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开放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02 道试题
1 . 不断扩大的世界范围,使人类各地区之间的文明交往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构建和谐共进的世界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构建联系——阐述世界市场形成】

材料一

《南京条约》要求中国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

《马关条约》部分条故规定:清政府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库,日本政府得派遣领事官在以上各口戽驻扎,日本轮船得驶入以上各口岸塔客装货。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市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将备项机器任便装达进……

【梳理史实——见证中国融于世界】

材料二

1980年,我国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我国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
1992年,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延伸到内地和边境城市,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013年,我国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关注现实——共建命运共同体】

材料三   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要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方向,携手迎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

———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

(1)从材料一文字材料和示意图中提取信息,结合相关史实,简述中国与世界市场形成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所列史实,概括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史实,联系现实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7日内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2 .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篇章【战】历经战乱的世界

两次世界大战基本情况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
起止时间1939年-1945年
交战双方法西斯轴心国集团与反法西斯联盟
转折性战役凡尔登战役
战争性质列强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1)请结合所学知识,将表格中序号对应内容补充完整。

第二篇章【变】经由演变的世界

材料一 《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等确立了战后列强在欧洲、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战争导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又导致了新的战争。

——摘编自晚楚蛟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脆弱性——从体系建制角度分析其弊端》

材料二 从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到1991年苏联的解体,在这段时间里,美苏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等诸多领域展开了全方位的对抗。

——摘自李宝宝《浅析战争调控机制在美苏冷战中的运用》

材料三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世界出现了西欧、中国和日本等新的力量中心,再加上第三世界力量的增长和发生的各种动荡所造成的全球不稳定因素的增加,使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再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控制世界。

——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

(2)20世纪是国际关系剧烈变化的时代,请模仿材料中的示例,从材料二、三中任选一则,指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评述。
示例:材料一
事件: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战胜国根据战后新的力量对比,建立的战后国际关系新体系。它确立了战后秩序,带来了短暂的和平,但是未根本化解矛盾,为二战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三篇章【和】追寻和平的世界

材料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呈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变投资贸易规则深刻调整,各国面料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如何防止全球化的危机,使人类社会能够延续存在、和睦相处和持续发展,这是目前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和课题。

——摘编自常健《解决人类现实挑战的中国方案》

(3)面对当今世界变化,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内和国际角度谈谈中国的应对举措。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九年级中考适应性文科综合练习 (二)-初中历史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下图我国对外开放示意图(部分)主要反映出对外开放在地域上的特点是(     

A.农村先于城市对外开放B.重工业项目主要集中在东北
C.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D.由东南沿海向内地扩展延伸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九年级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历史试题-初中历史
4 . 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伟大转折”“经济特区”“南方谈话”等关键词进行主题学习,据此可知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A.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人民政权的巩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D.社会主义建设与探索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卷
5 . 中国道路的探索艰难曲折但又充满希望,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人不断探索,最终找到了一条自己的道路。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开展了一场相关历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后,向西方学习,在近代中国逐渐成为一种强劲的时代潮流。这种潮流由初期试探性的、全盘西化式的学习,逐渐发展到选择性的、批判性的学习。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称谓,由近代初期的“夷学”,发展到“西学”,及至“新学”,通过向西方学习,经过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国文化完成了自己的时代嬗变,形成了以民主、科学为核心的,同政治、救亡图存密切结合的,以爱国、革命、革新、开放为特征的近代文化。

——摘编自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1930年12月下旬至1931年9月中旬,红军在江西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大规模的运动战,接连粉碎了国民党军发动的三次“围剿”,歼敌数以万计,将赣西南与闽西根据地联成了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包括4个县、区,拥有数十万人口和五万名主力红军的相对稳定的中央根据地。进入到1932年,随着红军不断地向周边地区扩展,到该年秋天,中央苏区的人口已达到百万以上。到1933年秋天,中央苏区更进入到鼎盛时期。

——摘编自杨奎松《中国近代通史:内战与危机(1927—1937)》

图A   遵义会议会址

材料三

图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图C   1978—198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曲线图

