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美国南北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55 道试题
1 . 在中国和美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都曾面临着统一与分裂的问题,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国家分裂,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末期,随着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日益密切,为全国大统一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为了摆脱兼并战争给社会带来的灾难,广大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渴望统一,统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也希望结束战乱,出现一个长期安定的社会局面。当时的秦国,因为改革比较彻底,政治稳定,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兼并战争,它所拥有的疆土已经超过了其他六国,综合国力最强。再加上这时有嬴政、李斯、王翦、蒙恬、尉缭等一批有作为的君臣,所以时人形容说,秦国要扫灭六国,就好比从灶台上吹灰那么轻易。统一已经是水到渠成的历史趋势。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教程》

材料二   武帝雄才大略,即位之初,卓然罢黜百家,令后学者有所统一。

——摘编自宁欣主编《古代历史史料汇编》

材料三   林肯在废除奴隶制和维护联邦统一的战争中,顺应时势,排除障碍,推动了美国北方走向胜利,完成了美国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在这场关系到美利坚民族命运的战争中,林肯不仅使美国南北双方在政治上统一了起来,在经济上也成为一个整体,而且还废除了黑人奴隶制,这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道路,从而使美国能在南北战争后不到30年的时间内,工业生产总值迅速跃居世界首位。

——摘编自何华《论美国内战中的林肯》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统一的背景。
(2)材料二反映了汉武帝哪一项统治措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其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林肯“推动北方走向胜利”的举措。根据材料概括美国内战的影响。
(4)根据上述材料,以“国家统一”为主题,提炼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两个史实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西南宁市银海三雅学校中考模拟(四)(收网考)历史试题
2 . 一个坚强统一的国家是人民的命运所系、福祉所在,国家统一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某中学开展以“国家统一”为主题的历史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任务一统一·实现】

秦朝通过政治、文化和教育等手段,使全国人民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认同,这对中国历史的长期稳定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秦朝在政治、行政、军事、经济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制度建设,形成了一系列稳定、高效、规范的律法制度和地方制度,这些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后来历史上的重要参考标准。秦朝修建的万里长城,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道重要文化和历史遗产,对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软实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摘编自吕思勉《秦汉史》

(1)根据材料,概括秦朝统一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承秦制”的实质和汉武帝统治时期思想措施上的变化。
【任务二统一·巩固】

美国南北战争,并不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单纯地为了奴隶制这个道德问题,或是像税制那样狭隘的经济问题。它的原因要深刻得多。富饶的新大陆,究竟是由农业还是由工业来支配?是由奴隶制种植园经济还是由资本主义工商业来统治?北方军的胜利,美国的工业化的大局已定。这场战争最终清除了联邦只是一个各州的联盟,而其成员可以随意退出的观念。如今成功地取代它的是另一种观念,即美国不是由各成员州组成的,而是一个不可改变的团结在一起的人民组成的一个整体,即一个民族国家。

——摘编自[美]阿尔文托夫勒《第三次浪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正确”不正确的,请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的括号内填“错误”。
A南北制度之间的矛盾是导致美国内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
B南北战争使美国开始走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
(3)根据材料,概括南北战争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为扭转战局而采取的措施。
【任务三统一·创新】

                              元朝疆域图
(4)根据地图,概括元朝巩固统一的举措。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元朝的统一与以往的大一统相比,有何突出特点?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押题卷(四)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签署《独立宣言》时的场景图

独立战争的胜利并不意味着新国家的建成,1781年正式生效的《邦联条例》产生的只是一个相当软弱的国会,中央权力很小,实权掌握在各州政府手中。薄弱的邦联不仅难以应付国内外各种压力,甚至连基本的防务能力都不具备。在合众国面临存亡危急之际,1787年召开的制宪会议制定了一个全新的宪法,并最终使北美13州联合成为具有一个首脑、一个政府的主权国家。

——摘编自钱满素、张瑞华《美国通史》

材料二   一些研究美国历史的学者在考察美国发展历程时,都会指出两个重要特点,即变动性和扩张性。变动性不仅指人口的流动性,更本质地涉及美利坚民族的创新精神和自我调整能力,包括革命、革新、改良和务实的精神等,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贯穿于美国历史全过程中,特别是对外政策中还有一条主线,那就是“扩张”。这种扩张,既包括版图的扩张,也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扩张。在美国历史进程中,变动性和扩张性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二者相互交融,或相互加强,或此消彼长,但是均统一于如何更好地维护和加强美国式的资本主义制度。

——摘编自齐世荣、钱乘旦等《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兴衰史》

(1)指出图中事件的发生背景。依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独立后面临什么危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新的宪法”的历史意义。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
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19世纪中后期体现美国“变动性”的革命事件,并分别说明其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②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20世纪前半期美国对外政策中“扩张性”的表现,并分别说明其历史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经济有何新发展?综上所述,谈谈美国发展之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何启示?
7日内更新 | 1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 第六次适应性训练历史试题
4 . 小钱币,大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等为代表的伟大人物,带领北美人民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独立,他们缔造了美国。……当合众国的大厦出现裂缝,合众国的航船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时,历史的巨匠、伟大的船长登上了历史舞台,终于使大厦的裂缝弥缩瘤缩除失的航向拨正了,合众国肌体上的毒


——刘万翔《美元与美国历史名人》

材料三   当前,线下扫码支付、NFC等支付方法不断普及,用户移动支付习惯的建立以及移动支付场景覆盖率不断提高,我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市场格局趋于稳定和成熟。至2019年,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占比已达62.8%,成为社会最为主流的支付方式。

