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学习历史必须分清历史事实和历史观点,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约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B.西周初年共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
C.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广泛使用铁器和牛耕
D.虽然商鞅受“车裂”之刑而死,但他仍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
2021-11-23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2 . 历史上的变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论语》

材料二: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管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三:……鲜卑旧服不合于“华夏衣冠”传统,也不适宜于中原农业社会的生活,鲜卑语……不适宜于全社会的交际工具。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1)材料一中“管仲相桓公”带来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商君”改革的措施,这一改革对秦国有何意义?
(3)面对材料三中所述的问题,北魏孝文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些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4)当前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正向全面深化推进,请你谈谈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021-11-0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浙江师范大学婺州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20-21七年级上·浙江·单元测试
非选择题 | 较难(0.4) |
3 . 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某改革内容


(1)材料一中的“卫鞅”指的是谁?他的这次改革开始的时间和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所描述的是我国古代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除了材料二中所列的内容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至少列举两项)
(3)材料一的变法使当时的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二的改革对我国民族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假如你是生活在当时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会支持变法?请说明理由。
(5)两则材料所述的变法改革都取得了成功,请分析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1-07-18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测试卷(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20-21七年级上·浙江·单元测试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
4 . 北魏孝文帝即位后,不顾保守贵族的反对,锐意改革。下列对其改革阐述有误的是
A.鲜卑族人普遍穿汉服B.北魏实力得以增强
C.鲜卑人可与汉人通婚D.鲜卑族语言被废除
2021-07-18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测试卷(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20-21七年级上·浙江·单元测试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迁都,其中为接受先进文化而进行迁都的是
A.盘庚迁都B.明成祖迁都C.周平王迁都D.孝文帝迁都
2021-07-18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测试卷(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故赋入之利视古为薄……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这段话描述了王安石变法法令中的
A.青苗法B.农田水利法C.方田均税法D.募役法
2021-07-1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中国历史试题
20-21七年级上·浙江·单元测试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
7 . “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战国策·秦策一》此文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名称是
A.商汤灭夏B.商鞅变法C.商君迁都D.武王伐纣
2021-07-15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测试卷(B卷提升篇)-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20-21七年级上·浙江·单元测试
非选择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君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准允土地自由买卖。”

材料二   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材料三   旧贵族由于既得利益受到损害,他们与太子串通一气,诽谤他。他被诬陷“谋反”,惨遭“车裂”而死。他虽遭不幸,但新法仍继续推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秦国君是指谁?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商鞅变法的内容。(试加以提炼,逐条列出,不得抄原文,至少列出二条)。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旧贵族诽谤商鞅”的原因。
(4)材料三认为商鞅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请从材料中找出理由。
2021-07-15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期末测试卷(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20-21七年级上·浙江·单元测试
非选择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剧《胡笳汉月》的故事发生在南北对峙,同时也是民族大融合的北魏时期,当时北魏鲜卑族势力采用原始落后的统治模式治理国家,限制了生产力和农耕经济的正常发展,社会矛盾异常尖锐,为此,孝文帝坚决推行改革。虽然改革之路艰难曲折,步步面临生死考验,付出了巨大代价,但最终大功告成,谱写了一曲民族融合、社会和谐进步的历史赞歌。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说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和目的。
(2)有人认为“孝文帝的汉化路线不值得肯定,他的汉化路线是一条加速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衰亡的路线”,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为什么?
2021-07-15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期末测试卷(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20-21七年级上·浙江·单元测试
单项选择题 | 较易(0.85) |
10 .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进行改革使秦国的国力大增。他任用的是
A.吴起B.李埋C.商鞅D.伯益
2021-07-15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期末测试卷(A卷基础篇)-2020-2021学年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