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51 道试题
1 . 图一是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二是消化系统示意图,图三是小肠壁纵切示意图。

(1)图一中含蛋白质较多的是B、C类食物,该物质最终被分解为____才能被吸收。
(2)图二中食物消化后产生的小分子物质通过小肠绒毛进入血液的过程为____
(3)小明同学的午餐食谱中有:红烧豆腐、糖醋排骨、米饭,从合理膳食的角度看,你认为他还应补充第____(用字母表示)层的食物。
(4)图三中,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其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使表面积增大,小肠绒毛腔内含有丰富的____,该管壁及②小肠绒毛壁都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这体现了____的生物学观点。
2024-05-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淮南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2 . 下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其中的A、B、C、D表示四个实验步骤。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D步骤加碘液后的实验现象:____试管变蓝。
(2)步骤中的“搅拌”相当于口腔中____的作用。
(3)通过实验你得出的结论____
(4)如要再探究“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是否有影响”,请完善下列需要更改的设计方案:
①将B步骤的两支试管滴加等量的____
②将C步骤中的一支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另一支试管放在____中。
2024-05-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淮南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3 . 图一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二表示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图三表示人体呼吸、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教室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动听的声音是气体通过____部引起声带振动发出的;
(2)图三中[3]表示血液和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该过程是通过____实现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____中,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____,并产生气体二氧化碳,该生理活动被称为____
2024-05-1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淮南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4 . 如图为人体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a、b、c表示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c出肺泡时,膈肌处于____状态,肺内气压____外界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物质b进入血液后与____细胞中的____物质结合,随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各处。
(3)物质a主要由人体____吸收,剩余的残渣形成粪便,通过肛门排出体外。
2024-05-15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淮南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5 . 下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1、2、3、4表示心脏的四个腔,5、6、7、8表示血管。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5内流____血,上图中7所指的是____
(2)血液由2射出,流经5、6到3的循环途径叫____
(3)由M到N处,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____
(4)某人患牙周炎,需静脉注射青霉素消炎。注射的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的结构是____(填名称)。
2024-05-15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淮南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正确的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2024-04-27更新 | 451次组卷 | 136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东部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进化树是生物学中研究生物进化过程的主要成果之一,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进化树的树根代表原始生命。在进化过程中,原始生命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进化成不同的生物类群,在生物分类的阶层系统中,亲缘关系最远和性状差异最多的生物分类单位为________
(2)在古生代中最占优势的动物类群是________,在新生代中最占优势的植物类群是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________
(4)按照生物五界分类法,藻类属于________
2024-04-2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8 . 19世纪60年代,“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进行了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图示为该实验的过程简述,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初期,鹅颈烧瓶的“S”瓶颈在实验中使得空气中的________不能进入瓶中,从而使得瓶中的肉汁没有腐烂变质。
(2)实验中对烧瓶进行加热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
(3)该实验推翻了________(理论名),确定了生生论,但有科学家认为该理论并没有解决生命起源的问题,他们做出这个论断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
(4)学习了该理论后,有同学认为腐肉不一定生蛆,请你做出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
2024-04-27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它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都以自己独特方式适应着环境,请对以下几种动物做出分析:
(1)猪带绦虫是扁形动物,身体成________对称,相对于腔肠动物的辐射对称较为高等,但其主要营寄生生活,幼体存在于猪的肌肉组织中,成体常依附人体的小肠黏膜,所以一般我们将其确定为猪带绦虫病(传染病)的________(选填“病原体”或“传染源”)。
(2)节肢动物是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其体表一般分布有________,可以防止体内水分的大量蒸发,其中唯一能飞的节肢动物类群是________
(3)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都能够较好地适应陆地生活,其原因之一是它们能够真正地进行陆地呼吸,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它们都具有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
2024-04-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人类的进化历程主要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人类祖先与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________,两者分界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_
(2)由于前肢获得解放,200万年前的能人已经可以开始制造和使用________,所以说劳动是人类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3)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化石,是世界闻名的人类进化直接证据,其中_________化石属于智人阶段。
(4)语言的产生说明人类的大脑已经彻底与其它动物不同,能够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作出反射是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从结构上来说这是因为人类的大脑具有了________(填写神经中枢名称)。
2024-04-25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市西部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