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十一届三中全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最终胜利。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直接推动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革命就有了新的领导核心力量,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特征。

——钟轩理《五四精神与中国道路》

材料二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却历史地成为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之路,毛泽东是第一个代表这种自觉选择的人。他在这个时期的一些著作中最早阐发了国情与革命,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一般和个别、普遍与具体。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具有建设自己、完善自己的能力,在不同的环境下,面对不同的问题,党都能实现自身的转变,20世纪30年代和70年代,在面临严重的困难局面时,党召开了两次会议,及时纠正“左”的错误,确立了新的领导核心,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

——《学习强国》

(1)根据材料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以及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最根本的特征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2)根据材料二、概括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一条什么革命道路?选择这条道路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中国共产党具备什么能力?请结合材料提及的相关史实说明。
(4)综上所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2024-01-26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明雅学校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改革是强国之路,是社会发展的不竭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的会议发生在哪一年?会议确定了党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材料二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下,以邓小平先生伟大构想为指引,通过同英国的外交谈判,顺利解决了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

——习近平


(2)材料中“伟大构想”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你说出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

材料三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成就表(部分)

项目变化
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78.7亿元,提高到2019年的990865.1亿元。
进出口贸易总额从1978年的355亿元,提高到2017年的27.8万亿元。
(3)材料三中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

材料四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自信,中国拥有光明的前途,中国变得越来越强大。中国深信自己可以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也为发展中国家树立了榜样。中国的快速发展证明,中国经验为许多国家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俄罗斯《独立报》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中国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是什么样的道路?据材料回答,中国迅速发展的国际意义。
(5)综合上述材料请你提炼一个主题。
2023-07-3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邓小平清楚地看到,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 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这是邓小平亲自设计并指导实施的一项大战略,旨在充分利用内外市场和资源条件,强化我国的后发优势,加强经济发展。这项战略一方面使中国走上经济迅速发展的道路,也把中国引入国际生活的主流,真正融入国际社会。

——摘编自王红续著《邓小平与中国外交》

材料二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 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

材料三   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


(1)根据材料一指出“大战略”是什么?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材料二中讲话出现在哪次会议中?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我们要“走自己的道路”?
(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实践“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论断所采取的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邓小平的言行给你的启示。
2023-06-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顶效开发区顶兴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以“复兴之路”为主题展开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民族独立】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便义无反顾地担当起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领导中国人民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在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浴血奋战,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于1949年3月从这里(西柏坡)出发到北京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摘编自魏四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宣告“崭新的中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并说明其中“新”的具体表现。

【工业奠基】

材料二 1952年,现代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26.6%,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只有5%。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期间,从计划制定到计划实施,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再到每一个建设者,可以说是上下一条心,举全国之力,步调一致搞建设的。“一五”期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据王树恩《新中国“一五计划”出台的台前幕后》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我国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现实国情。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五”计划超额完成的意义。

【改革促兴】

材料三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借鉴苏联经验实行中央集权控制的计划经济体制,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入手发展国民经济。经济发展方式实际上是一种粗放型、强调高速发展的模式。1978年以来,中国开创了一条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强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保持发展速度合理实在;开始了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发展产业的选择上,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基本处于优化状态。

——摘自狄小龙《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模式的演进与选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3)简述上图会议的历史意义。依据材料三文字,概括改革开放前后我国工业化建设的变化?

【理论引领】

材料四



(4)请将材料四中思维导图的①、②处内容补充完整。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复兴之路”的探索历程中应得到哪些历史经验?
2023-07-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线索时间轴


   
请回答:
(1)中国的“一五”计划借鉴了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举一例“一五”计划期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是如何吸取苏联教训,变革这种僵化模式的?
(2)对比苏联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启示。
2022-07-05更新 | 268次组卷 | 2卷引用:热点02 “一五”计划与三大改造(中国工业化之路)-中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全国通用)
6 . 改革是强国之源,是富民之路。某校以“改革与时代发展”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历史探究活动,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古代改革】

材料一   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古代民主政治之顶峰。它关于国家大事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决策采取多数决定原则,崇尚法制的精神,为近代民主政治提供了史实材料,也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最早的基础,虽然雅典的民主制度只是在很狭小的范围内实现的,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一种形式。

——摘编自李琼《浅析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影响。

材料二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摘编自《资治通鉴》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材料三   为了使改革顺利进行,新政权在全国各地登记人口和检查田产。701年又发布了《大宝律令》,使改革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了下来。大化改新大约经历了半个世纪,改革的纲领在实施中也不断完善和修改,最后完成了以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改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国家的统一,是日本进入封建社会的起点。

——摘编自吴干麾、齐世荣《世界史》

(3)根据材料三,分析“以唐朝为楷模的天皇制国家的理想”的内涵。

【近代改革】

材料四   (明治维新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德国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学者从1875年的五六百人,上涨到三千人左右。然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二十年,便出现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

——摘编自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4)根据材料四,归纳日本明治维新时期学习西方的特点。

【现代改革】

材料五   罗斯福新政是在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再也不能适应生产力巨大发展的时候开辟的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其核心内容是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缓和社会矛盾。新的经济模式后来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资本主义经过这一重大调整,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

——摘编自岳麓书社《经济成长历程》

(5)根据材料五,概括罗斯福新政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的具体内涵。

材料六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的经济体制基本采用苏联模式,经济建设取得过巨大成就,但是后来社会经济却逐渐丧失了活力。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形成了新的经济体制,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摘编自刘日新《新中国经济建设简史》

(6)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经济体制的特征。并指出中国对这种经济体制进行调整的措施。
2023-05-29更新 | 11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重庆市中考押题卷(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簿……决定把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作为全党工作的指导方针;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材料二: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都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

材料三: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思想之光照亮脱贫征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实行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
(2)分析材料二我们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共产党人“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形成了哪些理论成果?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的感悟。
2023-05-2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78年,在邓小平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

——2018年习近平博鳌论坛讲话


(1)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什么?还作出了什么历史性决策?

材料二1978年冬,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18个红手印,签下“包产到户”契约,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2)请问安徽凤阳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来发展为什么体制?

材料三: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有利于吸引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对外贸易,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内地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3)1980年,我国设立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窗口”的是哪个?为了参与经济全球化,我国于2001年还加入了国际组织,请写出此组织名称。

材料四:1997年,中共“十五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关键时刻召开的,是在世纪之交,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保证全党坚定不移地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路线胜利前进的大会。


(4)这次大会确立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材料五:

年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978年343.4133.6
1990年1510.2686.3
2000年62802253.4
2017年36396.213432.4
(5)结合上表,请你谈谈对改革开放的认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