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曾指出: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任何工作都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并为之服务;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这篇社论发表的直接背景是(     
A.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B.“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C.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2 . 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曾说:“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这段话主要论述了改革开放的(     
A.背景B.性质C.进程D.作用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名校
3 .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材料叙述的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A.时间B.背景C.内容D.影响
2022-06-21更新 | 1139次组卷 | 25卷引用: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卷·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八年级历史下册分层训练AB卷(部编版)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会议,它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树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

材料二

材料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摘自中共十九大报告

(1)材料一中的“它”指的是哪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作出了什么历史性的决策?
(2)据材料二,指出1978年以来广东经济发生的总体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
(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见证了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材料一   如图所示

          


            50年代的列宁装                                                         1978年皮尔·卡丹来华时                                                     新世纪的中国服装

材料二   以下是北京市城镇居民的年人均食品购买量统计表(单位:千克)

时间粮食猪肉家禽鲜瓜果鲜奶有机蔬菜
1978182.7015.971.0118.518.587.56
199882.2830.109.4667.1934.9264.9

材料三   19782017年农村发展情况表

年份农业总产值(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1397133.6
2017109331.713432.4

材料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全国有2万多公里铁路,大部分分布在东北和沿海地区。西北、西南只有1000多公里。仅占全国铁路的6%左右。铁路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不但质量差,而且其类型杂乱。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在西北、西南地区建成宝成、青藏和北疆等十几条铁路干线,这两个地区的铁路营业里程上升到全国的24%以上。到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2万公里以上,居世界第一。各种类型的机车、车辆设备都实现了国产化,其质量、数量都不断上升。

——《中国铁路百年发展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现代我国人民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2)仔细阅读材料三中图表数据,说说你从中获取了哪些历史信息。
(3)依据材料四,概括新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
(4)综合以上材料,分析人们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原因。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出现的蘑菇云,这幅图片具体是在什么时候拍摄的?这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对我国有何重大意义?

材料二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2)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
(4)结合所学知识和你的亲身感受,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做出了哪些努力。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先后发生三次伟大革命。……第三次革命是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引领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阔道路,迎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

——《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1)材料一中“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根据所学知识,1992年国有企业改革开始进入快车道,进入快车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提出利用邻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办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什么决定。

材料三 有人说,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建立起新中国的毛泽东,让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而挽救了社会主义的邓小平,为中国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

——《复兴之路》解说词


(4)材料三所述“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道路”是指什么道路?
(5)结合对以上问题的探究,请用一句话评价一下邓小平。
8 . 新时期,党实行了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新中国成立以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邓小平

材料二   邓小平观察深圳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济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材料三   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喀什将以“东有深圳、西有喀什”为目标,面向东亚、南亚、西亚广阔市场,努力把喀什建设成为世界级的国际化大都市。


(1)依据材料一归纳新时期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原因。对外开放是党在哪次会议上做出的决策?
(2)新疆喀什经济特区的设立,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一说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2020-05-08更新 | 234次组卷 | 15卷引用:部编人教版2018届八下历史《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检测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强调一定要解放思想,他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它就会亡党亡国”。

(1)根据材料一,邓小平强调了什么问题的重要性?为此,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确立了什么指导思想?

材料二:胡乔木在谈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时写道:我们不是为革命而革命,不是为阶级斗争而斗争。我们的目的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2)根据材料二思考,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1979年。……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平,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3)根据材料三思考,“战略转变”后党的工作中心是什么?

材料四:从特区可以引进技术,获得知识,学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识。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听说深圳治安比过去好了,跑到香港去的人开始回来,原因之一是就业多,收入增加了,物质条件也好多了,可见精神文明说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嘛!

(4)根据材料四,概括我国建设经济特区的主要益处。

(5)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发展迎来了机遇与挑战,你觉得我们应如何面对?

10 . 中共十八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阅读下来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整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的一组图片


(1)材料一中的图片记录了我党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图①“凤阳四年跨了四大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出图③代表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的字母。简述图④与图①、图③的关系。

材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2)十四大确定的改革目标是什么?

(3)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特点。

2019-02-18更新 | 306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检测题(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