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3 道试题
1 . 从“帝制祸首”到共产党员,杨度的政治际遇经历了近代救亡图存的主要道路。
【时代产物:时局的代表】

杨度生平事迹(部分)
(1)根据上图(年代尺),概括杨度生活时期中国的时代特征。
【艰难探索:政治的挫折】

材料一   (杨)度向(来)主(张)君主立宪而不主共和革命者,因吾国为世界各国势力所集之地,一有革命,则全国扰动,领土不易保全,恐招干涉瓜分之祸,故不敢以一国家为冒险之举,求其和平救国。

——摘编自刘晴波《杨度集》

材料二   日本之所以强者,在于数千年来国王就是一个傀偏,将军世代把持朝政,“国制世禄,寒门永无功名之望,故上下积郁,乘势以倾幕府,幕府既倾,国王……势必相与振作,以抑强藩,不必西制,亦必强矣”。

——摘自《杨度日记》

(2)根据材料,分析杨度主张君主立宪的原因。
【变与不变:道路的抉择】

材料三   杨度的三次道路选择

第一次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打碎了杨度的“帝王之学”,个人在科举考试上失利带来的压力促使杨度东渡日本,在日本完成了其政治思想的重铸——君宪救国。

第二次

从归国参政到袁世凯的“洪宪帝制”再到张勋复辟,杨度分别把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寄托在清政府、袁世凯和张勋身上,但都失败了,遂转而支持孙中山的民主革命。

第三次

客观上,国民党领导民主革命逐渐走进了死胡同最终变质;主观上,杨度认识到暴力革命的必要性,再加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不断接触,使得他最终投身中国共产党。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述“杨度”们从“帝制祸首”转变为“共产党员”的必然性。(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2 . 某学习小组以“打造金名片,助力现代化”为主题在嵊州金庭镇开展项目化学习,下面是他们项目化学习成果之一——宣传展板。阅读展板,回答问题。
【展板一:独特环境非凡品质】

(1)根据展板一,分析金庭镇桃形李形成高品质的有利自然条件。
【展板二:名人汇集底蕴深厚】

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永和十一年(355年),辞官之后,徒居山水风光秀丽的刻县金庭过归隐生活,卒后葬于此地。王氏后人繁衍生息于此。

金庭灵鹅人,在1907年皖浙起义中担任光复军分统。不久加入中国同盟会,继续从事革命活动,191012月临终时仍嘱咐战友“革命未竟,尚祈奋斗!”。

(2)写出展板二中该书法家的代表作品,并用一例史实证明竺绍康的战友继承了他“革命未竟,尚祈奋斗”的遗志。
【展板三:践行理念奔向共富】

创建“桃李芬芳”共富工坊,以“小作坊”展现“大作为”,2022年已活动1000多名农户、低收入者就业、辐射增收总计超4000万。

举办书法朝圣节和民俗文艺节,领略王氏家训,学习和传承书法艺术,展现和传承灵鹅村踩高跷非遗民俗丰富当地人们生活。

全面推进美丽城镇建设,积极保护秀美山水,开发万亩李花盛开美景,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做足文旅文章,夯实生态底色。

(3)金庭镇是新发展理念的积极践行者,请你结合展板三的内容予以阐释。
2023-07-20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中考一模历史与社会试题

3 . 某校社团开展关于“书籍的奥秘”历史主题学习,设计活动如下:

活动一:“书籍”的诞生印证了历史的发展。

活动二:书籍的内容解码了历史的奥秘。

活动三:书籍的“力量”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1.小组搜集了如下材料,按技术发明或改进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镌刻者于雕板上刻字,刻成之后,每板皆依次编号,印就则付以书。
②用胶泥刻字,每字为一印。欲印则密布字印作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③(蔡)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自是莫不从用。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③②①
2.小组摘抄了古代典籍中的部分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

——《过秦论》

(武帝)接汉绪,茂有群生,恢复疆宇。

——《后汉书·班固传》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A.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B.民族间交往与交融日益密切
C.“大一统”的观念开始出现D.各朝代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3.小组阅读了以下书籍并撰写“书籍的力量”,表中的“力量”按书籍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新青年》               《革命军》                      《拿破仑法典》        《共产党宣言》

书籍的力量


①宣传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       ②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③指导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运动       ④成为了很多国家的民法参照蓝本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2023-07-09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中考一模历史与社会试题
4 .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物
言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
(1)指出材料一中哪则言论体现了民本思想___________(填写序号及对应的人物)?

材料二:

   

注:摘编自杨天石《从帝制走向共和——辛亥前后史事发微》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解决土地问题的主张。这一主张体现其“三民主义”中的哪一思想?

材料三:下图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时序图”



(3)指出材料三中④阶段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2023-07-07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中考一模历史与社会试题
5 . 对比学习,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对比以下两部法律条文的内容所反映的共同点是(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国会不得制定限制公民言论、出版自由,或剥夺公民和平集会和请愿的权利的法案。

——1787年美国宪法

A.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律B.都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C.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D.都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2023-07-03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中考一模历史与社会试题

6 . 《中国青年》杂志创刊于1923年10月20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历史最悠久的、迄今仍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红色主流期刊。今年是《中国青年》杂志创刊100周年。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自创刊以来《中国青年》的足迹便随革命的浪潮遍及多个红色旧址,以下关于各处的说明正确的是(     
A.①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B.②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③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敌后中枢和革命圣地
D.④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2.除了《中国青年》,以下报刊杂志及文章均是宣传先进思想的先锋,请按其出现先后顺序排序(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
2023-06-28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中考适应性训练(二)历史与社会试题
7 . 聆听歌曲,厚植爱国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奏起末世旌歌】巩金瓯(喻指巩固领土完整),承天帱(喻指恩泽),民物欣凫藻(形容喜悦),喜同袍……

1911年,清王朝国歌《巩金瓯》

(1)历史上,清王朝有巩“金瓯”,但也有失“金瓯”。运用所学知识,列举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唱响新邦荣光】亚东开化中国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

1912年—1915年,中华民国国歌《五旗共和歌》

(2)这首歌词里的“旧邦新造”指的是什么?中华民国国歌此后只存在了短短的三年时间,请你推断原因。
【激励民族崛起】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

1935年,《义勇军进行曲》,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3)全面抗战前夕,中国共产党为筑成“新的长城”作出了哪些努力?综合上述材料,从歌曲的变迁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历史感悟?
2023-06-28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中考一模历史与社会试题
8 . 以下是历史复习课板书设计的一部分。从该板书中可以得出复习的主题是_________(     
   
A.民主的发展与中华民国的创建B.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D.中央集权加强与近代前夜的危机
2023-06-2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中考一模历史与社会试题
9 . 政治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写出图一、二所示政治制度的名称及最早建立该制度的朝代和国家。

材料二: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领导的革命是近代中国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

材料三:采用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来解决民族问题,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不懈探索……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2)材料二中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和材料三中“解决民族问题”的政治制度分别指什么?
(3)综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论证“政治制度创新对历史的演进和发展产生着深远影响”这一观点。(要求逻辑严密,史论结合)
单项选择题 | 适中(0.65) |
真题
10 . 1923年,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一文中说:“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下列现象中最能体现“这五十年”政治方面进化的是(       
A.握手取代跪拜B.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C.总统取代皇帝D.新学堂取代旧私塾
2023-06-19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浙江省绍兴市中考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真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