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为更好地了解改革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九年级(1)班同学成立了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到以下资料。请你共同参与他们的研究性学习,完成相关任务吧!

资料一(日本明治维新)

然而,仅仅从近代化和富国强兵目标本身来看,明治维新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变革。在19世纪西方列强威胁亚洲的时代背景下,萨长等藩的下级封建武士们为了避免日本成为殖民地,从1868年到1905年,经过不到四十年的锐意变革使一个落后的农业小国变成了与列强并列的近代国家,这是值得其他在现代化道路上艰难行进的国家借鉴和学习的。

——摘编自 廉德瑰《日本明治维新为何能成功》

资料二(中国改革开放)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伟大进程。..规4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国成功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走出一条在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摆脱贫困、迈向富强的崭新道路。45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制度成果、实践成果。

——摘编自《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与深刻启示》

请回答:
(1)根据资料一,概括当时日本面临的“时代背景”。并回答明治维新带来的积极影响。
(2)根据资料二并结合所学,归纳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3)改革创新是国家进步、社会发展的基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请你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以“改革创新·社会发展”为主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弘扬正能量,符合主流价值观;③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200字。
真情提示:亲爱的同学,请认真检查,不要漏题哟!
2024-05-2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阶段性学业水平检测试题
2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直接推动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革命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力量,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特征。

——钟轩理《五四精神与中国道路》

材料二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毛泽东是第一个代表这种自觉选择的人。他在这个时期的一些著作中最早阐发了国情与革命,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和个别、普遍与具体。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具有建设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问题,党都能实现自身的转变,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在面临严重的困难局面时,党召开了两次会议,及时纠正“左”的错误,确立了新的领导核心,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学习强国》

(1)根据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以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特征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选择这条道路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中国共产党具备什么能力?请结合材料提及的相关史实说明。
(4)综上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2024-01-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明雅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探究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民族工业从弱到强、从学习到推广。今天,中国的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让我们通过几个历史镜头一起来探讨中国的工业发展之路:

镜头一 为了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我们必须在三个五年计划或者再多一点的时间内,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使重工业生产在整个工业生产中占显著的优势。

镜头二   1958年5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建议把1958年钢产量提高到850万吨。6月,冶金部根据各大区的钢铁规划提出了钢铁“跃进”计划并报告了中央,提出1959年全国钢产量可以超过3000万吨,1962年可以达到8000万吨,甚至9000万吨。最后毛泽东下了决心,提出1958年钢产量要在1957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到1070万吨。

镜头三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已经由初级工业经济转变为高级工业经济,包括钢铁、家用电器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1)从上述三个镜头中任选两个,分别概括其在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历程中扮演的角色。
(2)在你概括出的中国现代工业发展历程中,你认为哪一阶段的发展更值得今天反思和借鉴?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
2020-04-13更新 | 69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第九中学2019--2020学年中考一轮复习月考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 1953 年起,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对农业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把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联合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则采取了加工订货和公私合营的方式。

材料二 :八大二次会议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 “一天等于 20 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赶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 8 年 或者 10 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为中心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带来严重后果。 

材料三 :中共的政策从阶级斗争到经济改革的大转变,是中国革命手段的重大改变,确定邓小平为中国最高领导者的地位,到 1978 年底才实现,邓的改革程序才得以开始。


回答问题:
(1)请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和对资本主义工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
(2)请据材料二,指出“大跃进”运动的中心和它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邓的改革程序”开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哪些重要意义?
(4)据上述材料,我国在1953—1978年的探索历程中,有什么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当今的社会主义建设借鉴学习?(言之有理即可)
2017-04-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实验学校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先进分子从巴黎和会所给予的实际教训中,认识到帝国主义列强联合压迫中国人民的实质,这是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的直接原因。……研究和宣传社会主义,逐渐成为进步思想界的主流。

——据《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二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开幕词


(1)根据材料一指出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进一步传播的直接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传播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照抄照搬”俄国经验的史实。改革开放后中国人民走了一条怎样的道路?
(3)请为上述两个材料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024-03-2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第一卷·2022年安徽中考信息交流试卷(四)历史试题

6 . 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为促进经济的发展都做过有益的探索。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彼此间也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宝贵经验。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列宁说:“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呢,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后,中国开始探索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新路子。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经济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材料三: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演说

(1)材料一中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为什么说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二中“中国式的现代化建设新路”是指什么?

(3)材料三中罗斯福是在什么背景下所作的这场演说?罗斯福为了纠正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陷,依靠这种“新应用”的特点是什么?依靠这种“新应用”起到了怎样的效果?(试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回答)

(4)他们的改革对我们国家当今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2017-12-16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崇仁县第一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