——摘编自袁秀挺《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市场的发展与规制》

请回答:
(1)从材料一的三幅图片中,我们分别可以了解哪些历史信息?这些图片反映出中国古代哪一社会发展趋势?
(2)材料二中,①②相对应的是美元上的哪些历史人物?材料中“合众国肌体上的毒瘤摘除”是指什么?
(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今社会主流支付方式与传统货币支付方式的不同。为这一新兴支付方式提供技术支持的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从人类社会钱币发展的历程中得到什么认识?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十四中学2023年九年级下学期6月中考历史适应性测试题
5 . 某学校开展“看电影·学历史”活动。同学们观看下图影片后,撰写的影评题目是(     

A.无产阶级革命中的伟大领袖B.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代表人物
C.民族解放运动中的杰出人物D.社会主义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光明初级中学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模拟试题十
6 . 同一史实,史观不同,得出的理解或者判断会差异甚至对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简史》中19世纪的漫画历史年表

材料二   十九世纪,一个以自由主义资产阶级为主轴的世纪,一个改造世界的世纪。资本的年代是一出由资产阶级领衔主演的进步大戏。火车、汽船等新科技将场景从欧洲拉至世界,衣着朴素的主角们,自信而冷静地演出这个不闻起伏跌宕,但见壮阔宏伟的胜利时代。

——摘编自霍布斯鲍姆《年代四部曲》

材料三   如果按照传统的习惯将世界史看作以“第一世界”为中心不断向周围扩大的过程, 也就是看作欧洲不断扩张的过程,世界史会显得缺少生气。而将由道路网和海上道路网连接起 “第一世界”“第二世界”与“第三世界”的过程看作一个漫长的时间跨度,三个世界都经历漫 长的时间形成独特的世界,并且相互影响,这才是生动地理解历史的试金石。这三个世界在很长 的一段时间里,都依靠“海上航线”相互连接,最终逐渐形成现在的人类社会。

——[日]宫崎正胜《从航海图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

(1)材料一作为研究19世纪世界历史的史料,有何不足之处?
(2)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对世界史所持的观点。材料二、三研究世界历史视角有何不 同?
(3)考察15-19世纪的历史,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九年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揭示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目标。下列历史事件因果搭配,对应错误的是(     
A.伊斯兰教创立——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B.三角贸易——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南北矛盾加剧——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7日内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重庆市中考历史试题押题卷(六)
选择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864年美国的生铁产量比1856年创下的最高记录还高出29%;南北战争五年间仅北部煤矿产煤量就比战前五年间全国煤矿的产煤量高出21%。可见南北战争(       
A.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B.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C.维护了美国联邦统一D.结束了英国殖民统治
7日内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周口市第一初级中学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9 . “所有被据为奴隶的人们立即获得自由,并且以后将永保自由,合众国政府和陆海军当局并将承认和维护他们的自由”;“获得自由的人们,合乎条件的人‘将被容纳于联邦的武装部队,为联邦服务’”。与材料相关的文件(     
A.维护了美国的统一B.解放了南方所有奴隶
C.开发广大西部地区D.推动了美国人人平等
10 . 回顾过去500年的历史,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能和平地完成权力更迭的案例并不多见。中美之间能否避免这一“修昔底德陷阱”令世界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的确出现过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爆发战争的先例,但也存在崛起大国和守成大国之间没有爆发战争的情况。19世纪后半叶,美国崛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远远超过当时的守成大国英国,然而,美英两国并没有因此陷入战争。                                                         

——贾庆国/严军《新兴大国关系:机遇与挑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9世纪后半叶,美国崛起”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19世纪70年代之后,一股巨大的破坏力量开始在欧洲内部发育成熟了,这就是统一之后的德国。1888年即位的德皇威廉二世决意走“世界道路”,争夺“阳光下的地盘”。这是一条注定要与守成大国——英国产生矛盾的发展路径。                                                     

——邵永灵《战争与大国崛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走“世界道路”的德国为与“守成大国——英国”争夺“阳光下的地盘”发动了哪一场战争?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什么?

材料三  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市的威斯敏斯特学院,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杜鲁门总统的陪同下发表了名为《和平砥柱》的演说……丘吉尔耸人听闻地提出:“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现在需要的是解决问题。”他声称“美国此刻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如果拒绝、忽视或糟蹋这个机会,我们将受到后世长期的责备”。

——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微信公众号:崔毅《杜鲁门主义与“冷战”的开始 》

(3)材料三中的“冷战”是什么含义?请概括丘吉尔的主张。

材料四  到1970年,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苏联,进而追赴美国。60年代下半年的日本正处在以急剧扩大商品和资本输出为特征的阶段。相比之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则山1948年的54.6%降为1970年的37.8%,在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国、西欧、日本三个中心。西欧、日本与美国展开了日益剧烈的80年代,成员国已发展到101个,贸易战和货币战,政治方面的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现代史》(下)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欧、日本的崛起对当时的世界政治格局有什么影响?

材料五  在当前的两极化趋势下,许多人担心中美战略竞争将导致世界重回冷战,特别是如果中国放弃不结盟原则,像美国一样实行结盟政策,世界会变得和20世纪下半叶一样。这种理解是将“两极格局”与“冷战”混为一谈。                                 

                                                                      ——阎学通/李佩芝《大国领导力》   

(5)材料五中,“两极化趋势”的“两极”哪两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极格局”与“冷战”有什么不同?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热点押题专练08 习近平访问法国、中法建交60周年、普京第20次访华与大国外交【原创】-2024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解读与押题专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