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初中生物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65 道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相比,二氧化碳增多了。增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源于(       
A.肺泡B.血液C.心脏D.组织细胞
2024-06-05更新 | 101次组卷 | 33卷引用: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B·能力提升练)-【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分层训练AB卷(北京专用)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下列不属于物理性消化过程的是(  )
A.牙齿的咀嚼B.胃的搅磨C.胆汁的乳化D.肠腺分泌肠液
2024-05-06更新 | 69次组卷 | 9卷引用: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A·知识通关练)- 【单元测试】2022-2023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分层训练AB卷(北京专用)
3 . 学习“植物的生活”单元时,同学们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可以用于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B.乙图证明金鱼藻这种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C.丙图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丁图塑料袋内的水珠只来自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
2024-04-27更新 | 50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燕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为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我国餐饮业开始用“可食用”大米吸管替代塑料吸管。某“可食用”吸管在人体消化道中被消化吸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推测“可食用”吸管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B.“可食用”吸管在口腔中开始被消化
C.“可食用”吸管在胃内可被消化吸收
D.“可食用”吸管在小肠中被大量消化
5 . 如图为人体部分消化器官的示意图,若甲处阻塞,最可能发生的是(       

A.肝脏无法产生胆汁B.胰腺无法分泌胰液
C.促进脂肪分解作用下降D.消化蛋白质的功能降低
6 . 小肠是营养物质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下列特点与其消化功能无关的是(  )
A.小肠约5-6米长
B.小肠中有多种消化酶
C.小肠绒毛壁很薄,由一层细胞构成
D.小肠壁肌肉层收缩可促进肠蠕动
7 . 北京鸭梨味甜爽滑、香气浓郁。下列有关梨树叙述错误的是(  )
A.梨树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细胞
B.梨树的果实属于器官这一结构层次
C.梨树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上皮组织
D.梨树细胞的细胞膜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8 . 为了探究鼠妇适宜的生活环境,小明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明采用的10只鼠妇,其大小、活力等情况可以不一致
B.没有必要进行5次实验,因为第1次实验已符合预期结果
C.可利用图1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
D.第6次实验的结果与前5次相比差异较大,此结果应该舍去
9 . 科学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为研究不同运动类型对中学生体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选取某校36名初一年级的学生,分为3组,记为A、B、C。
Ⅱ.除完成学校的正常课程外,A组不进行其他锻炼,B组进行体操锻炼,C组进行跳绳锻炼。每周5次,每次45分钟。
Ⅲ.10周后,测量得到如下表所示的结果。
组别肺活量体重指数(mL/kg)坐位体前屈距离(cm)
A45.17.4
B45.28.6
C52.87.5
注: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
(1)实验中,A、B、C三组学生的初始体质应___
(2)本实验以___为检测指标来反映中学生的体质。各组实验结果应为组内学生相应数据的___
(3)肺活量是指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尽力吸气时,如图中的肋间肌和[   ]___收缩,肺___(填“扩张”或“收缩”),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
   
(4)由实验结果可知,___运动能增强相关肌肉的耐力和收缩力,显著增大肺活量。___运动能增强身体的柔韧性,提高坐位体前屈的成绩。
2024-04-05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第二中学教育集团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阅读科普文,回答问题。
在科研界,有一种全新的“人体细胞机器人”正在悄然崛起。
2020年,科学家们将从非洲爪蛙中提取的心脏细胞与皮肤细胞“缝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细胞机器人”。与靠电力驱动的机器人不同,而是由活细胞构成。细胞上的细小纤毛来回移动,使其能够爬行和游动。
但是,人类对两栖动物细胞来源的“细胞机器人”会产生免疫排斥。能否创造出人体来源的细胞机器人呢?科学家将目光投向了具有摆动纤毛的人类气管内壁细胞,这些细胞比较容易获得
2023年,科研人员采用捐赠的气管细胞,创造出了第一个“人体细胞机器人”。在显微镜下,帮助它以不同的速度移动,其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
每一个“人体细胞机器人”都是从单个细胞中生长出来的,是独一无二的,它们拥有不同的形状或者尺寸,有的被纤毛不规则地覆盖。科研人员将“人体细胞机器人”放在受损的神经组织表层,三天后,研究人员坦言目前暂不清楚这种现象背后的机制。“人体细胞机器人”的寿命只有短短的几个星期。任务完成后,它们可以很容易地被人体重新吸收。
“人体细胞机器人”的遗传物质与细胞捐赠者完全相同,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排斥反应,更有助于个性化医疗的实现。该技术的横空出世,在神经修复、癌症治疗和清除血管中的斑块等诸多领域都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
   
(1)人体气管内壁(图2)中形态、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的多种细胞是通过____形成的。图2中____能够“摇动”气管内的黏液将细菌和灰尘通过气管排出,科研人员正是利用这种细胞创造出第一个“人体细胞机器人”。
(2)在显微镜下,人们发现这些“人体细胞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____的(填“相同”或“不同”)。依据文中资料,其中可能的原因是____
(3)结合文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
A.目前暂不清楚“细胞机器人”能够促进神经细胞修复的生物学原理。
B.科学家可以利用电脑对“人体细胞机器人”进行操控,完成复杂手术。
C.“人体细胞机器人”来自患者自身细胞,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未来,利用“人体细胞机器人”消灭恶性肿瘤细胞也许会成为现实。
2024-04-03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