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1992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并实行灵活的鼓励外商投资的区域经济政策
2001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事件。
(2)从上述大事年表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结合所学知识,确定一个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07-20更新 | 528次组卷 | 10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历史真题
2 . 探寻红色文化。

材料一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共合作实现
1927年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
1928年井冈山会师
1934-1936年红军长征
1935年遵义会议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1937年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平型关大捷
1940年百团大战
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重庆谈判
1946年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1948年9月-1949年1月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1949年4月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覆灭
(1)在材料一中找出“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
(2)选择材料一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观点,加以简要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材料二

英模人物英模事迹精神谱系
杨根思1950年11月29日,在坚中长津湖畔1071.1高地东南侧小高岭战斗中,率领三排打退美军八次进攻,
在最后只剩下他一人时,毅然抱起炸药包冲向敌群,与敌人同归于尽,年仅28岁,用生命和鲜血
践行了“人在阵地在”的铮铮誓言。
邓稼先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1947年赴美留学,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国。1958年,他接受研制中国
第一颗②的任务。在缺乏资料,外国的研究成果严格保密的情况下,和许多科学家同心协力,在
十分图难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在1964年取得成功。
“两弹一星”精神
1960年春,他率领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在重重困难面前,带领全队以“宁可少活二十
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庆第一口喷油井。
“铁人”精神
(3)读材料二英模故事,将表格补充完整,并提炼出这些英模人物身上共同的精神品质。

材料三


图一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图二青藏铁路


图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年国庆游行时的标语“联产承包好”


图四东方红一号


图五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


图六中国代表签署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

(4)将材料三中的图片放入下面相应的发展历史时期(只写图片编号,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并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成就:
②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成就:
2022-09-17更新 | 53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3 . 有学者认为:从一百年前左右开始,中华民族开始经历一系列的探索和奋斗,从积累到勃发,从量变到质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伟大篇章。这个历史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可用几个“天地”来加以主题概括:“开天辟地”“惊天动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
附: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任选一主题,自拟论题,结合大事年表及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20字以上)
4 . 整理大事年表是理清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七一”前夕整理了以下大事年表,请你以下大事件表,请你和他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时间大事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7年8月1日发动①,开始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
1935年1月召开遵义会议。
1936年12月推动②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1940年对日寇发动百团大战。
1945年召开第③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会议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④年4月发动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
1949年10月1日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
1950-1952年领导全国开展土地改革,彻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1953-1956年完成⑤,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953-1957年制定并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1978年12月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1)请你在①②③④⑤处的横线上填入相关内容。
(2)在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之前,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该同学对表格中的两件大事标注了☆号,请你选择其中一件并说明其重要性。
(4)请你根据表格内容,为该同学的研究拟一个主题。
2019-01-25更新 | 226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柳州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导各族人民在苦难中求索、在风雨中前行,铸就了红色精神,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记(部分)

时间大事时间大事
192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27南昌起义、秋收起义1956“三大改造”完成
1935遵义会议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45中共七大、抗日战争胜利2021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材料二   一百年来,在应对各种困难挑战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这是我们党最鲜明的特质和特点,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等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摘自《习近平2021220日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相关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自己熟悉的历史事件(除“站起来”和“富起来”以外),并说明其入选“百年大事记”的理由。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任选一种革命精神,阐述其内涵。
2023-06-29更新 | 411次组卷 | 7卷引用:2023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6 . 近代以来,不同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呈现不同特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英国依靠重炮和商品打开了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庞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国。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崛起的突出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材料二

时间

事件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

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

中共中央决定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1992年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

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

2014年

“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正式提出

2017年

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

2020年

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中国现代史大事记

(据《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制)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标志性事件。
(3)根据材料二,提炼一个观点或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 . 百年风华茂,风雨倍兼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部分重要会议

时间

会议

历史地位

时间

会议

科学理论

中共一大

开天辟地

1945年

毛泽东思想

1935年

遵义会议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深远转折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材料二 中国革命中的“农村中心”思想,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的复杂环境中,严格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顽强探索的成果,……最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

