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直至1978年12月,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我党正确认识社会主要矛盾,才否定了长期以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认识,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我国才得以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常春、张荣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与启示》

材料二   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指出:要使中国实现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一个是人口多,耕地少。……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他还说,“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他还提出,“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

——摘编自魏礼群《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丰富内涵及重大贡献》

材料三   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产生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0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3)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谁?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因素。
2021-07-0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改革是强国之路,是社会发展的不竭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会议发生在哪一年?会议确定了党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以邓小平先生伟大构想为指引,通过同英国的外交谈判,顺利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

——习近平


(2)材料中“伟大构想”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说出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

材料三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成就表(部分)

项目变化
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8.7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990865.1亿元。
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355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27.8万亿元。
(3)材料三中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材料四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自信,中国拥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中国深信自己可以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也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的快速发展证明,中国经验为许多国家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俄罗斯《独立报》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中国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是什么样的道路?据材料回答,中国迅速发展的国际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提炼一个主题。
2023-07-3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清楚地看到,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 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邓小平亲自设计并指导实施的一项大战略,旨在充分利用内外市场和资源条件,强化我国的后发优势,加强经济发展。这项战略一方面使中国走上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也把中国引入国际生活的主流,真正融入国际社会。

——摘编自王红续著《邓小平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 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

材料三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大战略”是什么?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材料二中讲话出现在哪次会议中?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我们要“走自己的道路”?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实践“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所采取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邓小平的言行给你的启示。
2023-06-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簿……决定把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作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方针;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材料二: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都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

材料三: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思想之光照亮脱贫征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实行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
(2)分析材料二我们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人“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形成了哪些理论成果?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感悟。
2023-05-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积极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B.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C.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管理经验D.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