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78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允许多种经济并存;运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

材料二   为了维护自由经济,不得不改变自由经济;为了维护民主制度,不得不调整民主制度……

材料三   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苏俄党内有人对列宁进行批评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背景是什么?美国大垄断财团批判罗斯福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回答,判断中国改革开放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标准是什么?
(4)以上改革的成功,给我们什么启示?
2024-02-02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话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农业生产水平大大低于1936年的水平,全国农业生产降了25%,其中粮食下降了22.1%。美国政府称,由于中国人口太多,没有政府能有效地解决人们吃饭的基本生活问题。但到1952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已经比1949年增加了44.8%。

——摘编自胡鞍钢《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949-2012年)》等

材料二   1978―1989年,中国粮食进口大幅度上升,年平均粮食进口量达到1262.1万吨。与此同时,1979年我国以低于市场价格向农民征收的粮食数量则从755亿斤降到.700亿斤,1982年更是进一步降至606.4亿斤。这得到了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农民的极大欢迎。从1980年开始,国家还用进口的粮食在棉、糖产区实行换购、奖购农民自种的棉花、糖料,鼓励农民多种棉花、糖料,从而推动了有关产业的发展。

——摘编自叶明勇《新时期农村经济改革成功的原因再探》

材料三   2008年5月1日,美国《生物能源文摘》公布的研究报告称,中国目前公布的年人均消费肉类是53公斤,比美国少4.5成,如果中国人吃肉与美国人一样多,全球额外需要2.77亿吨饲料粮,因此“世界粮价飙涨是由中国人大量进口粮食造成的”,全球粮食危机是由于中国人开始吃肉造成的。

——朱华雄、瞿商《粮食安全:中国的还是全球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采取的解决“人们吃饭的基本生活问题”的重要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大量进口粮食的政策背景,并分析大量进口粮食带来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批驳美国《生物能源文摘》指责中国的报告。
2023-07-0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楷模和偶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志愿军抗击美国侵略者的英勇斗争,获得全国人民的高度崇敬,祖国人民把志愿军战士誉为“最可爱的人”。1951年3月,向全国农村发出爱国丰产竞赛挑战书,号召努力多产粮棉来支援前线。到9月底(行政区)的1.2万多个互助组、2700多个农业劳模应战。

——摘编自郑谦、庞松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通史》

材料二:见如图。


   

材料三:哥德巴赫猜想这个枯燥的数学术语,随着陈景润的故事成为青年人精神的巅峰,它激发了全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对于科学的无比热情。中国女排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又一偶像群体。中国人通过女排精神,还有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当然,另一类偶像也在这一时期悄然来到

——摘编自李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志愿军获得高度崇敬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爱国丰产竞赛”产生的背景有哪些?
(2)材料二中的三位历史人物有何共同的优秀品质?请挑选其中一位人物,设计一份简短的颁奖词。要求:饱含情感,体现人物精神内核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偶像崇拜现象出现的背景。概括指出这一时期偶像崇拜的特点。
2023-07-2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是呈现历史过程的最好载体,黄老师以“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学会多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参与完成学习任务。

任务一   【歌曲浓缩历史】

歌曲作为艺术作品,能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时代背景。

选项创作年份歌曲名歌词节选
A1950年《歌唱祖国》五星红旗迎凤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
B1950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帝(国)野心狼!
C1963年《我们走在大路上》中华儿女,奋发图强。勤恳建设锦绣河山,誓把祖国变成天堂。向前进!向前进!
D1981年《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E1994年《春天的故事》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1)若以“抗美援朝”为研究背景,可以选择歌曲_______;若以“改革开放”为研究背景,可以选择歌曲____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2)《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王莘在路过天安门时,看着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随风飘扬,鲜花如海的热闹景象,心潮澎湃,在返程的火车上一气呵成完成创作。《歌唱祖国》正式发表后从此响彻大江南北,走进了更多的学校、工厂、码头,所到之处,大家的反响都特别热烈由此可以看出,歌曲具有怎样的证史价值?

