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1787年宪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35 道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对于这个新民族及其法典的敬意,对于这个最新智慧成果的敬意,已经大大地动摇了。人们非常惊异地看到,民主……处在残酷的偏见之中……”普希金的这一评论是基于 (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
C.1787 年美国宪法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024-06-1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2 . 纸币被称为国家名片。纸币不仅设计精美,技术含量高,而且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货币图案的变迁就是一部生动的国家发展史。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自1948121日问世以来,迄今已发行五套,共20种券别(面额)约120种版别,琳琅满目,蔚为大观。今天,人民币的收藏已蔚然成风,成为钱币集藏的一个门类。我们在收藏鉴赏人民币的活动中,发现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现象。即人民币券面的主景图案具有特殊的社会教育和宣传功能。这些图案形象、直观、准确地反映和宣传了解放后和建国以来党在各个时期的理论、路线和政策,折射出当时中国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

——摘自《人民币卷面图案的社会教育和宣传功能》

材料二   货币上的历史名人

国家货币
英国


                     莎士比亚                                                                   詹姆斯·瓦特和马修·布尔顿



法国


                            孟德斯鸠                                                                    拿破仑·波拿巴
美国        

                          乔治·华盛顿                                                     亚伯拉罕·林肯



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材料一关于人民币的功能。
(2)围绕材料二“货币上的历史名人”相关的历史事件,选择至少两位名人及其相关事件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2024-06-0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3 . 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穿越历史的风烟眺望未来。与时俱进,顺势而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发展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崛起有方】

材料一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

——摘自《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欧崛起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民主宪政】

材料二   短短几千个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力关系,转化为明确的法律文字。近代民主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的妥协因素……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英国的议会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

——摘编自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2)写出“近代民主制度”的名称及其确立的标志。

【多元利益】

材料三   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

——摘编自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3)材料三指出美国宪法是“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美国宪法的设计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

【文明互鉴】

材料四   一位日本历史学家这样宣称:“在我们的文明中,任何看起来本质上属于日本的东西,实际上都是舶来品。”早在6世纪,就出现了一个中国的日本,自1868年起,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日本具有非常明显的可塑性,它把借来的许多东西转化成自己独特的文明。

——摘自《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什么事件导致1868年“又出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日本”?并请概括日本文明的特点。

【突破创新】

材料五   苏俄“把市场,实际上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摘自《大国崛起》

(5)材料五中“重大的突破”指什么政策?
4 .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进步与强大离不开创新。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为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提供了宽松、平和的政治环境。让人们有更大的动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材料一中“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指的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建立对英国工业革命有何影响?

材料二   1781年,约克镇大溃英军的捷报传来,国库竟然穷窘到连支付递报佳音的信差费用都捉襟见肘。与会诸公只好各自掏腰包,每人拿出一块钱才应付过去。弗吉尼亚不得不承认自己没有能力将支配权延伸到肯塔基一带,……华盛顿将军大为愤慨:一个刚从一场艰苦战争中获胜的国家,竟然无法在和平时期维持秩序。

——摘编自(美)凯瑟琳·德林克·鲍恩《民主的奇迹》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面临的困境,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787年宪法是如何解决的?

材料三   19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传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进行了痛苦的自我反省,重新评价和重新组织……在西方列强手下遭到的第二次失败,使中国少数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再次重新考虑他们传统的准则和政策,……1898年夏颁发了一系列彻底的改革法令,该段日子被称为“百日维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这次改革的历史背景。这次改革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材料四   “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列宁在调查后认为,只有改变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才能被复和发展生产”。如下图《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

                                 

(4)面对苏俄困境,列宁作出了怎样的决策促使1921﹣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
2024-06-09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将所有这些“权利”用书面形式汇聚于一纸,而且作为人民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事。这部文件因此成为“英国宪政”中重要的奠基性文件之一、它为现代英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再打下一个基础。

——摘编自钱承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二   1804年,拿破仑政府颁布《法国民法典》。法典否定封建等级制度和特权,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把大革命中形成的小土地所有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确立了现代民法体系,成为许多国家编纂民法典的参考蓝本。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

材料三   1789年根据这一宪法成立的联邦政府,……一个长期稳定的强有力却不专制的中央政府取代了以前松散的软弱无力的邦联政府。在这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除南北战争以外,宪法和联邦政府保证了美国始终处于一种政治和社会高度稳定的状态,这就为美国的长期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很好的社会环境。

