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末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民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这句话反映了哪家学派的思想?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2)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概括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说这场变法有何意义?
2022-11-27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
2 . 据《史记》记载:商鞅在秦国辅助秦孝公十年间,贵族们都很怨恨他,最终导致商鞅被处以车裂之刑。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承认土地私有B.允许土地买卖C.奖励耕织D.规定按军功授爵
2022-11-2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丽园南路学校七年级社会2022-2023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历史与社会试题
3 . “_______年,秦孝公任用主持变法的是______。”横线中应填的内容是(     
A.公元前356年 管仲B.公元前356年 商鞅
C.公元前256年 王莽D.公元前256年 商鞅
2022-11-2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丽园南路学校七年级社会2022-2023学年七年级10月月考历史与社会试题
4 . 商鞅变法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下列举措中,对秦国国力提升最为直接的是(     
A.废特权,行县制B.明法度,禁私斗
C.废井田,奖耕织D.改户籍,一度量
2022-11-2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钱江、城东片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5 . 对商鞅变法历史作用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A.秦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B.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
C.军队战斗力显著提高D.秦国很快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
2022-10-1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桥初级中学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6 .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主持变法的是(     
A.管仲B.商鞅C.王莽D.张角
2022-10-09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新城第一实验学校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①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②奖励耕织
③规定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④奖励军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2-10-0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绣湖中学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与社会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材料二:鼓励农民开垦田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1)材料一中的“桓公”是哪国国君? “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
(2)下图是战国七雄简易示意图,回答各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3)根据材料二说出,这是________时期发生的________(人名)变法。根据材料概括这次变法的内容?这次变法有什么作用?
9 . 商鞅变法中规定,宗室没有军功,取消其属籍。此外服饰、居室以及私有田地、奴隶,都以爵级定其享用的品质或数量;无军功的,虽富有也不能享用。这一规定(     
A.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B.打击了贵族世袭特权
C.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D.不利于土地自由买卖
10 .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合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三:黄河流域的各族人民长期生活一起……在生产技术和生活习俗上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已经成为趋势。……迁都以前,孝文帝就进行了政治、经济改革;迁都以后,进一步实行改革……这些措施促进了民族融合……传统的汉文化得到更大发展。

——摘自人教版七上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代表当时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
(2)材料二中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商君”采取了哪一经济措施?《史记·李斯列传》又是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照抄材料不给分)?
(3)结合材料三指出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并列举两项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2022-10-03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与社会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