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杰出人物勇于担当,走在时代的前列,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4年夏,亦即甲午中日战争前夜,孙中山曾到北京上书李鸿章,希望清政府能采纳他提出的仿效西方、以求“富国强兵之道,化民成俗之规”的改革主张。但因时局紧张等原因,李鸿章并没有接见他。上书的失败,尤其是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民族危机的空前深重,使孙中山认识到“和平方法无可复施”,于是在这一年的1月,他在檀香山成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孙中山在他起草的《兴中会章程》中,提出了“振兴中华”这一具有民族复兴思想内涵的口号。

——摘编自郑大华《孙中山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历史地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振兴中华”这一口号提出的背景。(写出两点)

材料二   以下是伟人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留下的经典图片

(2)请为三张图片出现的时间先后排序(写出序号)。选择其中的一张图片,分析其重大历史意义。

材料三   邓小平被评为《时代》周刊1978年的“年度风云人物”。1979年1月1日,他的头像被赫然印在《时代》周刊封面上。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

——据《邓小平八次登〈时代〉封面〉》(〈中国日报〉网)

(3)结合所学,从政治与外交两个方面归纳邓小平1979年1月1日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理由。

材料四   当前,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同时,世界多极化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经济全球化展现出新的韧性,维护多边主义、加强沟通协作的呼声更加强烈。对这一重大命题,我们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以负责任态度作出明智选择。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4)结合材料回答,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的哪两大发展趋势仍然不变?为此,我们应作出怎样的“明智选择”?
(5)综合上述材料与回答,上述杰出历史人物有何共同之处。
7日内更新 | 39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10 世界史(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中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江苏专用)
2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项目具体措施
金融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工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
农业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以工代赈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政”实施的背景?据材料分析其特点?
(2)据材料二,图表可以反映什么现象?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3)综合上述材料,对经济政策谈谈你的看法?
2024-05-24更新 | 26次组卷 | 2卷引用:押题猜想六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及其调整-2024年中考历史终极押题猜想(深圳新中考专用)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中国汽车协会的统计,截至199812月底,我国汽车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总投资规模已经达到了209.39亿美元;2000年,我国汽车行业新签约中外合资企业24家,总投资额5.1亿美元;2001年,汽车行业新签约中外合资企业17家,总投资额7.25亿美元。

——摘编自郭克莎、银国宏《10年来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

材料二   

新能源汽车出口在我国汽车出口中占比越来越高,成为我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从出口数量来看,根据中汽协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5月我国汽车出口175.8万辆,同比增长81.5%,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45.7万辆,同比增长1.6倍。新能源汽车出口数量保持高速增长,出口能力持续走强。

——柯婉萍《“双碳”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汽车行业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概括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
(3)从引进外资发展汽车工业到新能源汽车走出国门,你认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是什么?
2024-03-27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热点专题09 经济篇(国内部分)-2024年中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2024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观察,分析城乡变化原因(     

A.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B.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挥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C.改革开放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D.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2024-05-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中共道路探索”开展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同年7月,汪精卫在武江开“分共会议”。他们公然叫嚣:“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

材料二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中共采取正确的方针政策,确定了“一五”计划的目标,并且不断选派大批优秀干部到工业路线上去,培养成为领导骨干。20世纪50年代的激情岁月给当时定居北京的波兰裔作家爱泼斯坦夫妇留下了这样的印象:“我们被一种同样的精神感召,这是一种不为名、不为利,只为一个共同目标而奋斗的行动。没有真心实意地参加过这种集体劳作的人,是很难体会这种感情的。”

——摘自任学安、周艳著《复兴之路》

材料三

1998年,上海造币厂发行了一枚纪念章(上图),以纪念对中国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该次会议的召开意味着全面拨乱反正的开始,是伟大转折的开始, 自此社会主义建设迈入快速发展时期。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由此确立。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图A之间的内在联系。回答图A所示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指出从图A到图B说明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什么?
(2)“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指的是“一五”计划哪项成就?根据材料二,指出“一五”计划期间主要重工业部门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概括“一五”计划取得胜利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根据材料三,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对改革开放的影响。
(4)指出材料四所述中国道路是什么?综上所述,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道路探索的认识。
2024-04-21更新 | 87次组卷 | 5卷引用:专题08 必考题型:材料题(查补能力·提升练)-【查漏补缺】2024年中考历史复习冲刺过关(全国通用)
6 .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逐步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为了迎接建国70周年大庆,某校九年级学生围绕“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进行了一系列探究。

材料一   A.194927日,在蒋介石10次登上《时代》封面之后,毛泽东第一次登上具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封面(见下图)。一个星期前,平津战役刚刚结束,古都北平和平解放。这篇报道的背景是,美国人眼中的亚洲英雄蒋介石眼看失去了中国,而几个月之后,毛泽东将站在天安门的城楼上,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B.198616日,美国《时代》周刊以中国经济改革领导人邓小平为封面人物。《时代》周刊的高级编辑们表示,邓小平当选年度风云人物是基于如下原因:他在中国推行的新的经济政策,使世界上1/4人口的生活得到改善;世界局势将因此而更加稳定;中国经济政策的彻底改变,如果确实有效,将意味着对苏联模式的共产主义提出了另一个选择;这个改变将会给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带来深远的影响。