任务二   【照片定格历史】

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74周年华诞。在这70多年的发展进程里,许多的历史瞬间被照片留住。以下照片是新中国70多年来的部分掠影。



   
(3)这四张历史照片,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的历程,请参照示例,至少从两个视角加以举例说明。
示例:视角:经济:例:首个农民丰收节,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
(4)照片所体现的历史也未必是完全真实的。比如照片B是伪造场景后拍摄的。结合所学,指出其中的历史原因。

任务三   【报纸诉说历史】

报纸的头条为报纸之魂,体现着时代的变迁。《人民日报》作为党的机关报是了解共和国历史的一个窗口。



   
(5)若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就”为主题进行研究,你会选择上述哪两则材科?
(6)材料B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对邓小平提出的哪一构想的实践,若要进一步研究材料B所反映的史事,除了新闻报纸外,你还可以补充哪些原始史料?
(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对应题号后填“正确”;不正确,请对应题号后填“错误”。
A《我们走在大路上》,唱出了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
B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两岸立即举行了“三通”启动仪式。(       )
2023-07-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渝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农业发展见证了社会的发展进程。

材料一:

   
(1)指出材料一中“这一政策”的名称。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该政策实施的意义。

材料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部分)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在资源极度稀缺的背景下推动了农机化的发展。1959年,在以农机化为核心发展农业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下,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电气化,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农机化运动的浪潮。

——摘编自方师乐、黄祖辉《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阶段性演变与发展趋势》


(2)依据材料二,说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从国家政策的角度分析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原因。

材料三:《人民日报》曾刊登过一篇题为《象南海县那样把农村搞活变富》的社论,其中写道“只要象南海县那样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掘人的潜力、地的潜力,发挥集体和社员的积极性,每个地方都可以在现有水平上有较快的发展。南海县农村经济蓬勃发展的状况可用一个‘活’字来概括。无论是社员、干部,务农还是务工,搞养殖还是搞种植,各条战线协同一致...无论是国营企业、集体经济还是社员家庭副业,到处充满生机....放开了农民的手脚,农村经济很快由死变活,生财之道越多,农民生活越富。”



(3)依据材料三判断,这一报道应该发生在。(写序号)并说明判断理由。
①20世纪50年代末,中共八大后我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②20世纪80年代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023-07-13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昌平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原本缩小了的差距越拉越大。经过十年“文革”,也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据材料一,简要说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

中国大事记
1986年制定《863计划纲要》
1995年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9年成功发射神舟一号无人飞船
2002年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2003年成功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2010年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3)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给你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023-07-0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目前,我国的GDP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在世界历史上,以短短的60多年的时间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的事例是罕见的。阅读下列材料,回顾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历程,探究其中的原因。

材料一 建国后至80年代国民经济发展示意图(纵坐标为国内生产总值)



(1)图一中1957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得益于哪一事件完成?这一事件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实施的?该事件的完成有什么重大意义?

材料二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简表

1978年1992年2002年2010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2420370102398421368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元)343.41826707328762
(2)观察上表,1978年和1992年中共哪两次重大会议的召开促进了新时期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这两次会议在经济上分别做出了哪些重大决定?

材料三 1998年中央提出要抓紧研究和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国外资源,以利增加我国经济发展动力和后劲。……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充分展示了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

——《国际商报》


(3)结合材料三和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近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得益于哪些措施的实行?
2021-10-28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要求。
[党的历程刻骨铭心]

材料一   重大事件时间轴(局部)



[党的建设利国利民]

材料二   开放后的深圳当年共与客商签订885个项目,协议投资额达51亿港元,其中中外合资合营的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90.3%,与此同时深圳人口激增,到1983年底就从原来的2万增至30万,蔬菜供应空前紧张,当时国家统一定价青菜0.05元/斤,深圳种菜成本是0.3元/斤。后来开放市场.让市场决定菜价.菜价搬升至1.2元/斤,后稳定在0.4元/斤。

——根据《深圳口述史》(下卷)整理

材料三   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愿意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针对的是外部势力干涉和极少数“台独”分裂分子及其分裂活动,绝非针对台湾同胞。两岸同胞要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党的思想旗帜飘扬]

材料四   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材料一时间轴中1919年与1949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建国后,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大事,请仿照材料一,绘制一个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的《重大事件事间轴》(不少于4个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概括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经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我国建立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形成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4)中国人的梦想,生生不息、永无止境。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2021-07-2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醴陵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选择其中的任意两件事,写出其在中国革命进程的地位或作用。

材料二: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的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2)阅读材料二的内容,说出中共中央发表抗战宣言时的背景。结合所学,谈谈中国抗日战争最终胜利的原因。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70周年部分大事记



(3)联系所学,写出材料三中标志“中国新生”和“伟大转折”的相关事件名称。图示梳理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发展历程,请在B、C两处横线部分补充相应内容。
第一,标志中国新生的事件是                              
第二,标志伟大转折的事件是                              
第三,B处横线部分应填的内容是                           
第四,C处横线部分应填的内容是                        
2020-10-19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1996年,《现代汉语词典》第三版修订时增加9000余条新词,如下海、市场经济、电脑、超市、绿色食品等。本次修订的背景最有可能处于(     
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2024-01-14更新 | 15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育才中学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