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原本缩小了的差距越拉越大。经过十年“文革”,也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材料二

中国大事记

同时期的世界形势

1986年

制定《863计划纲要》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已经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尢里卡计划”等相继提出。


1980-1989年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有20个,1990-1996年成立了69个。如今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经济组织推动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1991年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5年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9年

成功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

2001年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

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2003年

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

2010年

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


(1)依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2)依据材料二,大事年表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哪些领域的巨大成就?结合同一时期的世界形势,概括指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3)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给你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015-07-14更新 | 336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历史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和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西方海外殖民扩张,“为现代化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但与此同时,世界其他地区人民却因此遭受了残忍的殖民掠夺。“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流入宗主国,在这里转化为资本”。

——摘编自潘萌 刘际昕《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方海外殖民扩张的背景并分析海外殖民扩张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自强运动标志着工业化的开始,并在中国播下了现代化的种子。大多数企业都开办在条约口岸和沿海及长江沿岸的城市,有助于上海、南京等大都市的发展;周国农业地区的务农人口被吸引到这些都市中作为产业工人或劳工,并逐渐形成一个新的工人阶级:这些新型的工业和企业造就了新型的职业人士,促使了中国新的管理和实业阶层之诞生。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2)材料二中“自强运动”是指哪一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二概括其影响。

材料三

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4年“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正式提出
2017年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
20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01.6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总收入突破1万美元,按世界银行标准,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
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3)从材料三中选择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或内容,提炼一个有关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言之有理。)
2023-10-10更新 | 37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雅安市中考历史真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共和国之路》记载,各地就这一主题召开的讨论会达70余次,发表文章650多篇。这场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这反映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       
A.背景B.内容C.过程D.意义
2023-08-05更新 | 912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中考历史真题
2023·上海·中考真题
4 . 深入实地考察史

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时间事件
1897年商务印书馆建立
1905年清政府委托其编新教科书
1921年茅盾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最早加入共产党的第一批党员,也成为商务印书馆的第一位党员
1927年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运动指挥部在此建立
1933年中国共产党在此编写文化类书籍,促进文化发展,抵抗日军侵略
1954年公私合营
1981年分辑刊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
(1)商务印书馆建立时的背景是什么?______________
A.甲午中日战争失败        B.“实业救国”浪潮兴起
C.《辛丑条约》签订        D.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2)1905年后,为顺应时代需求,配备印新教科书给新式学堂,这体现了废科举,兴学堂。据此,请问1981年出版国外学术著作汉译本的背景。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商务印书馆发展历程”的认识。
2023-09-12更新 | 25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上海市中考历史真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5 .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A.时间B.背景C.内容D.影响
2022-06-21更新 | 1138次组卷 | 25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乐山市中考历史真题
6 . 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1919年五四运动

1921年中共“一大”

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开始长征

1935年遵义会议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17年中共“十九大”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1)根据大事年表分析,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参加中央一大”的代表中,写了《社会学大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是谁?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开辟的正确革命道路是什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自我纠错”、“自我完善”的成长史。结合大事年表指出,中国共产党主要纠正了什么性质的错误?
(4)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也是一部思想探索史。我党探索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什么?中共“十九大”上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什么?
2021-06-21更新 | 51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年湖南省岳阳市中考历史试题
2021·广西贺州·中考真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的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周恩来到西安参加谈判,与各方面进行协商。1937年7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议日本侵略,表明抗战立场。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入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建立抗日根据地;为巩固根据地,争取抗战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对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进行了深刻阐述。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习近平指出,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丰同做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下册


请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背景。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现中国梦的必须条件。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努力。
(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立100周年。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到的启示。
2021-06-28更新 | 17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广西贺州市中考历史试题
8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请回答:
(1)简述1949年至1956年底,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表现。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我国政府分别采取了什么重大举措?
(2)下表内容出自《人民日报要论选》阅读表格:

时间社论标题
1957年12月12日《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
1966年2月7日《向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焦裕禄同志学习》
1978年12月23日《把会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1992年2月24日《改革的步子再大一点》
2017年10月18日《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回答,据表格内容和所学知识,归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两个时期的主要特征。
(3)上表中,1978年12月25日发表的社论的背景是什么?展望未来,请你为2049年10月份某一天的《人民日报》拟写一条社论标题。并说明理由。
2019-07-16更新 | 3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2019年中考历史试题
9 .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人民才能得幸福.国家才会更富强。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人数及党员人数


——选编自新华网

材料二   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党的“八大”在这样的历史关口召开,开始了我国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摘编自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断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展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的“一大”是哪年召开的?提出了怎样的奋斗目标? 材料一体现了党的队伍建设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
(2)据材料二,写出党的“八大”召开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次大会取得的重要成果。
(3)结合所学知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什么指导思想?
(4)材料三中的“伟大飞跃”指的是什么?从这一“飞跃”中,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10 . 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文物“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订立的契约”

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订立契约,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材料二

傅高义先生的著作《邓小平时代》

该书对邓小平一生和中国改革开放之路进行了全景式描写,形式上类似传记。但作者的本意并不是要写一个人,而是要写一个时代。全书以19781992年这14年作为重点,着力描画了中国大转变的关键时期,称之为“邓小平时代”。

材料三

石广生口述的《中国“复关”和加入世贸组织谈判回顾》

200111月,石广生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部长,代表中国政府签署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以下是其部分口述内容:

“实行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活动日益增多,外经贸工作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增强,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同时,国内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断向市场化发展,使我们初步具备了加入多边贸易体制的条件。19831月,国务院作出决定,申请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加快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战略……当然,那时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大加快,也是我们加速谈判的一个重要动因。”


(1)材料一中的文物可用于研究我国哪一改革举措?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该书把1978—1992年称为“邓小平时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史实阐释说明这14年是“中国大转变的关键时期”。(至少两例史实)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决定加快加入世贸组织谈判的主要原因。
(4)史料按价值可分为一手史料(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原始资料)和二手史料(间接资料)。请据此标准将三则材料中的史料进行分类。(填写材料序号)
2023-12-24更新 | 573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真题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