   

材料二   1949101日开国大典时,接受检阅的炮兵部队使用的还主要是从国民党军队缴获的炮,以及一些土炮,只能打击地面目标。200910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国庆阅兵中,接受检阅的导弹方队,已经是包括地地常规导弹、地地中远程导弹、地空导弹、岸舰导弹、舰对空导弹、反舰导弹、洲际导弹、巡航导弹等多种导弹在内的装备方队了。……2017730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在内蒙古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举行的阅兵式上,陆上作战、信息作战、特种作战、防空反导、海上作战、空中作战、综合保障、反恐维稳、战略打击9个作战群按作战编组接受检阅。

——摘自部编入教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根据材料一A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毛泽东此时登上《时代》周刊封面的国际国内背景是什么?
(2)材料一B中“他在中国推行的新的经济政策”开始的标志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这种新的经济政策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至少写出3个不同的角度)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所描述的建国近70年来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有哪些?(要求答出两个不同角度)
2023-09-11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中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中考历史模拟卷(河北专用)
7 . 中国共产党领导体育事业经历了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进程,体育事业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身前行与发展的重要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陕甘宁边区组织的大小历次运动会上,多少都有军事项目的比赛和表演。1937年“八一”运动会上,体育竞技中增加爬障碍、竞走、掷手榴弹、连队对抗等军事项目。“九一”扩大运动会、“九一八”运动会、延安“四四”运动会等都有军事体育项目的比赛。

——摘编自邵勃杨《陕甘宁边区体育事业发展研究》

材料二   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增强国防力量,巩固国防。还必须使广大工农群众,能更好地劳动,发展生产,保证国家经济的不断增长。这就需要人民有健康的身体,坚强的体魄和社会主义的优良品质。而体育运动正是促进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和充分发挥人体劳动能力的一种积极的科学方法。

——摘编自贺龙1954年在中央体委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

组别时间体育口号
示例组20世纪七十年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1组20世纪八十年代“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学习女排,振兴中华”
2组20世纪九十年代“全民健身,重在参与”“生活奔小康,花钱买健康”
3组21世纪以来“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一起向未来”

——摘编自王永安《新中国体育口号时代特征演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陕甘宁边区组织的运动会中有军事项目比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贺龙发表体育讲话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1、2、3组体育口号中任选一组,结合口号提出的背景分析其影响。
范例:

我选择的是示例组。

影响:20世纪七十年代,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外交事业取得突破发展,体育口号向世界传递了和平共处、友好交往的外交理念,体育事业为新中国发展对外关系作出了贡献。

2023-04-28更新 | 404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
综合题 | 适中(0.65) |
8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探究回答以下问题:
【探究一】列强的入侵与近代中国的衰落

(1)观察《鸦片战争形势图》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指出两次鸦片战争侵略军入侵路线的特点,及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位置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
【探究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上图为1949年10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其中一篇报道中的“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又被称作什么?观察《新中国成立初期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比例的变化》数据表,分析1949-1956年我国经济发展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探究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3)改革开放使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新时代。中国人民银行2018年发行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币。其中三枚纪念币(如上图所示)背景图案分别为:安徽小岗村的禾苗和稻穗;深圳市建筑、港口、拓荒牛雕塑及飘带等组合;上海浦东标志性建筑及桥、江等组合设计。请结合相关史实,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纪念币写一篇150字左右的介绍词。
2022-04-28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探索与成长【测试】-2022年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讲练测
9 .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自产生以来已经走过500多年的历史,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运动到制度,社会主义在不断发展和演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面是根据材料绘制的社会主义发展的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在①②处填写正确答案。
①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___。
②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___________。

材料二   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 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马克思、恩格斯1872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的原因。

材料三   下面是不同时期中共党员总数的发展变化示意图。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从 A、B段中任选一段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

历史事件遵义会议(19351月)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月)
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全会冲破长期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4)根据材四比较两次会议的相同点任选一次会议,结合所学,分析其召开的历史背景。
2021-05-06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真题重组卷01(北京专用)-冲刺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重组卷(北京专用)
10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计划经济体制束缚了人们的手脚,使中国与西方国家原本缩小了的差距越拉越大。经过十年“文革”,也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要“走自己的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进一步解放了思想,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材料二

中国大事记

同时期的世界形势

1986年

制定《863计划纲要》

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已经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美国“星球大战”计划,西欧“尢里卡计划”等相继提出。


1980-1989年成立的国际经济组织有20个,1990-1996年成立了69个。如今欧盟、东盟、亚太经合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经济组织推动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
1991年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5年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1999年

成功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

2001年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02年

研制出超级计算机

2003年

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

2010年

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


(1)依据材料一,简要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找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2)依据材料二,大事年表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哪些领域的巨大成就?结合同一时期的世界形势,概括指出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3)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例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给你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015-07-14更新 | 336次组卷 | 10卷引用:【万唯原创】2019年河南面对面第一部分河南中招考点速查模块三中国现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