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学完世界现代史后,某同学整理了20世纪的世界部分重大历史事件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1918年)
1894开始美国工业生产总值世界第一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力量相对削弱1921年新经济政策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1926年苏联开始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1931年—1945年)
1933年美国罗斯福新政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两极格局形成和发展(1955—1991年)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全球化(1945年以后)苏联改革(1956年—1991年)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改革(20世纪70年代至今)中国改革开放(1978年至今)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政治多极化(1992年以后)
……中国工业生产总值世界第一,GDP世界第二(2010年开始)
(1)这位同学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时间定为1931年,你认为合理吗?请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中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今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2 .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材料一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路,各种政治力量轮番尝试,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引进西方制度的探索,无不以失败告终,没有使中国走上现代化的强国之路。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历程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1919—1949年1949—1978年1978—2012年2012年以来

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建立了人 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党团结带领人民
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 第二的历史性突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团结带

领人民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三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比较


西方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


角度一
发展道路:走殖民扩张的道路
相关史实:
发展道路:
相关史实: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探重要作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角度二
西方现代化追求财富积累,使大量财富聚集在少数人手里人们生活水平的差异越来越大。当今美国等西方国家财富 的不平等程度已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中国式现代化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现代化成采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10.2亿人拥有基本养老保险,13.6亿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险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1840—1919年中国在技术、制度方面探索的史实。总结这一时期现代化探索中的两点历史教训。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请回答1949年以后中国共产党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方面实行过哪些政策或措施?试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历程有哪些特点?
(3)参照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将①②处补充完整。根据上述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3 . 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实现经济上的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梦想。
时期探索、发展发展趋势




1840—1949
洋务运动虽然开启近代化之路,但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都归于失败,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的道路
维新变法运动
辛亥革命


1949—1978
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三大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等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体系








1978至今
农村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城市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开放,建立经济特区、扩大开放范围,加入WTO等

完成第一个百年目标,综合国力提升,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位
进入新时代,做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 新发展理念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前进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通过中国近现代探索“现代化之路”的历程,自拟观点,并对该观点展开论述,写一篇100字左右的小论文。(要求;观点正确,可选取一则或多则材料,从背景、目标、结果、影响、评价等多角度加以阐述,表述成文。)
2024-06-0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曲阜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4 . 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走过的道路,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心血和智慧。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为了回答和解决严酷环境中一个又一个的紧迫问题,毛泽东同志写下了《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此后又写了《中国革今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一系列著作。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明确了一条中国革命的道路。

——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国道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历程》

材料二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理论体系的历史浓变

A: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时期无产阶级政党来推动现代化(1921年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开始社会主义现代化(1949年)

新中国成立

“工业化”主导下的现代化(1953年)

B:道路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1978年)

C:理论的全面创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年)

五位一体(2012年)

——摘编自张艳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话语体系建构研究》

材料三   2021年,《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奋斗,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其中三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及其要义摘要如下:【历史经验之一:坚持党的领导】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来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因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历史经验之八:坚持敢于斗争】无论敌人如何强大、道路如何艰险、挑战如何严峻,觉总是绝不畏惧、绝不退缩,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历史经验之九:坚持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奋斗的力量。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革命的道路”的名称。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①和②指代的历史事件。
(3)材料三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经过长期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依据所学知识对“建设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其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的观点进行阐释或说明。(要求:选取三个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典型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6-05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险峻而壮丽、艰辛而宽广的中国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化是世界近代以来的历史潮流,也寄托着马克思主义先驱对理想社会的期许。错失了工业革命机遇的中国,从所谓“天朝上国”跌落成任人宰割的“鱼肉”。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中国人在黑暗中苦苦摸索救亡图存之路。一个个方案都试过了,却又屡屡化为泡影。一条条道路都探寻了,却撞得头破血流。只有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根除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祸根,实现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彻底改造,才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根本前提。从“四个现代化”目标到“三步走”战略,从建设小康社会到建设现代化强国……党领导人民不但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而且探索开辟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及时把成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制度成果,使我国国家制度既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符合中国的特殊国情,一系列制度逐步建立健全。

——摘编自新华社宣言文章《中国没有辜负社会主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自拟题目,撰写一篇120字左右的历史小论文。(提示:观点正确,可选取一则或多则史实从背景、目的、影响等角度加以阐释,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2024-06-04更新 | 54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北湖区(五四学制)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20世纪部分国家的重大政策简表(部分)时间政策

时间政策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
1933年美国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
1953年新中国实行“三大改造”
1953-1957年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农村改革
(1)从材料中找出标志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罗斯福新政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上表中的两个事例,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6-04更新 | 2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五四制)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模拟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现代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1972《中美联合公报》签署
1972中日建交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日益完善
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崛起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改革开放
1991苏联解体
1992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欧盟成立
199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1999中、美等国成立二十国集团
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请阅读大事年表,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6-04更新 | 3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宁市梁山县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8 . 根据下列时间轴,结合所学,解答问题。

中国现代史大事时间轴(部分)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哪次会议上通过的?新中国诞生起,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积极推进,结合时间轴的内容,写出两个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事例或成就。
(2)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哪一决议,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是什么?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6-0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952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20世纪50年代美国修订《社会保障法》
1967欧洲共同体成立
20世纪6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198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普遍实行
1984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1992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欧洲联盟建立

——据义务教育教科书编制

请阅读大事年表,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两个或两个以上),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10 . 在变局中抉择,在自强中奋进。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图1 南昌起义总指挥部图2 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在中国现代史上,1978年是一个十分微妙和关键的年代……中国的发展主轴已经向经济成长转移,然而围绕经济领域中出现的种种新现象,仍然有不少人以意识形态的标尺去丈量和批评……此次,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是对僵硬思潮的致命一击……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很快成为中央的决策主轴。

——摘编自吴晓波《激荡三十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回答,中国的“发展主轴”是如何向“经济成长”转移的?
(3)自诞生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探索中收获成功,自转折中开创新局,在奋斗里赢得未来,铸就了百年辉煌。请你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抉择·道路”为主题,完成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200字。
2024-05-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