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03 道试题
1 . 出现下图中经济发展形势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重返联合国B.改革开放的进行
C.“一带一路”的实施D.新发展理念的提出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云南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定心卷历史试卷
2 . 人类的迁移——改变世界的脚步

材料一   纵观中国历史,有三次因战争而引发的人口大规模南迁,分别是:西晋末年晋元帝司马睿渡江,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唐代“安史之乱”后,大批中原人为避战祸而南下迁徙;北宋末年“靖康之变”后,宋高宗赵构率众渡江,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历史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大大小小的战争在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惨遭屠戮的同时,客观上也打破了限制交流互鉴的种种阻碍,加快了人口迁徙、民族融合的进程,华夏文明也借此主动或被动地向四周辐射、扩散,对东亚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谢清果、王 真著《衣冠南渡:华夏文明传播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融合》

材料二   进入阶级社会后,特别是随欧洲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迅速得到发展,大批农 民和手工业者破产;同时因为新大陆的发现,他们中的许多人和部分商人及冒险家等,为谋求生路或财富,纷纷漂洋过海到新大陆,故从15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出现了人类历史上 第二次人口大迁移,此过程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由非洲和欧洲迁至南、北美洲及大洋洲.从非洲迁出的人口,是作为劳动力被殖民统治者从非洲大陆掠夺贩运到美洲的.从16世纪初期到 19世纪70年代,迁移到美洲的黑人达 2000万,到南亚、西亚的人数也有1000—1500万 ,另有约4000万人在贩卖途中被折磨致死,这一时期非洲损失了大约1亿人口。

——李京东著《世界人口迁移现象透视》

材料三   下面是1978年后我国人口流动和改革开放格局示意图。

            

大事年表: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2.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经济特区建立
3.1983年农村经济基本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1984年以城市为中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
5.1985年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6.1989年农民工流动潮流出现,简称“民工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人口迁移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类第二次人口大迁移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第二次人口大迁移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图一人口的流动方向。结合右侧大事年表,说一说图一与图二的内在联系。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燕山区九年级二模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

——1978年《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以上社论内容与哪一会议的召开有关?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该会议召开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永远铭记……最鲜明的特点是……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

——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材料二中第一扇“窗”指的是哪一城市?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随着对外开放的推进,我国形成了什么对外开放格局?

材料三   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的“中国道路”是什么?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愿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怎样的努力?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4九年级下·重庆·专题练习
4 .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   2024年是改革开放46周年,回首改革开放的历史,中国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开了崭新局面:

时间奋斗纪实
1978小岗村十八位农民按下红手印
1982深圳工人创下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2006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2018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有9位少数民族同胞受到了表彰,获得了“改革先锋奖章”
2019党和国家以最高规格向袁隆平院士颁授共和国勋章
2021成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2024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4新年贺词中讲道:“辛勤劳作的农民,埋头苦干的工人,敢闯敢拼的创业者,保家卫国的子弟兵,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在挥洒汗水,每一个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
请你围绕改革开放的历史,以“奋斗”为主题,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加以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7日内更新 | 64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重庆卷)-学易金卷:2024年中考考前押题密卷
5 .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   “这场持续了约三十五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请写出材料一中提到的这场运动的名称。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这场运动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当时不加紧工业化是不行的。从1933年起法西斯的威胁就在迅速增大。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实力粉碎了法西斯。要是没有工业化,我们面对法西斯就会手无寸铁。

——戈尔巴乔夫

(2)据材料二,面对法西斯迅速增大的威胁,苏联采取的应对方案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该方案的重要意义。

材料三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后,开始全面铺开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和建设。经过数年奋战,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深圳被人们称之为崛起的“一夜城”,创造了闻名全国的“深圳速度”。……一批批外来及本地的建设者,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用勤劳和汗水为特区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火贡献。

(3)根据材料三,概括深圳经济特区的迅速发展得益于哪些重要因素?
7日内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6 . 下列历史场景共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A.巩固新生政权B.改革开放C.生态文明建设D.合作共赢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实验中学九年级中考第八次模拟历史试题
7 . 看图回答问题
     地图上的对外开放史

