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6年的一组照片。



(1)识读材料一,说出1956年新中国为什么能“自己生产汽车”?“公私合营”后信大祥绸布店发生了什么根本改变?

材料二   2017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发表讲话,其中说到:从十九大到二十大的五年有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形成“2018年”、“2019年”这两个“时间节点”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贯穿上述标志性事件的历史发展线索是什么?

材料三   



(3)阅读材料三,请将图一A处空白补充完整。图二邓小平南方讲话的意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用一句话简要评价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的地位。
2021-07-1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李宏宇学习历史的方法是根据生活中遇到的线索进行历史思考。下面是他思考过的历史问题,你能准确回答吗?

材料一: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发表讲话,其中说到:中共十九大到二十大的5年,有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2019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21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问题:

(1)形成这些“时间节点”的标志性事件各是什么?

(2)贯穿上述标志性事件的历史发展线索是什么?

材料二:2018年2月,新华社长篇报道《加速迈向国际第一方阵-我国五年来科技创新成就巡礼》写道:天宫、神舟、天舟、嫦娥、蛟龙、天眼、悟空、墨子、慧眼、大飞机…大批代表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相继涌现。五年来,中国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转变。

问题:

(3)这些科技成果的命名,应用了哪些古代文化常识?(任举两例)

(4)这样命名有何用意?

2018-08-10更新 | 24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18年中考历史试卷
3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始终坚持同一个梦想,走出了一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独立篇】

材料一:一位巨人俯瞰着世界,洪亮的声音,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那胜利的旗帜,在朗朗的空中迎风飘扬,当嘹亮的国歌在天安门广场唱响,全世界都听到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1)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走向民族复兴的前提。请你从中国人民地位变化的角度,谈谈对材料一“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的理解。
【富国篇】

材料二:40年前,中国共产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抉择,大江南北涌动滚滚春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迸发勃勃生机。从1.8%到15%,这是40年来中国经济总占世界总份额的攀升幅度;从97.5%到3.1%,这是40年来中国农村贫困发生率的下降幅度……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摘编自新华社《风雨砥砺壮丽史诗》从改革开放40年看中国奇迹

(2)指出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抉择的会议是什么?据材料总结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不能照抄材料)
【强国篇】

材料三:“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的讲话

(3)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两个百年”是指哪两个百年?
【总结篇】

材料四:中国现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952年土地改革
1950年—1953年抗美援朝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3年—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1956年三大改造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
2021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位

——据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编制

(4)选择表格中相互关联的事件(至少两个事件),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逻辑通顺)
2023-10-27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2022-2023学年(五四学制)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后,为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我国在不同时期对农业发展的政策进行相应调整,这其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材料一 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的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从1950年夏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约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共获得约七亿亩土地。

——摘编自高中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实施土地改革的法律依据和历史意义。

材料二 当时的统计材料表明,合作社80%以上都增产增收,并且一般都是互助组优于单干,合作社又优于互助组、因此,互助合作运动得到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欢迎,新参加合作社成为一种群众性的行动。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2)上图中的“社”指的是什么?阅读材料二分析材料所述事件的名称。结合所学分析该运动使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3)材料三反映的是1958年我国在农村开展的哪一运动?同年我国还开展了哪一运动?1958年总路线从实质上反映出人民群众怎样的愿望?

材料四 1978 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习近平在博鏊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4)据材料四,指出“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是哪次会议?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最早开始于哪里?由材料四可知,1980﹣1982年凤阳县粮食产量呈现什么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其变化的主要原因。

材料五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使命。2021年2月,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同时习近平在大会上指出,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摘编自本书编写组《改革开放简史》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主要原因。在乡村振兴中,就如何“改善民生”工作提出你的建议。
2023-04-02更新 | 27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平原县张华镇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微山某校同学开展了“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活动,为丰富活动内容,设置了以下探究环节,请你来参与。
【领导中国走向光明】

材料一:“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2016年中央电视台《信念永恒》朗诵词


(1)“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该事件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

材料二:最初的中国共产党人认为中国革命与俄国一样,无产阶级要实行大罢工。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论断,由此,共产党人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但这时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一系列城市暴动,都先后失败。毛泽东认为有必要实行不同于俄国革命的模式,进行游击战争和武装割据的方式。

——摘编自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2)依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革命道路的发展历程,并谈谈你的认知。
【全心全意为了人民】

