410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84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
1984“一国两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19991220澳门回归祖国
200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1)表格材料中的哪一事件“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为这一事件的实现奠定基础的是哪场战争的胜利?
(2)表格材料中“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中心环节是什么?表格材料中“澳门回归祖国”的政策保障是什么?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者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昨日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中考模拟历史试题(二)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学完世界现代史后,某同学整理了20世纪的世界部分重大历史事件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1894开始美国工业生产总值世界第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力量相对削弱1921年新经济政策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926年苏联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年—1945年)
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两极格局形成和发展(1955—1991年)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全球化(1945年以后)苏联改革(1956年—1991年)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改革(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多极化(1992年以后)
……中国工业生产总值世界第一,GDP世界第二(2010年开始)
(1)这位同学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定为1931年,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中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经典歌曲中的历史”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工农学兵,工农学兵,大联合,大联合。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齐奋斗,齐奋斗。”

——摘自邝鄘作词《国民革命歌》(1926年)

(1)据材料一,分析国民革命时期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时期国共合作发动的军事行动。

材料二:“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摘自光未然作词《黄河大合唱·保卫黄河》(1939年)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歌曲创作的历史时期。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为了“保卫华北”,在敌后战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写出战役名称,并分析此次战役的历史意义。

材料三: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头顶天山鹅毛雪,面对戈壁大风沙,嘉陵江边迎朝阳,昆仑山下送晚霞。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莽莽草原立井架,云雾深处把井打,地下原油见青天,祖国盛开石油花。

——摘自薛柱国作词《我为祖国献石油》(1964年)

(3)据材料三,分析歌曲反映的时代精神,举出一位此时期为我国石油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材料四: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那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摘自蒋开儒作词《走进新时代》(1997年)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领袖。请用一句话评价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的领袖。
(5)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说明经典歌曲与时代的关系。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6 . “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等相关资料所体现的是(     
A.国家统一民族团结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中国农村社会巨变D.特区日新月异的风采
7日内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二)
7 . 下列书籍反映的共同的历史主题是(   )

A.中国近代化的艰辛探索历程B.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第三世界政治力量发展壮大
7日内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以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两次重要会议,对其共同点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1956年 9月
概况: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
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
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
的工业国
时间:1978年 12月
内容: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
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
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
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A.都形成了新的中央领导集体B.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C.会议决策都得到了长期贯彻执行D.都提出要进行经济建设
7日内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9 . _______年,遵义会议召开;_______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多校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10 . 百年一瞬!山止川行!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回望百年奋斗历程,中 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写下由弱到强的人间史诗。这是依据教材构建的“中国共 产党百年探索历程”思维导图(如下图)。下列主题能够反映这一历程的是(     

A.探索经济建设的市场化B.擘画中国式现代化蓝图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D.中国民主革命奋斗历程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肥城市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