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的时局与辛亥革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73 道试题
1 . 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辛亥革命打开中国历史进步闸门的必然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章总纲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1)材料一出自辛亥革命后颁布的一部重要文件。根据条文,写出这部文件的全称和历史地位。

材料二: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的变化(部分)

报刊武昌起义后的半年内,全国报刊就增至700多种,截止《青年杂志》发刊,全国先后创办的报刊在1000种以上,许多报纸议论时政,宣传各种社会政治学说,从而打通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渠道。
工厂1912—1914年为99家,1914—1918年为377家,4年增加了近3倍。伴随工厂数量的增加,工人数量从50万增长至1920年的200万。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摘编自《五四爱国运动档案资料》《中国共产党历史》等

(2)阅读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材料三:历代封建君主选发旨令,房行党禁……在封建社会的专制政体下,没有政党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摘编自张舒《中国共产党与辛亥革命关系之研究》

(3)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请阐述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之间的关联。
2023-10-2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城关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某校八年级(10)班同学以“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步曲”为主题开展了

项目化学习,他们搜集历史资料制作历史展板作为成果展示。请加入该项目,完成展板的制作。


(1)根据材料信息,将“第一步”板块中划线部分填写完整。
(2)模仿“第一步”板块,为“第三步”中的图3写一段完整的文字说明。
(3)请分别为展板中的三个板块提炼主题,来揭示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步历程。并说明其特点。
2023-10-01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法与法治·历史与社会试题
3 . “在孙中山的推动下,1905年8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骨干聚集日本东京,成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以《民报》作为机关刊物,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成立了。”材料记述了(     
A.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背景B.中国同盟会成立的过程
C.中国国民党成立的过程D.中国国民党成立的影响
2023-10-01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法与法治·历史与社会试题
4 . 某同学在假期里看了以下四部影视剧,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虎门销烟》               ②《末代皇帝》               ③《火烧圆明园》        ④《甲午风云》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③D.③④①②
2023-09-2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社会法治试题
5 . 中国近代化是由表及里的艰难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推动着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以1861年1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为起点,中国近代第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开始了。陈旭麓先生在文章中提到这次探索时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二:百年求变为图强,挽救危亡看康梁。中山更要建共和,天下无人奉君王。

材料三:“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第二期是从……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梁启超


(1)材料一中“由清政府主导的自主探索”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提出的口号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对比“百年求变为图强”“中山更要建共和”这两次探索在革命性质和主张上的不同点。针对材料三中“文化上的不足,”仁人志士们进行了怎样的探索?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
2023-09-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社会法治试题
6 . 下列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金田起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三大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3-09-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社会法治试题
7 . 18世纪末叶以后,中华文明遭到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咄咄逼人的挑战,不得不在“生存或灭亡”之间彷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受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庚申之变”圆明园被焚的极大刺激和震撼,感到学习西方先进军事技术势在必行,终于启动了一场持续了30多年(19世纪60~90年代)的“自强运动”(中国学术界一般称之为“洋务运动”)。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1)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中的“自强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但戊戌新政并不只是继承了洋务新政的遗产,……更多的是对洋务新政的超越。戊戌新政的口号是“保国”。……在这个口号的后面,还有更为真实的“兴西学”“兴民权”“开民智”口号和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制的目的。

——《历史教学》2002年第2期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领导力量、政治主张两个方面说明戊戌变法对洋务新政的“超越”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1911~1912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从而消除了阻碍社会进步、推进现代工业文明制度的一个严重障碍,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
2023-09-18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春晖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社会与法治试题
8 . 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饱受封建专制压迫和外敌入侵的屈辱。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又一次失败使国人痛心疾首、深受震撼,一些先进的有识之士如康有为、梁启超痛定思痛,开始探索新的救国之道。他们认为:中国要生存、要强大,应该而且只能像日本那样变法维新,学习西方。

——摘编自雷颐《走向革命,细说晚清七十年》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这三样目的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三:


材料四:实践充分说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是不可能实现的。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材料一中“又一次失败”和“新的救国之道”分别指什么?材料二中划线部分对应三民主义中哪些方面的内容?
(2)中共一大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用史实论证材料四的观点。(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3-09-1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中考一模社会法治试题
9 . 民族独立和自由不仅是人类奋斗的崇高理想,更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光荣使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历史文献

主要思想渊源

1776年《独立宣言》称:“政府的正当权力,则是经被统治者所授予的。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摘录:本宪法所授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的合众国国会。……行政权属于美利坚合众国大总统,……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的低级法院。

          
(1)完成表格内容,并指出美国革命与启蒙运动之间的联系。

材料二:华盛顿及其领导的美国革命成为近代中国进步人士心目中的理想和榜样。1901年《独立宣言》被首次翻译并发表在《国民报》上;1903年革命者陈天华疾呼“要学那,美利坚,离英自立”;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仿效美国宪法,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体制。

——摘编自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教材《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2)为什么美国革命成为进步人士心目中的理想和榜样?联系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予以分析。(温馨提示:本问采用分层给分,要求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3-09-17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中考三模社会法治试题
10 . 读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满清皇族还沉浸在自己的大国美梦中的时候,外面的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直到西方人用枪炮打开了国门才有所发觉。

材料二:鸦片战争成为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记录了中华民族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逼迫下,坠入近代的屈辱、彷徨与困惑。近代前期,为挽救民族危机,无数志士仁人不断探索救国道路,走过了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等,但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1)材料一中外面的世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指的是什么?西方人用枪炮打开中国国门的目的是什么?
(2)你怎样理解“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
(3)材料二中的“自救之路、维新之路、共和之路”分别指什么?标志着我国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2023-09-17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中考一模社会法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