——张弛、黄少群《共产国际与毛泽东“农村中心”思想的提出和实践》

材料三 按照当时的政策,每年给予沈菜舟(恒源祥创始人)定息5万元人民币。他每个月的工资有人民币1000多元……

——吴基民《绒线大王恒源祥在公私合营前后》

材料四 有些专家学者觉得中国经济要栽大跟头,可中国没有我,……它跑的速度比其他国家都快。……中国这40多年来,更多的是实践的成功,是创业的成功。

——金一南《为什么是中国》

材料五 2020年11月23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不平凡的日子,我国最后9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历史贡献,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编于《中国共产党简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善表格中横线处的内容。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革命成功之路”形成的特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造恒源祥这类企业过程中的创举。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我党又提出了哪一个创新构想?
(3)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这40多年来”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哪一项伟大决策?据材料五,指出中国脱贫成就对世界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要有什么样的坚守?
2021-07-07更新 | 73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历史试题
8 . 百年回首,从遇“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的惶恐自救到而今“玉兔九天揽月,蛟龙下五洋捉鳖”的信步从容。中华民族始终在困境中披荆斩棘,以昂扬之姿,尽展大国雄风。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前半期中国社会出现的主要口号


时间口号
1900—1909年预备立宪;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1910—1919年尊孔复古;民主与科学;打倒孔家店;        
1920—1929年打倒列强除军阀;以俄为师;打土豪,分田地
1930—1939年A
1940—1949年B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时期的主要热词


序号年代主要热词
11949年10月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当家作主、保家卫国、五年计划、苏联老大哥、中山装
2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右派、“大跃进”、公共食堂、票证、雷锋
3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夺权、红卫兵、知青、乒乓外交、两弹一星、绿军装
4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末期法制、大包干、万元户、“五讲”“四美”、高考、银河I号计算机、喇叭裤
520世纪90年代深圳速度、海选、下海、菜蓝子工程、超市、大哥大、上网、休闲装
621世纪初期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八荣八耻”、短信、杨利伟、入世、博客、上合组织
7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梦、新时代、“四个全面”、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人类命运共同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购

注:热词,反映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在一个时期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和事物,具有时代特征。

材料三   从1912年到现在,中华文明处于一个关键的现代转型期……这一历史阶段分为两个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标志事件,意味着中国资本主义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在这一时期,中华文明一方面缓慢艰难地前行,另一方面面临重重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注:即社会主又道路)成为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在第二时期,中华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重塑辉煌。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1)口号往往代表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请结合所学知识,按要求对材料一中缺失的口号进行补充。
                
A、B中任选一个阶段补充
A.       
B.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任选一个时期(可用序号代替),解释这组热词出现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标志着中华文明现代化转型阶段第一、第二时期开始的历史事件。
(4)以下两个观点均来自材料三,请任选一个加以论证。
观点一: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成为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要求: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
观点二:中华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经过艰苦的探索,终于重塑辉煌。(要求:请模仿示例,自拟论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   或领域,如政治、经济、科技、外交、文化生活等,对所拟论题进行论证)
论题示例:新中国的国防事业由“有国无防”到“钢铁长城”(或新中国逐渐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力量)。
(5)综合以上,你认为贯穿百年,推动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现代化的初衷是什么?
2019-08-25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湘潭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9 . 以下是《人民日报》部分社论标题,根据相关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为实现全中国土地改革而斗争》
②《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
③《中华民族的百年盛事一热烈庆祝香港回归祖国》
④《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2023-09-21更新 | 21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历史真题
10 . 一位伟人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一代伟人邓小平(1904—1997)用他传奇的经历书写了一个传奇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篇章一:戎马生涯
材料一 邓小平的主要革命活动(见下表)
时间
主要活动
1920年
赴法国勤工俭学,年仅16岁
2921年
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青年团旅欧支部的领导
1929年
在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
1934年
参加长征,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5年
参加在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1947年
同刘伯承一起率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
1948年
任总前委书记,与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了举世闻名的 ②     


(1)根据材料一完成①、②两处填空。
(2)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什么战略意义?
篇章二 开国元勋
材料二 如右图

(3)作为开国元勋的邓小平,建国后率军解放大西南,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做出了突出贡献,西藏解放于哪一年?有何重大意义?
篇章三 总设计师
材料三 如下图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撒切尔夫人
(4)请结合图片举至少三项史实说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2016-12-12更新 | 9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年初中升学考试(山东德州卷)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