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于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在这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党带领我们开启了哪一新时期?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事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1980年

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

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

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的改革目标。

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001年

经过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012年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

2017年

▲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阅读表格写出▲对应的三处内容,并结合所学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
(3)选取以上表格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3-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民兴中英文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23-24八年级下·湖南益阳·阶段练习
2 . 回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历程,体会现在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国家的集体觉理]

材料一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赶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1978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摘编自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1)材料一中“邓的改革程序”开始于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进行了怎样的调整?
[一位杰出老人的智慧]

材料二   19794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委主要负责人提出要发挥广东的优势,在邻近香港、澳门的深圳、珠海以及汕头兴办出口加工区。邓小平明确指出:“还是叫特区好,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摘,杀出一条血路来。“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2)请列举出广东的一个经济特区,并说说经济特区的作用。
[一组鼓舞人心的数据]

材料三   1978-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世界排名

时间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
19783611
99018873亿元10
2000100280亿元6
2010412119亿元2
(3)表格中数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一则大事年表揭示的真理]

材料四   大事年表(部分)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198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基本在农村普遍实行
1984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
1992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中共十四大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
(4)[思维开放·小论文]阅读上面的大事年表,选出大事年表中影响深远的两个事件,拟定一个标题,写一篇200字以上的小短文。(要求:题目恰当,观点明确:史实运用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2024-04-18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沅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作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中国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大事
1080年中央决定兴办 A 、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084年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开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开发开放 B
1992年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
随后几年陆续开放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摘编自部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过去四十年,不论是对外贸易、双向直接投资、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还是其他国际经济合作项目,中国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具体地,2017年,中国的对外货物贸易总额达4,10万亿美元,占全球外贸总额的11.5%,全球排名第一。这相对于四十年前改革开放之初的210亿英元外贸总额,增长了190多倍。

——摘编自《国际贸易》2018年第12期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代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和目的。
(2)结合所学知识、填写出材料二表格A、B处正确的内容。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及格局。
(3)根据材料三、归纳四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变化与材料二中重大事件之间的关系。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围绕主题谈谈你的感想。
2024-04-06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高坡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中国梦”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民日报要论选》

时间社论标题
19781223《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1992224《改革的步子再大一点》

(1)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两个社论的历史背景。展望未来,请你为2078年12月份某一天的《人民日报》拟写一条社论标题,并说明理由。

材料二   《中国昨天与今天:1840-1987国情手册》

表一:国营工业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情况表

被调查的国营工业企业其中实行厂长负责制的
工业企业比重%
19875月末工业企业数(个)577273258756.5
1-5月累计工业总产值(亿元)2211.41589.571.9

表二:深圳、汕头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统计表

19851986
深圳32925万美元46860万美元
汕头3314万美元6176万美元
(2)材料二中的表一体现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哪一内容?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概括表二反映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此现象的政策性因素。

材料三   阅读大事年表

2012中共十八大习近平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
2013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阐述了中国梦宏伟蓝图,向“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合作倡议
批准设立上海自贸区
2014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提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5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新发展理念
筹建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2016国际货币基金将人民币纳入了SDR一篮子货币
2017中共十九大将▲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3)根据上述大事年表,请写出▲处对应的内容,并根据大事年表中的信息归纳两条主题线索。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下面的大事年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时间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
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
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
省会。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有人说“1978年纯粹是一个中国的时刻”“1978年是21世纪的开始”你是怎样理解的?大事年表中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特点?
(2)任意选择大事年表中相关联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者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6 . 有学者认为:从一百年前左右开始,中华民族开始经历一系列的探索和奋斗,从积累到勃发,从量变到质变,谱写了气壮山河的伟大篇章。这个历史过程中的一些重大事件,可用几个“天地”来加以主题概括:“开天辟地”“惊天动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
附:中国近现代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事件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

1953年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

1956年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任选一主题,自拟论题,结合大事年表及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20字以上)
2021-06-09更新 | 29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4月份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华民族悠久的饮食文化,不仅折射了历史的变迁,也蕴含着民族文化精神与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朝中叶以后,与西域各族的贸易日渐发展,西域商人把中亚、西亚的产品,如蚕豆、黄瓜、大蒜、胡萝卜、胡桃、葡萄、西瓜、石榴以及汗血马、骆驼等,经河西走廊运到中原。

