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04 道试题
1 .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透过纷杂的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七国集团成立于1975年,成员国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7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1935-2005年人才流动与世界经济领导权示意图             

——根据(德)库钦斯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史研究》绘制

材料二   

——根据(美)A·弗里斯曼《多边主义结构下的国际市场》绘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项影响人才流动的因素。
(2)根据上述材料,从以下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或自定观察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并用具体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观察角度:①人才流动与经济霸权②国际政治与经济合作
2024-06-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2 . 世界文化遗产镌刻着历史的印迹。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德国纳粹政权对犹太人蓄意种族灭绝和其他无数人死亡的见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它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旨在强调该遗产的(     
A.正义性B.公平性C.警示性D.合法性
3 . 1934年苏联正式加入国际联盟,1935年签订《苏法互助条约》,1939年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且开始了一系列调整西部疆界的行动,建立“东方战线”。苏联采取这一系列措施,主要是因为(     
A.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欧洲、亚洲战争策源地形成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
2024-06-14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多校联考2024年中考三模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联系

1588年英国击溃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消除了英国海上活动和夺取西班牙殖民地的最大障碍……“英法七年战争使东印度公司由一个商业强权变成了一个军事的和拥有领土的强权。”在18世纪最后30年间,英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商业和殖民强国。从17世纪中叶起,英国人在非洲猎取黑人,运到美洲贩卖,获取厚利。

——摘编自周庆《略论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1)材料一图A中出现了从欧洲到美洲的贸易路线,这与哪位历史人物的贡献有关?他开辟这一贸易路线的时间始于哪一年?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18世纪最后30年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商业和殖民强国”的原因。

材料二

图B两大军事集团的常备军人数

在一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战争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政治上也使欧洲内部遭到摧残……最终,欧洲的霸权被第一次世界大战所削弱,因为这次大战对海外殖民地也产生了影响。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图B中英国所属的军事集团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二,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新体系。

材料三

图C经济大危机中的德国

《联合国家宣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首先,它的颁布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正是由于世界各国人民结成了反法西斯主义的统一战线,才战胜了穷凶极恶的法西斯主义……其次,“宣言”确立了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从而为它确立世界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由于签字国家联合作战,打败了德、日、意三个法西斯国家及其仆从国,从而为联合国的建立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

——摘编自陈海宏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纲领——〈联合国家宣言〉》

(3)依据图C,指出德国应对危机的主要措施。依据材料三,概括《联合国家宣言》签署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形成的世界格局。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世界政治发展趋势。谈谈你对大国抉择与世界格局之间关系的认识。
2024-06-11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陕西省宝鸡市中考三模历史试卷
5 . 对下面这幅漫画解读最准确的是(     

A.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B.英、法采取绥靖政策
C.法西斯德国对外侵略扩张D.欧洲加快一体化进程
2024-06-11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永湖中学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历史专项测试卷(六)
6 .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我们要积极、勇敢、机智地应对,以促进社会的进步。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
(2)材料二是危机出现后人类的积极应对。从三个观察角度中任选一个或自定观察角度,提炼一个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并用具体史实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合理,条理清楚)
观察角度:(I)制度改革(II)国际关系(II)民族解放
2024-06-10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7 .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等。

——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材料二:为满足新增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清朝农业开发的范围和幅度大大超越以往任何朝代,山林湖泊悉数被垦辟为农地。多熟制也成为农业生产的首选,南方的双季稻及北方的两年三熟制逐渐成为常态,番薯和玉米等高产耐旱作物的引入也进一步提升了“地”的供应能力,晚清时期粮食总产量增加至3386亿斤。

——摘编自李小云等《中国人地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影响机制》

材料三:1932年,……饥荒就在眼前了,它的阴影笼罩着美国莽莽大平原。……农产品价格从没这样低过。1蒲式耳(约合36升)小麦的价格不到25美分,1蒲式耳玉米7美分……200个一箱的苹果,假设它们都是毫无瑕疵的,40美分。

——摘编自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

材料四:20世纪30年代,为了构建一个长久的强国,希特勒急于得到资源。问题是,德国的地理位置不利于其进入大西洋与美国、非洲和亚洲开展贸易,因此希特勒将目光投向了丝绸之路的东方。为了获得更多的粮食,……他做出了一个以数百万士兵的生命为代价的决定……。

——摘编自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促使美洲作物传播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二,分析美洲作物对清朝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32年美国出现“饥荒”的历史背景。当时美国政府是如何走出这一困局的?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希特勒做出的“以数百万士兵的生命为代价的决定”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食为政首,粮安天下”的理解并用史实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
2024-06-10更新 | 3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8 . 世界格局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阅读材料,选择其中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观点,并用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时间

事件

1918 年

德国投降

1919 年

巴黎和会, 签订《凡尔赛条约》

1921 年

华盛顿会议召开

1922 年

签订《九国公约》;

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

1929 年

经济大危机开始

1931 年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3 年

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罗斯福新政开始

1935 年

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条约》;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1936 年

日本建立法西斯专政;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7 年

卢沟桥事变爆发

1938 年

慕尼黑会议召开

1939 年

德国突袭波兰

2024-06-09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南江中学2023-2024学年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学期二模试题
9 . “危”与“机”并存,关键是在危机中能否把握住正确的航向。

(1)上图中“1929年美国股市暴跌”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请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2024-06-0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二模历史试卷
10 . 1937年至1940年期间何凤山博士受国民政府委任,出任奥地利领事。这期间他为欧洲的犹太难民发放了数千张签证。据统计,这一时期上海接纳了至少25000名犹太难民。这一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     
A.德国建立法西斯专政
B.躲避一战带来的战乱
C.欧洲恐怖主义抬头何凤山山给犹太难民签发的签证
D.犹太人口增长过快
2024-06-0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广东省河源市九年级历史下学期学业考试仿真题(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