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国南北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55 道试题
1 . 在我们身边,有着许多的历史记忆和历史载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中国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一千多个。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

材料二

材料三   从英语的发展过程来看,每一个重大历史阶段都会产生大量反映鲜明时代特征的新词。下表所示是不同时期的英语新词。

组别

时期

新词

第一组

15—17世纪

potato、banana、maize(玉米)

第二组

19世纪

telephone、telegraph、electron(电子)

第三组

20世纪初

tank(坦克)、machine gun(机枪)、gas mask(防毒面具)


(1)请写出与右图有关的不平等条约。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人物出现在5美元纸币上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仿照示例从第二、三组英语新词中任选一组,指出该组新词的出现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并结合史实加以简单说明。

【示例】第一组 事件: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说明: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世界联系日益紧密,原产于美洲的土豆、玉米和香蕉等传到欧洲,并推广到世界各地,促进了不同地区的物种交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所以这些词汇出现在英语中。

2024-06-18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金溪县第二中学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适应性考试卷(三)
选择题-单题 | 较易(0.85) |
真题
2 . 马丁·路德·金说:“100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但100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那就是黑人依然没有自由”。材料反映了美国(     
A.独立战争的紧迫性B.种族观念的平等性
C.民主制度的虚伪性D.南北战争的必然性
2024-06-1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盐城市中考历史真题
3 . 维护国家统一是强国富民之本,是国家最高利益所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在实现全国统一后,对于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元朝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方式。在中央设置宣政院,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并统辖吐蕃地区;在漠北地区,改设宣慰司都元帅府,后升为岭北行省;在民族关系复杂的东北地区,设置辽阳行省;在云南地区,设置行省,多用土官制度进行管辖。元朝的辽阔疆域与王朝统治相始相终,巩固了大一统成果。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元朝疆域图
(1)材料一中A是元朝设置管理今台湾地区的机构,该机构是(①西域都护②澎湖巡检司。请将正确序号填入空格内)根据材料一概括元朝边疆政策的特点及其影响。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写出图1、图2人物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的贡献。

材料三   内战初期,林肯政府回避南方各州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拒绝黑人参加联邦军作战。1861年7月匆忙组织起来的联邦军在进攻中遭到惨败。共和党内的激进派要求林肯政府扩大战争目标,马上宣布废除奴隶制并采取革命措施。林肯审时度势,1862年9月发表了对广大黑人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律宣言,宣布自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地区的奴隶从此永远获得自由,凡条件适合者可以在陆海军服役。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对广大黑人具有重大意义的法律宣言”,指的是哪一法律文献?根据材料三,概括林肯政府颁布这一法律宣言的原因。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维护国家统一的方式。
2024-06-18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钦州市共美学校三模历史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4 . 美国内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因为经过这场战争,美国(       
A.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B.摧毁了君主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
C.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D.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
2024-06-1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四川省广安市中考历史真题
5 . 建筑承载历史价值,某校九年级(1班)以“建筑与时代”为主题,开展了探究学习,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   识古代建筑】

                           

(1)对以上图片所示建筑的外部特征,除高度、颜色方面外,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考察?
(2)小王同学准备今年暑假外出研学,请你从以上四幅图片中为他推荐一个景点,并说明理由。
【任务二   探近代建筑】

1865年4月,美国总统林肯遭遇暗杀身亡,他的去世引起美国千百万人的哀痛。图为1922年美国在华盛顿建成的林肯纪念堂

解放碑是重庆市的标志建筑物之一,1941年底落成,命名为“精神堡垒”,激励中华民族奋力抗争以取得胜利。抗战胜利后改名为“抗战胜利纪功碑”,1950年由刘伯承改题为“人民解放纪念碑”。

(3)根据任务二的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不正确”。
A.“解放碑曾被命名为‘精神堡垒’和‘抗战胜利纪功碑’”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             )
B.两座不同风格的建筑都承载着人们对正义、进步事业支持的情感。(             )
(4)请从任务二中任选一幅图片并结合所学,探究修建该建筑的历史原因。
【任务三   析现代建筑】

图一   美丽乡村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的居住情况明显好转。农房屋以钢筋水泥、琉璃瓦等代替了以前的土木建材。在一些富裕农村,建起了漂亮的住宅小区。小区供水、供电、供气、环保、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还建有球场、图书室、文化广场等设施。