——摘编自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清末民初, 随着西方在华人员数量大增,对西餐必备食材番茄的需求随之上升,各农事试验场纷纷从俄罗斯、日本、法国、美国等地引进番茄进行驯化栽培,番茄这才沾着“西餐厅”的光,得到广泛推广。

——摘编自李崇寒《明清食材奠定中餐格局   美洲作物引发舌尖上的革命》

材料三   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在中国发展大事年表

时间

重要事件

1927年

开始在上海街头热卖,取名“蝌蝌啃蜡”,后更名“可口可乐”

1949年

撤离中国大陆

1978年

在美国正式宣布重返中国,与中国粮油进出口总公司签订了协议

1986年

在上海建厂并生产、销售其产品

——摘编自马立成《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亲历记》

材料四   文化学意义上,一个民族的饮食乃至由饮食折射出的文化特质都贯穿与体现着这个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风范。饮食作为文化的载体,不仅内含着这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与特征,而且也述说和传达着该民族的文化传统。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材料一中“蚕豆、黄瓜、大蒜、胡萝卜等运到中原”与哪一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的历史影响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番茄得到广泛推广”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可口可乐公司1949年“撤离中国大陆”和1978年“重返中国”的时代背景。
(4)综上所述,中华民族饮食的变迁体现了怎样的“民族文化精神与特征”。
2021-05-15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崇文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直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摘编自《从百年党史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材料二   1978-2022年改革开放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重大事件
1978年做出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1982年肯定包产到户;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1997年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依法治国”成为基本国策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
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
2012年中共十八大召开,提出“中国梦”;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服役
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
2017年中共十九大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021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
2022年举办北京冬奥会;中共二十大召开,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1)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居于指导思想地位的理论成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某一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价值观正确、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06-04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师大附中呈贡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领导人民百年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共产党百年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1921年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927年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军到达井冈山

1929年

古田会议

1935年

遵义会议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年

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

决定在广东、福建设立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012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1年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1)根据材料,指出标志着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事件以及在广东设立的经济特区。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参考示例,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3-29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江门市怡福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科素养评价历史试题
10 .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宣言》称,“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相信,未来社会中,资产阶级生产资料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将被消灭,因此不再有阶级。未来社会必将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由于马克思、恩格斯以建立一个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为目标,所以他们的思想为人们所向往、所追求。

——摘自刘玉安等《西方政治思想通史》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的《宣言》是指哪部著作?依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的特点。

材料二   俄国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很少引起关注。列宁在俄国夺取政权后,李大钊开始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虽然李大钊接受了俄国革命的主张,陈独秀也注视着俄国革命的局势,但他们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者。1919年的反常运动期间,李大钊、陈独秀的思想有了重大发展,他们都坚定地站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阵营,并且还有一群学生追随他们。

——摘编自史华慈《中国的共产主义与毛泽东的崛起》


(2)以下是依据材料二绘制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示意图,请根据材料二写出第一、二阶段的特征,并按顺序指出促成以下各阶段转变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大事年表(部分)

①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③1921年7月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党的成立,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确定了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④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湖。

(3)请用材料三中的史实证明下列观点。(填写序号即可)
为共产党成立奠定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执行中国共产党纲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四

革命道路建设道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斗争夺取政权发展生产力,实现共产主义
苏俄国情:城市工人阶级力量强大
道路:在中心城市发动武装起义进而夺取全国胜利,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这被视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经典道路
领导人:列宁
政策: B
内容: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发展商品经济
中国国情: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在农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
道路:中国共产党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以 A 、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领导人: C
道路:改革开放
内容: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经济特区
(4)将表格中A、B、C处内容补充完整。并据此说明苏俄和中国革命道路的共同点。

材料五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价值原则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方法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展现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革命文化熔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编自方晓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的逻辑关系》等


(5)依据材料五,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文化的关系。
2022-10-11更新 | 123次组卷 | 3卷引用:【市级联考】安徽省淮南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