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进生命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50 道试题
1 . 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
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人体摄入后可能会产生毒性,引起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系统的损害。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某生物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小鼠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32只体重为3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将其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②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把配制的一定量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实验培养。
③观察并记录24h内小鼠的死亡率,其结果如下表:

组别

实验小鼠数量(只)

不同浓度的镉溶液(mg/mL)

灌胃液体用量(mL)

24h死亡率(%)

A

8

0

10

0

B

8

0.015

25

C

8

0.030

10

37.5

D

8

0.045

10

75

请你分析上述实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除该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应相同且适宜,则表中“?”应为____
(2)A、B、C、D四个小组各用8只小鼠实验,而不是1只,原因是____
(3)“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了避免浪费,有人使用“镉大米”喂鸡。你认为这种做法是否可行?____。为什么?____
(4)分析表中数据,得出实验结论:____
(5)目前镉污染及其防治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为了防止镉污染,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答出一点即可)。
2024-05-22更新 | 291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2 . 科学调查表明,一颗钮扣电池随意丢弃到大自然后,可以污染60万升水,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用水量,而我国每年要消耗这样的电池70亿只。据了解,我国生产的电池有96%为锌锰电池和碱锰电池,其主要成份为镉、汞、锌,锰等重金属。废电池无论埋在大气中还是深埋在地下,其重金属成份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为验证镉对生物体的危害,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与分析:
实验过程:
①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
②取若干只体重为100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等方面均良好且基本相同的小鼠。
③把小鼠随机平均分成5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E。
④把配制好的不同浓度溶液分别灌入小鼠的胃内,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其结果如下表:
组别灌胃液体镉浓用量实验小鼠数量48小时死亡率
A0mg/mL1mL10只0
B0.01mg/mL1mL10只10%
C0.02mg/mL1mL10只20%
D0.03mg/mL1mL10只30%
E0.04mg/mL1ml10只40%
实验分析:
(1)设置A组的目的是为了设置______,ABCDE组各用10只小鼠实验而不是1只,原因是______
(2)实验中所用的50只小鼠的生理状态、健康状况、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均相同的目的是_____
(3)“浪费粮食是可耻的”,有人用“镉大米”喂鸡,但你通过学习生物学,知道镉通过_____仍会在生物体内堆积,人如果食用了这类鸡,最终也对人体造成危害。
实验结论:
(4)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升高,说明镉含量越高,对生物体的危害_________
实验启示:
(5)防止镉污染,你应该怎么做?_______
2024-05-22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开封市兰考县八年级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3 . 某中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选取生长正常的牵牛植株进行光合作用所需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设计如图所示(铝箔将A叶片部分上下两面遮盖)。(提示:氢氧化钠溶液能有效吸收二氧化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实验前将该植株暗处理一昼夜,消耗和转运走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
B.实验结果变蓝的叶片为A叶片未遮盖部分和C叶片
C.通过叶片A遮盖部分和未遮盖部分的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
D.通过叶片B和叶片C的对照,说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2024-05-22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4 . 大山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时,使用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小鞍对此实验设计提出了下列修改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

A.纸盒上面全都用玻璃板盖住
B.将纸盒放在冰箱冷藏室内
C.纸盒的底部全都铺上细湿土
D.10只鼠妇太多,改成2只
2024-05-15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鞍山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实验探究题 | 较易(0.85) |
5 . “课后延时服务”实施以来,同学们有更多的课外时间开展生物实践活动,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鲫鱼探究酒精对生命活动的影响,实验设计如下:
步骤一:取4个大小相同的烧杯,依次加入等量的浓度为5%、10%、15%和20%的酒精溶液。
步骤二:每个烧杯放入三条体积大小及发育程度相近的鲫鱼,记录下三十分钟内鲫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
步骤三:重复以上实验三次。统计三次实验的平均值,结果如下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一组二组三组四组
处理方式5%酒精溶液10%酒精溶液15%酒精溶液20%酒精溶液
出现侧翻时间/秒65442920
死亡时间/秒535402305196
(1)该实验设计中有不足之处,请指出来:_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__
(2)对各组实验中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
(3)四组与一组相比,鲫鱼出现侧翻的平均时间减少了_______秒。通过对以上数据分析可知:酒精对鲫鱼的生命活动有影响,酒精浓度越高,鲫鱼出现侧翻和死亡的时间越_______
(4)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酗酒对健康的危害:_______
2024-05-13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1.2.2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课堂例题
选择题-单选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关于生命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绿色植物利用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生物能进行呼吸
C.含羞草受到触碰叶片合拢——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D.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7 . 下列现象与生物特征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武汉大学的樱花,有的粉似朝霞,有的白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B.法国梧桐长出嫩芽和新叶——生物能繁殖后代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篮球赛后运动员大汗淋漓——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2024-05-12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中考模拟预测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易(0.85) |
8 .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鸭嘴龙化石B.计算机病毒C.乙肝病毒D.智能机器人
2024-05-11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零模生物试题
9 . 进入初中,你的课程表上多了一门崭新的课程—生物学。下列关于对生物及生物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物都是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C.生石花、扫地机器人、支原体等都属于生物
D.观察是生物学中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2024-04-24更新 | 3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10 . 二氧化碳能引起溴麝香草酚蓝(BTB)测试溶液(以下简称“测试溶液”)的颜色变化。其原理是:当测试溶液中二氧化碳量增多时呈黄色,测试溶液中二氧化碳量减少时呈蓝绿色。生物小组的同学们依据这一原理探究“金鱼藻光合作用是否吸收二氧化碳”。操作过程及结果如图所示,据此回答问题:

(1)向水槽内的测试溶液中吹气1分钟,溶液变为黄色,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金鱼藻能够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该过程在细胞的________内进行。
(3)将水槽中黄色的测试溶液等分到盛有金鱼藻的甲、乙试管中,密封后将甲装置放在阳光下,乙装置放在黑暗中。静置一段时间观察到的现象是:甲瓶溶液变成蓝绿色,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质疑:光照是否会引起甲装置测试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为此该小组同学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补充了一组实验和甲形成对照实验。实验方案:甲中放入金鱼藻,丙中不放________,将水槽中黄色的测试溶液等分到甲、丙试管中,密封后都放在阳光下,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溶液颜色变化。现象是甲瓶溶液呈_______色,若丙瓶溶液呈_____色,则证明光照不会引起BTB测试溶液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2024-04-19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