——摘编自张进铭《论宪法和建立联邦政府对美国长期经济发展的影响》

(1)据材料一指出“契约”的名称及其意义。
(2)据材料二、概括《法国民法典》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民法典》与“大革命”之间的联系。
(3)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宪法”的制定原则,并概括指出“宪法”对美国产生的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以上三个国家制度确立的历史启示。
2024-06-08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二次中考模拟试卷
6 . 下面是某同学复习大国崛起时的一个笔记片段,请你阅读后结合世界上主要大国的发展历程,提取一个观点,并选取两个以上史实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对大国崛起的认识。(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材料   大国崛起的因素思想:大国崛起都经历了思想解放的历史过程,都是以思想解放为先导的。英国的崛起经历了早期的新教运动,为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国力:大国崛起都是以经济的强盛为基础的,没有经济的支撑很难成为世界性的大国。

科技:大国崛起都是抓住了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历史机遇,英国抓住以蒸汽机为标志的第一次产业革命。美国则在电力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中占得先机。同样,在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第三次产业革命中,美、日又居于先导地位。由此,可以看出,大国崛起往往是以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标志的。

创新:大国崛起都是以体制创新为条件的,日本的明治维新从根本上改造了传统的封建体制,美国的资本主义体制则是在英法资本主义体制上进行了新的创新。

2024-06-08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五城区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抽测试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变革: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公元前207年,秦王朝就覆灭了,不过,尽管秦朝的统治是如此的短命,它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且世界立宪,亦必以流血得之,方能称为真立宪”。

——孙中山

材料三   英国和美国政治制度结构示意图

(1)材料一中“给中国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烙印”指的是在政治上确立了什么制度?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先生的政治主张。
(2)材料三中图1体现了英国实行怎样的攻治体制?图2所示政治体制的特点是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看待历史人物和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2024-06-0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宁夏银川市第十四中学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8 .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以下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B.1861年,俄国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C.1920年,印度甘地号召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并开始实施新政
9 . 民主是人类社会历经千百年探索形成的政治形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伏尔泰认为,必须要按理性行事,不能让人陷于无知中…他们相信,理性的阳光必将冲破迷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在理性的引导下摧毁神权、王权和特权,追求与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是(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也是(其)内在精神,同时也成为了18世纪的时代精神。

——王斯德主编,李宏图等著《世界通史·第二编》

材料二   三权分立原则的锋芒是指向君主专制制度的,因为在这个制度下面,君主独揽立法、行政及司法大权,于是他就可以为所欲为,就可以暴戾恣睢,任意压迫人民,实行暴政;而实行三权分立就意味着国王被剥夺了立法大权,他的权力就要受到很大的限制。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材料三   这份宣言阐明了关于自由、财产和安全的基本原则一“就人们的权利而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国家实质上是所有主权的来源…法律是公众的意志的表达…自由存在于做任何不损害别人的事情的权力中……”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一1500年以后的世界》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的“这场运动”指的是什么?受材料所指“时代精神”影响,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冲破专制王权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思考,三权分立原则实行的本质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方近代史上首先践行这一原则本质目的的重要文献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这份宣言体现的核心观念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民主思想的发展有何影响?综上,这一时期的时代主题是什么?
2024-06-07更新 | 3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2024年中考适应性试卷历史(二)
10 . 复兴之路,任道远,中共二十大提出“以中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某历史兴趣小组对“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产生了兴趣,于是查资料,开展探究,围绕“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情的中国特色”这一问题进行项目化学习,请你起参与。
【任务一】梳理史实,了解现代化进程
第一组同学梳理史实后,对比绘制了如下中外现代化进程示意图(部分)

通过梳理同学们得出以下观点:现代化是一个工业化的过程是一个民主化的过程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
(1)请写出上述示意图中①②两处的标志性事件。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民主化的重要保证。这两项制度分别是在哪次会议上正式确立的?
(3)17-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成为当时的时代主题,也推动了社会向现代化转型,在此期间哪个国家通过革命的方式一并迎来了国家诞生、民族独立、社会发展?该国家在革命胜利式后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名称是什么?
【任务二】研读资料,提炼现代化内涵
第二组同学通过状集资料,阅读整理,提炼了以下两个式子。
等式:现代化=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
不等式:现代化西方化

(4)结合示意图中的“等式”,举出能说明英国是现代化的先行者和探索者的相关史实
(5)同学们结合“不等式”提出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在中国行不通”的观点,请从示意图中找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制度上,探索现代化失败的一个史灰来佐证。
【任务三】聚焦观点,认识中国式代化
两组同学聚焦如何推进“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进行了研究。
(6)综合上述学习探究,在推进“基于自己的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上我们应有的坚持。
2024-06-07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黑龙江省佳木斯市九年级三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