                         图1     沿海对外开放示意图

——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图2     “一带一路”示意图
                                                                                                                                                                   ——选自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根据图1、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地图见证辉煌”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育青中学等校2024年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8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51年,英国伦敦承办万国工业博览会

国家主办国中国
展品蒸汽锤、机车发动机、蒸汽机组、棉纺织品、毛纺织品,纽扣……丝绸、棉花、茶叶、药材、瓷器……

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百年庆典博览会

国家主办国中国
展品发电机、电话、留声机、电报机、缝纫机、打字机、自行车……丝绸、茶叶、银器、瓷器、药材、景泰蓝……

材料二:1915年,美国旧金山举办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

国家主办国中国
展品灯光秀、飞机秀、赛车秀、福特汽车流水装配线、洲际电话、电梯、印刷机、蓄电池、战舰、潜艇……丝织品、茶叶、瓷器、银器、景泰蓝;汉冶萍钢铁厂的钢铁、张裕酿酒公司的葡萄酒、大生纱厂的棉纱……

材料三:1900年巴黎世博会还丝毫没有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一百年后,2000年的汉诺威世博会的主题则是“人类、自然、科技——蓬勃发展的全新世界”,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在可持续性的条件下共存的重要理念,揭示了人类、自然、科技协调发展的新关系。

——摘编自陈开和《世博会的价值变迁和国家形象》

(1)根据材料一,1851年英国、1876年美国的世博会展品分别反映人类步入什么时代?结合所学知识,为适应工业化发展需要,英国通过哪一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2)与材料一中的伦敦、费城博览会相比,材料二中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中国展品类型有什么新变化?这一变化折射出了怎样的历史信息?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分析世博会的价值追求发生了什么变化?请结合工业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

材料四:2023年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从高端装备制造到新能源汽车,从先进医疗器械到创新药物……前5届进博会共有代表性首发新产品、新技术约2000项;通过进博会肯尼亚鲜食牛油果进入中国市场,成千上万的当地种植户受益,一条阿富汗羊毛地毯在中国销售,四五个地毯编织工人家庭增收;摩洛哥的钢质手工艺摆件、智利的马普切部落银制装饰品等精美国礼纷纷亮相,进博会生动描绘着美美与共的画卷。

(4)据材料四概括进博会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个怎样的平台?

材料五:亚运会开幕式采用了数字烟花呈现精彩;杭州的高架路上,园林绿化尽量减少鲜切花和一年生花卉植物的使用;亚运特许商品零售店内,低碳版的吉祥物减少非必要的纸盒外包装。杭州奥体中心国博壁球馆,由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原4D展厅临时改建而成,赛后可以快速拆卸,恢复原有展厅的功能;绍兴柯桥羊山攀岩中心场馆,由废弃矿山开发建设而来,赛后将变身攀岩运动主题公园。

(5)材料五中杭州亚运会的各种举措共同体现了哪一新发展理念?(只能写一种)践行这种理念的依据有哪些?
(6)据上述材料及史实推断上述盛会给举办国带来什么影响?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四十二中九年级中考四模文科综合试卷-初中历史
9 . 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设立海南省和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其主要目的是(     
A.实现祖国统一B.开发海南、发展经济
C.加强对南海的管理D.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7日内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文昌市部分学校联考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事件
1949年开国大典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抗美援朝胜利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二:

                                                   农村改革、政策偏向与中国城乡差距的变迁

——数据来源:魏后凯、刘长全《中国农村改革的基本脉络、经验与展望》

材料三

时间历史事件
1980年建立深圳、厦门等4个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广州、福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厦漳泉三角区等经济开放区

——摘编自王硕《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1979-1986)》

(1)根据据材料一,归纳1949——1956年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78——2002年我国改革重心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2017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概括福建省区域对外开放的特点。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实分析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贡献。
7日内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福建省福州立志中学6月中考模拟历史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