1990年起,我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以上海浦东为经济发展“龙头”,长江流域主要城市设立了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放以后,浦东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工业基地,成为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成为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得益于浦东开放开发的磁场效应和辐射效应,长三角地区迅速被推向对外开放的前沿。苏州、无锡、常州、嘉兴等一批对外开放的明星城市声名鹊起。

——摘编自卢照《以空间为媒介:从浦东的“空间记忆”到迪士尼乐园的“消费空间”》

材料四   中国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中国道路一直遵循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逻辑”,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将发展生产力置于中国道路推进、拓展的前提性和基础性位置。另一方面,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编自《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列举一例从19世纪70年代至1919年期间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史事件,并简述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0—1933年中央苏区革命形势走向鼎盛的原因。简述图A会议对中国革命发展的贡献。指出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历史事件。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图B会议确立的指导方针。分析图C中我国粮食总产量变化的原因。根据材料三文字,简述开发开放浦东的意义。
(4)请为材料四①处拟定一个小标题。(要求:主题鲜明、语言凝练)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近现代以来中国道路选择与发展的感悟。
6 . 照片是历史的见证,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史料。下列照片可以考证(       

A.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B.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C.对内改革程度的深化D.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7日内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榆林市华栋中学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
7 . 邓小平指出: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这主要反映了邓小平主张(       
A.对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B.实行对外开放
C.国家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D.发展先进科技
8 . 中俄两国在曲折的历史经历中,彼此影响相互借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大林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过程。集体化运动中,苏联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实景图

材料三 这是镌刻在40年奋斗征程上的一个个“改革印记”——小岗“包干到户”、深圳“先行探路”、海南“最大特区”、浦东“开发开放”、雄安“未来之城”……这些地标串联在一起,勾勒出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坚实足印,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

——《从改革地标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2018年5月23日南方日报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农业集体化存在的弊端。材料中“苏联建立起的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它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3)深圳“先行探路”、海南“最大特区”、浦东“开发开放”体现了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什么特点?综上所述,从中俄两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
2024-06-15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雅礼教育集团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2000年,海南商品进出口总值为12.2亿美元;2023年,海南外贸进出口总值已超过23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增速居全国第五。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海南(       
A.人民生活水平提高B.成为经济特区
C.对外开放程度扩大D.深化国企改革
2024-06-1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中考历史全真模拟卷(一)
10 . 四月芳菲,琼州潮涌,海南再次为世界所瞩目。第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盛大开展,这场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是中国不断扩大开放的有力见证,也是海南自贸港建设蓬勃兴起的生动注脚。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4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被赋予改革开放新的重大历史使命。

——《新华社: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当年,我国迈出对外开放的第一步是什么?

材料二:要把海南更好发展起来,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依托自贸港政策,海南持续奏响练内功、转动能、引外力经济转型三部曲,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发展新动能不断积蓄。五年来,海南GDP平均增长5.3%。苦练内功,努力改善发展环境。软件方面,五年来,海南累计发布制度创新案例134项,极简审批成为全国标杆。硬件方面,海口美兰机场二期启用,环岛旅游公路开通在即,各市县医院、学校等大批项目建设落成……一系列交通、民生等领域基础设施加快完善。

——《新华社:征程万里风正劲》

(2)根据材料二,指出把海南更好发展起来的根本出路是什么?在自贸港政策的依托下,概括海南发展的表现。

材料三:如今,中央政府确定海南建设自贸区和自贸港的总目标,不仅为海南全面实现现代化勾画了科学的蓝图,而且也为旅游业的全面、高质、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旅游零售、国际空港、高新技术等产业在海南蓬勃发展,开放程度更高,营商环境优越,充满机遇与可能性。我们看到了非常多新的机会,同时很多国际品牌客户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这里。

——《新京报:海南建成自由贸易港的优势在哪里?》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自贸区的设立将给海南和中国带来哪些新的发展机遇?
2024-06-15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九年级中考三模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