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81 道试题
1 .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和增长速度变化表

项目
行业
1953年农轻重比例(%1957年农轻重比例(%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52.843.54.5
轻工业29.629.212.8
重工业17.627.325.4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从材料一的图表中可以看出哪个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得益于我国实施了哪一国民经济计划?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史实
1978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9805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21中共中央肯定包产到户等各种生产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19845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410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方针政策
19852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3国务院决定新划入沿海开放区140个市、县;此后,国务院又相继决定开放了一批沿江、沿边、内陆和省会城市
19931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摘编自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什么?党和政府为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推行了哪一经济政策?
(3)请从材料二中提取两条对外开放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项目                                具体措施
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对银行业进行整顿,恢复银行信用。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协调各个工业部门的企业活动;规定雇员有组织起来进行谈判的权利,确定最低工资标准,限制工时;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在一定范围内维护工人合法权益。
调整农业政策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节,限制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
推行“以工代赈”通过投资兴建大量公共设施,如水库、发电站、公路、桥梁、机场、运动场、公园等,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 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请利用材料三表格中的内容来说明这三方面的内容?(每方面答出1点即可)。
2024-04-1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 .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比重和增长速度变化表

行业项目1953年农轻重比例(%1957年农轻重比例(%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52.843.54.5
轻工业29.629.212.8
重工业17.627.325.4

——摘编自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1)从材料一的图表中可以看出哪个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得益于我国实施了哪一国民经济计划?

材料二:中国改革开放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史实
19781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9805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21中共中央肯定包产到户等各种生产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19845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410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性质和各项方针政策
19852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19883国务院决定新划入沿海开放区140个市、县;此后,国务院又相继决定开放了一批沿江、沿边、内陆和省会城市
199311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摘编自中共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改革开放四十年大事记》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重要会议是什么?党和政府为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而推行了哪一经济政策?
(3)请从材料二中提取两条对外开放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格局?
2023-07-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志于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中华民族又一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标志。在这条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党带领我们开启了哪一新时期?

材料二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事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改革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

1980年

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

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要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

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的改革目标。

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001年

经过15年艰难曲折的谈判历程后,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2012年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梦想。”

2017年

▲_被确立为中共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阅读表格写出▲对应的三处内容,并结合所学归纳我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
(3)选取以上表格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3-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民兴中英文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3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编写历史年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式之一。根据下列年表,回答问题。

表一:人物生平年表(部分)

时间事件
1921年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加党的创建
1922年部署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
1927年9月,领导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0月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28—1930年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等多篇重要文章,从而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1938年发表了《论持久战》

——根据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整理

表二:中国现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中共中央决定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中国加入① 组织
2017年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
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表一是哪一人物的生平年表?根据表中资料,归纳第一次国共合作后该人物为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作出的贡献。
(2)结合所学知识,补充表二①处的内容。并说明加入这一组织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3)依据上述年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独立富强的原因。
2024-05-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黑山县初中结业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以下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

事件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7年

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9年

古田会议

1935年

遵义会议

1945年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抗日战争胜利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年

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

在广东、福建建立经济特区

1984年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021年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21年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1)从上述材料中分别找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
(2)据上述材料,指出标志着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事件。在什么重大事件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这一重大事件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
(3)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结合所学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4-05-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6 . 根据以下大事年表,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事件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7年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29年古田会议
1935年遵义会议
1945 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抗日战争胜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年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80年在广东、福建建立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 14 个沿海港口城市;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1)从上述材料中分别找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事件。
(2)据上述材料,指出标志着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统治的历史事件。在什么重大事件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这一重大事件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什么时代?
2024-04-2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辽宁·专题练习
7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日辉煌的中国。下面是某同学为“学习中共党史”制作的大事年表(节选)。请根据该表的内容,回答问题。
时间事件
192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27南昌起义
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
19311945抗日战争
19341936瑞金出发……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三大主力会师
1945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49开国大典
19531957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接见印度代表团
1955★率领中国代表团参加万隆会议
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根据上表,写出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性事件。
(2)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该节日是为了纪念上表中的哪一事件?
(3)上表中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什么?该革命根据地创建后,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4)表中“1934—1936年”所列的事件不符合大事年表的规范,请按规范写出该事件的名称,并写出该事件体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品质?
(5)上表中★处指的是哪一位历史人物?他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什么外交原则?
(6)根据上表,写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历史事件。
2024-05-23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押题猜想四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2024年中考历史终极押题猜想(辽宁专用)
8 . 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时间

事件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
1984年中共中央决定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步伐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4年“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和共同繁荣发展的方案正式提出
2017年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
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中国现代史大事记(据《中国共产党简史》编制)

(1)从上述大事年表中,找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事件。
(2)根据大事年表,提炼一个观点或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
2024-05-1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吴忠市盐池县中考一模历史试题
9 .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艰辛探索中创造出来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世界现代化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共二十大决定,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历程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史实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3--1957年A,中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1964年底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1987年中共十三大制定了分三步实现解决温饱、达到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明确提出建立B体制
2012年中共十八大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
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2年中共二十大召开,提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摘编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结合所学知识,请在大事年表A、B划线处填写正确内容,使知识点表述完整。

材料二   一百年来,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式现代化对世界发展有何意义?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8分。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2023-09-05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桂东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外现代史大事记(部分)

时间中国外国
1945年中共七大召开;抗日战争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联合国成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约成立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
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万隆会议召开;华约成立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
1960年17个非洲国家独立,“非洲年”
1961年古巴宣布为社会主义国家
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中日正式建交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1991年苏联解体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召开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正式成立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中共十五大召开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巴拿马收回运河区全部主权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


(1)依据大事年表写出“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的历史事件,并以世纪、年代的呈现方式将此事件的时间表达出来。
(2)选择材料中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参考示例,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观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论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让中国人民真正赢得民族解放,国家真正独立自主。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行改革开放从具体的国情出发,走上了适合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3)除了两则材料中提到的因素之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还有哪些。
2023-07-30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宁夏银川兴庆区中考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