图二   上海中心大厦

2017年开始运营的“上海中心大厦”位于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是一幢集商务、办公、酒店、商业、娱乐、观光等功能的超高层建筑,建筑总高度632米,总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为满足节能的需要,大厦以旋转、不对称的外部立面,减少了大楼结构的风力负荷,同时,其内部结构创新设计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

图三   中国国家版本馆文瀚阁

2022年7月开馆的中国国家版本馆是国家版本资源总库和中华文化种子基因库,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表达,也成为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依托。其标志性建筑文瀚阁借鉴了敦煌莫高窟九层楼的神韵,让建筑如殿堂般典雅庄重,似礼器般谦逊仁和,充分展现大国形象和新时代风采。

(5)根据任务三的图文信息,分别概括它们反映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取得这些成就的时代条件。
2024-06-18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真题(A卷)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国王,谁不想?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华盛顿眼前,他却提不起半点兴趣。别人热衷的,未必是他所想的,一大群人等着他的点头示意,可他偏偏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新生的美国需要的不是君主,而是民主,而他也不想当皇帝,他想的是造共和!

——摘编自吴玲《华盛顿传》

材料二   南北战争粉碎了种植园奴隶主的势力,结束了美国南北分野的局面,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完全统治。它摧毁了奴隶制,用有利于农民的方式解决了土地问题,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了道路。……南北战争得到了欧洲人民特别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同情和支持,成为19世纪60年代国际工人运动新发展的一个积极因素。

——摘编自瞿季木、黄鸿钊《世界近代史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华盛顿的领导下创造了怎样的体制。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南北战争的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归纳推动美国崛起的因素。
2024-06-1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任丘市第八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第四次中考模拟文综试卷-初中历史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刻有反“印花税”标志的茶壶

美国内战初期,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为扭转这一局势,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言实施后,20万黑人加入了北方军队,其中13万多来自南部叛乱各州。1865年,南方军队投降。这场内战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迫使南部调整经济以适应战后新形势,加快了经济结构和市场的整合。

——摘编自谷宇新《美国南北战争对我国统一大业的几点启示》

材料二

图B 斐迪南大公夫妇离开萨拉热窝市政厅

一战后,苏俄自动退出了争霸的行业,德国和奥匈帝国战败,已没有资格参加角逐;所剩下的就是美、英、法、意、日五个主要战胜国,它们之间的经济、军事实力又相差甚远,这就要按战后的实力对比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摘编自徐天新、许平、王红生《世界通史·现代卷》

材料三

   图C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2)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前三年,轴心国把控着局面。1942年底,随着苏联人的胜利,转折点开始出现……1945年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舰甲板上,举行了正式的投降仪式。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就结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图A物品具有怎样的史料价值?依据材料一,绘制美国内战进程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内战的影响。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
①请以年代、纪年的方式指出图B事件的时间。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欧洲的影响。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世界新秩序”。
②图C宣言签署有何标志性?材料三中的“苏联人的胜利”指的是哪场战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意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战争带给我们的启示。
2024-06-17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咸阳市长武县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8 . 19世纪中期,全球爆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重大事件反映出当时历史的发展趋势是(     
A.奴隶制在全球范围彻底废除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初步确立D.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2024-06-16更新 | 39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石门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文化认同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一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早期的民族观并非是以血缘为基础,而是以文化为根基的。民族的界限不是血统,而是在于文化的认同……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历代封建王朝进行礼乐教化,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所以英国学者罗素总结说:“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

——摘自孔祥林《儒家思想在国家统一中的作用》

材料二   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如果遇有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来改变它或废除它,以建立新的政府;其赖以奠基的原则,其组织权力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可能获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

——《独立宣言》节选

材料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事业关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弱兴衰。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文化建设,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以理论创造新成果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向前发展,使得文化工作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摘编自欧阳恩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领导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儒家思想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美人民一致认可的基本价值,并简述他们捍卫这些基本价值的历程。
(3)根据材料三,举例说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2024-06-16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朔州市多校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中考模拟试题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林肯在一次演说中说:“一幢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这表明林肯在内战中的首要目标是(     
A.彻底废除君主专制B.改变社会的性质
C.进行对外侵略扩张D.维护国家的统一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