材料三   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创造了许多历史上的第一

时间

成就

1955年

新中国第一套6000千瓦火力发电机组在上海组装成功

1956年

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

1956年

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1956年

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四   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在1956年已经基本完成。农业合作化已经健康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上实现,手工业合作化也已基本上完成,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空前高涨。

——《新年的展望》(社论)《人民日报》1957年1月1日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材料四中“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变革。这里的“划时代意义”应该如何理解?
【高举旗帜开创未来】

材料五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的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纸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什么?中共十四大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了什么样的目标?
(5)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用简明的语言说说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中的作用。

材料六   2022年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演出精彩夺目,惊艳全球,诠释了中国文化以及新时代的中国形象。中国,在新时代,依然可以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6)依据材料六,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的中国怎样才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2022-09-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6 . 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如此巨大成功绝非偶然。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任重道远】

材料一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作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1)结合所学知识,举出19世纪四十年代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所发动的侵华战争。图一《武昌起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该事件推翻了什么旧制度?
【独辟蹊径】

材料二

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毛泽东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开创了一条怎样的“新路”?图中会议在党和军队的建设方面确立了什么原则?
【苦难辉煌】

材料三


张学良和杨虎城

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的社会制度。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上的报告

(3)图片中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重大意义?材料中“实现民族独立”、“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的标志分别指的是什么?
【改革新风】

材料四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围绕革命历史创作一批文艺作品,将红色经典、革命故事纳入中小学教材……对瑞金中央苏区旧址、古田会议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等革命历史类纪念设施、遗址和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修缮力度……支持中央和地方各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红色旅游。


——摘自20212月《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
(4)图中会议上提出什么历史性决策?材料中对革命老区红色基因的传承,你认为有何现实意义?
【大道同行】

材料五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我们不惧风雨,也不受限险。中国将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习近平书记2020年新年贺词


(5)中国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坚持什么原则?从外交政策的角度,任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在“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方面为世界贡献的中国智慧。
(6)有人说:“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巨大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因为她有一系列优秀特质”。依据材料说说中国共产党有哪些优秀特质?
2022-06-02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中国的崛起,举世瞩目。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崛起是一个“进行”时,从1949年至1978年用了30年时间,进入“崛起准备期”,再从1979年至2020年用40年时间,真正进入了“崛起起飞期”。

——《大国治理》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我国开始进入“崛起准备期”和“崛起起飞期”的标志性事件及其成为标志性事件的理由。

材料二 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

——英国《金融时报》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这三次“高潮点”的重大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摘自习近平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3)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在对外开放中“从试点到推广”,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8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执政73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绝非偶然。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请写出材料一中图一相对应的事件的时间和图二相对应的事件的意义。

材料二   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获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征程。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取得“这伟大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三

1952年和1956年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总收入中所占比例(单位:%)
年份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国营经济
19526.91.50.771.819.1
19560.153.47.3732.2

(3)分析材料三表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出现表中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材料四   2018年,我们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海南,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如今,海南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不断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2018年4月,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海南岛成为经济特区,主要得益于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是哪次大会作出的抉择?
(5)从1980年我国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始,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6)综上所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该如何继续?(至少答出两点)
2021-06-06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邹城六中模拟考历史试题
9 . 2020年12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三牛”精神寄语全党全国人民,言之殷殷、情之切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九(1)班以“三牛”精神为主题,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完成。
【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

材料一

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

——毛泽东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中央革命根据地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1)毛泽东带领中国工农革命军创建的第一个“家”在哪里?毛泽东思想在哪次会议上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2)材料二图中的会议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后,我国在社会经济建设进入快车道,2021年实现的第一个100年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为人民服务——孺子牛精神】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


(3)材料三中的“中国道路”是指什么道路?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2021-05-07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10 . 习近平在阐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时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侮不再过穷围生活的基本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和利益”。

——摘自1953年元旦《人民日报》社论


(1)列举2例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一五计划”的完成对我国的工业发展有怎样的意义?

材料二   2020年5月,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下图),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撰立法的先河,具有里程碑意义。

——摘自全国人大网



(2)材料二中的全国人大在我国具有怎样的政治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三   1978年12月18日-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由于中央工作会议开了36天,基本上统一了思想,解决了问题,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得很顺利,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拨乱反正从这里开始全面展开,改革开放从这里拉开序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这里为起点正式开辟。所以十一届三申全会作为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被载入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

——摘自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共和国之路》


(3)根据材料三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材料四   “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中国共产党建立近百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入、在战略上不断成热、在实践上不断丰富,加逵了我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为新发展阶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度基础。”

——摘自习近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大跨越》讲话


(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
2021-08-03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